黄兴民;刘春玉;陈金燕;李丽欢
目的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损伤的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CCl4诱导肝损伤的大鼠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诱导组(CCl4组)、GSE低剂量组(20 mg/kg·d)、GSE中剂量组(40 mg/kg·d)和GSE高剂量组(120 mg/kg·d)共5个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谷氨酸脱氢酶(G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和亮氨酸转肽酶(LAP)水平的改变,称量肝重和体重,比较各组大鼠肝体比值、甘油三酯(TG)及肝组织病变积分的改变.结果 CCl4组的血清ALT、AST、GDH和ICDH上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P<0.01、P<0.01和P<0.01),该组血清LAP和γ-GT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5)、血清AL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1和P<0.01);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血清ICD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1)、高剂量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血清AL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P<0.01)、高剂量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四个组的肝体比值未见明显差异(P>0.05).CCl4组的肝脏中TG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中剂量组(P<0.05和P<0.05).GSE高、中、低剂量组肝细胞病变积分均低于CCl4组(P<0.05、P<0.05和P<0.05).结论 葡萄籽提取物可降低肝细胞受损引起的各种酶的血清浓度上升,并且明显改善肝脏病理改变.
作者:李伟;孙静;郭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部队新兵人群对流感及禽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态度和行为,为在部队新兵中开展传染病防治的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某兵种驻南方三个地区新兵2 064名,自行设计问卷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新兵人群缺乏对流感防治的全面、正确的认识,能完全答对流感基本知识所有问题的仅占7%,经常性防治措施的接受程度只有60%~70%,新兵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存在较大的需求.结论 新兵人群对流感等传染病知识普遍缺乏知晓和重视,应加强新兵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作者:高璐璐;陈清;朱文昌;于德宪;柯雪梅;谢文良;聂军;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试验从基因水平上研究大豆皂甙(soyasaponin,SS)抗突变性.方法 设计A、B、C、D四种不同处理方式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结果 Ames试验结果显示,SS试验组回变菌落数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显著抑制(P<0.01),其抑制率在一定范围内随SS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SS在基因水平的体外测试中,显示出明确的抗突变作用.SS既存在可灭活所用突变剂的细胞外对抗作用,同时又存在促使DNA损伤修复的细胞内对抗作用.
作者:张咏莉;甘卉芳;李百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化妆品分装间工作台面微生物污染情况及分布,探讨生产车间分装间工作台面微生物污染水平和分布对产品卫生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不同季节、生产前后分别检测粉类车间、净化车间和非净化车间的分装间工作台面和化妆品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结果 工作台面未检出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均值为(447.1±217.2)cfu/25 cm2,其中净化车间细菌总数均值远低于其余两类车间,生产前低于生产中.化妆品全部合格.工作台面和产品之间r=0.203,P=0.126,两者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工作台面细菌污染较严重,主要是生产中非净化车间工作台面细菌总数浓度偏高.
作者:郭重山;钟嶷;李小晖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鼻相关淋巴组织(NALT)和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黏膜部位的免疫应答,探讨弓形虫黏膜疫苗能否在感染起始阶段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免疫和对照组,免疫组小鼠以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20μl/只(20μg STAg+1μgCT)滴鼻免疫2次(间隔2周),对照组PBS滴鼻.于末次滴鼻后14 d颈椎脱臼处死小鼠,ELISA测定粪便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水平:计数NALT、NC及PP、IEL淋巴细胞数,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免疫组小鼠粪便IgA和鼻咽冲洗液IgA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ALT内淋巴细胞明显增生(P<0.05),其中CD4+、CD8+T细胞均有增生(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NC中淋巴细胞数明显升高(P<0.01),以CD4+T细胞水平为主(P<0.01).GALT部位PP淋巴细胞增生显著(P<0.01),主要以CD4+T细胞为主;而IEL以CD8+T细胞增生为主(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 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NALT和GALT黏膜部位免疫应答.
