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婷;董惠洁;赵杰;张学力
目的:针对抑郁症的发病原因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降低抑郁症误诊率、漏诊率的目的.方法 :收集与归纳这些年来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研究结果 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几率远远超过男性,文化水平高者患上抑郁症的几率也高于文化水平低者,在职业分类中,师生患上抑郁症的现象很普遍.
作者:陈静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改进换药方法 及药物的核心.方法:择取贵阳中医一附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以干湿交替换药法治疗、西药与中药散剂外治,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皮肤温度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通过内外兼治、干湿交替法治疗糖尿病足,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庆大霉素、甲硝唑、中药干粉干湿交替法治疗糖尿病足较传统换药方法效果尤甚.
作者:陈晓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药棒穴位按摩改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以随机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两组,每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穴位按摩,给予治疗组中药药棒穴位按摩,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71.79%是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31%(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予以药棒穴位按摩,其临床疗效良好,能使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刘新月;彭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莫明霞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接诊管理对提高急诊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急诊患者接诊流程,对病人进行评估,建立绿色通道接诊流程、完善护理流程及创伤急救模式、完善术前准备流程等.结果 运用流程化接诊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达到97.9%,显现独特优势.结论 流程化接诊管理,能够为抢救病人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对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率有显著意义.
作者:荣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对妇产科临床麻醉应用采取喉罩全麻同期模式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110名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5例患者手术时接受喉罩全麻通气,55例患者接受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水平.结果 :通气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喉罩全麻通气应用于妇产科临床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析改良式B Lynch缝合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行剖宫产的9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n=46)、试验组(n=46).参照组患者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法止血,试验组患者应用改良式B Lynch缝合法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后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输血量、术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3.9%(P<0.05).结论 :改良式B Lynch缝合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输血量与术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付萍 刊期: 2017年第33期
食品检验技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手段,本文简单论述食品检测技术手段,同时分析现阶段食品检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期间中转开腹1例,其余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术后平均肠蠕动恢复时间35h,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吻合口漏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结肠癌根治术,效果好于传统开腹,且恢复快、微创、操作安全.
作者:常菊;党艳红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68例脑血管病患者,基于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n=3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7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杨小兰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针对乙肝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24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2例,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1%显著低于对照组2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缓和了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邹学英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减少输注化疗药物渗漏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方法 :主要通过应用RCA对31例输注化疗药物渗漏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确认根本原因并制定和执行整改措施.比较2014年4月-2015年4月与2015年5月-2016年5月实施RCA方法前后输注化疗药物渗漏发生率.结果 :实施RCA后输注疗药物渗漏明显下降(P<0.01).结论 :RCA是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和提高输注化疗药物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有效管理工具,从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张正萱;李小玉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病案为医院的医疗档案和诊断依据,病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病案流通频率增加,对病案使用要有所控制,医院或诊所的工作人员使用病案,必须保证病案完好地送回病案科.利用信息化手段,实际档案信息的追踪管理,为管理人员追踪病案技术手段.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有效地提升了病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病案控制系统中建立有效的病案管理规则,衡量病案科管理水平可以起到帮助管理者对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作者:钏文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肝胆术后胆漏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术后治疗差异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效果分析.结果 :对A组和B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实践可知,B组的有效人数45例,A组有效人数36例,A组和B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90%,B组的效果明显.对不良反应率对比比,B组发生几率低于A组,数据资料对比差异突出(p<0.05).结论 :对肝胆术后胆漏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其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贵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对艾滋病(HIV/AIDS)合并马内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长沙市第一医院HIV/AIDS合并马内菲青霉菌病患者90例为研究组及非马内菲青霉菌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根据疗效将马内菲青霉菌病组分为好转组69例,未愈组21例,定量检测各组入院时血清ADA水平及治疗14天后马内菲青霉菌病好转组血清ADA水平,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马内菲青霉菌病组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非马内菲青霉菌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马内菲青霉菌病治疗好转组治疗14天后血清ADA水平显著下降(P<0.05);马内菲青霉菌病未愈组血清ADA水平明显高于好转组血清ADA水平(P<0.05).结论 血清ADA水平在艾滋病合并马内菲青霉菌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疗效判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唐伟;周国强;王敏;肖钢;郑芳;曹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究冠心病急诊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急诊病人的临床资料,根究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经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87±2.3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7.16±3.2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手术时间短,一次性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方式中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杨志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压在感染性休克所致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后,结合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分为两个组别,A组中心静脉压在6-10mmHg之间,B组中心静脉压在11-14mmHg之间,对两组急性肾损伤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CVP值有显著差异,且B组急性肾损伤发病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其中心静脉压升高,急性肾损伤率也会随之升高,因此,在治疗上要以降低中心静脉压为主.
作者:张程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为了提高透析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利用参与管理改变医疗环境,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发挥其个人潜能,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从而提高管理及工作效率.将科室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非配给每位护士,成立科室内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方法 组织学习讨论,拟定计划,管理分工.成立个质控小组.将质控今年同期护理质控分数与往年相比较.结果 人人参与管理,职责清楚,分工明确.结论 参与管理是新时期病房管理的一个良好模式,它转变了护士的观念;减少了人员矛盾;增加了凝聚力;便于护士长宏观管理科室,掌握工作重点,不断思考,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做到科学管理科室.
作者: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观察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为(3.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8±0.6)分,同时日常行为与社交活动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并无不良反应的出现.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志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逍遥散加味治疗心梗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我院收治的68例心梗后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发,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抗抑郁、焦虑等药物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使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一疗程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结论 :逍遥散加味治疗心梗后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袁艳华;罗贤光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