作者:李珀;孟晓丽;殷国荣;张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年来麻疹的流行、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麻疹.方法 对东莞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65例麻疹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4个月的婴幼儿至48岁的成年人均有麻疹发病,以6个月至3岁年龄组发病率高,占56.2%.城镇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明显高于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所有病例均有发热,多在38~39 ℃之间.成人麻疹多为不典型,并发症多,以腹泻较常见.麻疹抗体IgM检测阳性率为86.4%.结论 婴幼儿仍为目前麻疹的高发人群,在春夏季节,密切接触者发病率高.加强农村和外来工的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工作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吴福全;刘军;邝明子;王文琦;殷思纯;李发武;陈桂轩;夏宪照;程元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此次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方法 按2005年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工作指引(试行)》进行.结果 全校学生902人,发病74例,罹患率为8.20%.整个疫情流行过程为17日,7~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别.一、二年级学生和在校午休学生罹患率较高,具明显的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毒分离培养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为一起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为未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疫情报告迟缓、室内通风换气不够和学校未开展流感疫苗接种等.
作者:钟新光;刘艳璋;张泽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针对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感染情况和促进艾滋病在MSM中传播和蔓延的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MSM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包括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和作用,切实落实有效的干预措施等,从而有效地遏制艾滋病在MSM中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丁贤彬;冯连贵;卢戎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新生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的知识、态度、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情况,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搞好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对贵阳医学院2005级新生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前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占80.54%;开设寄生虫病健康教育课的占41.83%;学生的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13项中有8项在50%以下;态度、信念、健康教育开设形成率14项有6项在50%以下;行为形成率13项有2项在50%以下.结论 我国许多中小学对寄生虫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加强学校、家庭、社区、媒体等各层次的健康教育,改进医学院校学生的寄生虫学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陈艳;牟荣;国果;裘学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和跨种属传播机制,从来源于人和果子狸的SARS冠状病毒Spike蛋白基因中,克隆病毒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RBD基因,先经T-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双酶切后进一步亚克隆至质粒pGEX-6p-3,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并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表达情况.结果 扩增了RBD的编码基因并成功构建了其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hsRBD和pGEX-6p-3-csRBD,RBD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良好的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 000.结论 本工作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了两物种来源的SARS冠状病毒的RBD,两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配基受体结合实验,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及跨种属传播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高俊;肖洪广;林勇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儿童免疫状况,为免疫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2004年厚街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与免疫监测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4年出生的流动儿童基础免疫5种疫苗(卡介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分别是69.42%、70.17%、69.78%,均非常显著低于同年出生本地户籍常住儿童的99.36%、98.36%、97.66%(Χ2分别为380.45、336.96、317.48,P值均<0.005).2004年免疫监测表明,1~6岁流动儿童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抗-HBs)、麻疹IgG抗体、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的阳性率分别是45.21%、72.37%、93.33%、97.33%、94.67%,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是7.55 mIU/ml、1∶576.10、1∶164.28、1∶288.68、1∶70.2.2004-2005年报告的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占99.72%,其中0~6岁占57.45%.结论 流动儿童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部分抗体阳性率与GMT低,存在易感人群积累,导致麻疹等传染病的流行与暴发.加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是本地区计划免疫的工作重点.
作者:黄兴民;刘春玉;陈金燕;李丽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不同人群肠道病毒71型血清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收集1999-2003年深圳地区正常人血清584份,按年龄0~岁、1~岁、2~岁、5~岁、15~岁和>30岁分成6个组,用ELISA方法对其肠道病毒71型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1999-2003年深圳地区正常人血清中肠道病毒71型抗体阳性率高的年龄组为5~岁组,阳性率超过50%;15~岁和>30岁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47.7%和39.8%;2~岁血清阳性率约为30%,其中0~岁和1~岁两个低年龄组的血清阳性率低,不超过20%.结论 5岁以下低年龄儿童是肠道病毒71型的易感人群.
作者:周世力;李琳琳;何雅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8周,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GMP-140含量并比较冠心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变化.结果 发现冠心病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GMP-140浓度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增高.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活性.
作者:林玲;欧少雯;吕红;殷丽萍;罗荣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确定SARS-CoV Spike蛋白序列中对SARS-CoV的感染能力相关性较强的位点,并进行定点诱变.方法 比对不同来源株SARS-CoV的Spike蛋白的序列,计算其相应位点的突变墒值和突变几率,结合进一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经预测可能影响Spike蛋白与其受体结合进而导致SARS病毒对宿主细胞的膜融合侵染能力的7个位点,对各个位点用重叠延伸PCR法或直接PCR法进行人工定点诱变,获7个突变片段,之后将各片段亚克隆至克隆载体PSP72中.结果 经PCR和测序确认各片段点突变成功,并正确插入克隆载体PSP72中.结论 成功实施Spike蛋白的定点诱变,获得7个突变片段的重组子,这些突变体可为研究这些突变位点在Spike蛋白与受体结合中的意义,进而可为阐述Spik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揭示Spike蛋白变异与SARS病毒侵入(染)细胞能力的相关性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
作者:刘利东;涂洪斌;李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克隆和分析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研究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的种属特异性及不同个体rDNA-ITS2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SNP).方法 用DNA提取试剂盒从嗜人按蚊中提取DNA摸板,利用蚊虫5.8S和28S序列的保守性设计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以扩增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扩增产物经回收纯化后连接到TA载体,经amp+LB固体平板筛选的阳性克隆,经amp+LB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EcoRI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经PCR反应扩增出全长556 bp的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纯化后重组克隆经PCR鉴定可重现556 bp的特异性条带,其酶切产物亦与目的基因PCR产物位置相同.嗜人按蚊6个克隆的同一性为99.6%,其rDNA-ITS2基因单核苷酸存在颠换和插入,在556的范围内有一个A→T,一个G→T的颠换;一个T的插入.结论 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在种间高度保守,但不同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SNP多态性.
作者: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庾蕾;黄继莲;张仁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基因免疫方法,制备抗SARS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单抗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将含有N蛋白的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质粒pSecTagB/N免疫BALB/c小鼠,然后取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原核表达的SARS病毒N蛋白筛选阳性克隆.然后通过免疫印迹法进一步证明抗体对N蛋白的特异性,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对灭活SARS全病毒的免疫反应.结果 筛选得到10株抗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ELISA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这些抗体特异性针对N蛋白上的抗原决定簇,且有7株抗体对SARS灭活病毒有阳性反应.结论 所得的单克隆抗体特异针对N蛋白.
作者:盛慧英;曾其毅;田新贵;朱冰;邝璐;王长兵;周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抗菌肽是生物体抵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多肽,从细菌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普遍存在.和传统的抗生素相比,抗菌肽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抑癌活性等广谱杀菌作用,对动物安全、无毒、无副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抗菌肽在生产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探讨抗菌肽的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作者:林承德;彭鸿娟;王衍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监测2000-2005年间广州地区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及耐药株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结果 6年来共测定631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检出PPNG 132株(20.9%),阳性率从2000年的17.1%上升到2005年的23.7%(Χ2=0.955,P>0.05);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22株(35.2%),阳性率从200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46.1%(Χ2=11.94,P<0.05).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耐药率从2000年的76%上升到2005年的98.3%(Χ2=12.94,P<0.05),染色体介导的四环素的耐药率介于70.7%~85.7%(Χ2=3.246,P>0.05).在2000-2005年期间,青霉素的MIC50和MIC90由1 mg/L和2mg/L上升到4 mg/L和>32 mg/L,四环素的MIC50和MIC90由1 mg/L和2 mg/L上升到2 mg/L和4 mg/L,且都超过了耐药标准.结论 广州地区近6年来质粒介导的淋球菌耐药株PPNG和TRNG增长速度较快,呈逐年上升趋势:染色体介导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比率很高.
作者:吴兴中;郑和平;黄进梅;曾维英;潘惠清;李美玲;薛耀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诺瓦克样病毒与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的病原关系和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ELISA方法筛检轮状病毒,RT-PCR方法检测诺瓦克样病毒,诺瓦克样病毒阳性样品的PCR产物经纯化、测序后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35份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轮状病毒8例,诺瓦克样病毒4例,测序分析确定1株为诺瓦克样病毒GⅡ-3型,另1株为GⅡ-4型.结论 广州成人散发急性腹泻患者中存在诺瓦克样病毒感染,且感染毒株的基因型别不一.
作者:詹惠春;聂军;唐亚丽;李建栋;戴迎春;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6年10月2日,47岁的斯坦福大学教授Andrew Z.Fire和46岁的马萨诸塞州大学教授Craig C.Mello由于发现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以及他们在基因沉默现象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成为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本文概要介绍这一重大发现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朱兴全;陈宁;周鹏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