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丽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4例合并糖尿病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血糖昏迷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证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对椎体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冷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的认识,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报告1例椎体的上皮样血管肉瘤的病理所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原发于腰3椎体,以骨质吸收及硬化为主.肿瘤细胞呈血管腔隙样排列,有异型性,肿瘤间质中有大量炎性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1(+)、CDM(+)、FⅧ(+)、CD68(+).结论 该病很少见,除与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鉴别外,还需与转移癌及骨髓炎鉴别.若不认真区分,很容易引起误诊.该病若早期发现,经正规手术后辅以化疗,预后较好.
作者:罗启翅;张薇珊;杨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后腹腔镜下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方法 在腹腔镜下经后腹膜行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患者18例.结果 18例行后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均获得成功.结论 在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治疗彻底的特点.
作者:赵振立;张道习;周益龙;段跃;王成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低温保存气管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状况,探讨气管的保存方法,保存后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功能及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的气管(支气管)分成3组,其中1组在-85℃低温保存,3组都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抗胰糜蛋白酶抗体、肌动蛋白抗体、上皮特异抗原抗体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体上及光镜下见保存后的气管形态、结构同保存前;保存前后的气管的平均长度分别是2.07 cm、2.0cm,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肌动蛋白抗体在3组中全是阳性,抗胰糜蛋白酶抗体和上皮特异抗原抗体染色结果分别是第1组19例(95%)、18例(90%),第2组17例(85%)、16例(80%),第3组7例(35%)、9例(45%).第1组和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存前后气管的长度、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低温保存气管并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保存后的气管的状况.
作者:刘景亮;刘凡英;杨宝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POEMS综合征是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受到损害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
作者:王新仁;谭细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剖析初产妇精神焦虑和抑郁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120例健康初产妇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S)和抑郁量表(HDS)评定精神状态,观察其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状况;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钳产组及顺产组;按是否有产后出血分产后出血组及产后无出血组.结果 120例产妇焦虑发生率35.83%,抑郁发生率25.83%,焦虑并抑郁发生率19.17%.剖宫产组、钳产组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明显高于顺产组,而剖宫产组、钳产组间则无显著差异;产后出血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亦明显高于无产后出血组.结论 产妇焦虑与抑郁可能是增加助产率及产后出血的一个因素.
作者:肖毅;王海燕;谭丽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1].老年人常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髋部手术后更易发生DVT.我院自2000~2005年共收治髋部骨折的患者186例.无DVI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叶春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感染是造成癌症病人发生并发症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肝癌病人的免疫系统通常受到压抑(immuno-suppressant)[1],晚期肝癌病人因接受具细胞毒性化学治疗或其他支持治疗,会导致病人的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使得原本受到抑制的免疫功能更差,因而发生感染的机会也增加,病情也会加重,患者常会感到更加沮丧、对治疗没信心、无助及对死亡的恐惧.为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现对我院2005~2006年发生感染20例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蓝珍玲;岳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中的效果.方法 将行上肢短小手术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随机在掌背开放桡侧或尺侧静脉.瑞芬太尼组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中加入瑞芬太尼1μg/kg,对照组单纯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观察尺、桡侧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结果 桡侧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尺侧;瑞芬太尼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师对麻醉评价、下次麻醉选择,瑞芬太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在压脉带法IVRA中,瑞芬太尼能够延缓止血带疼痛的出现时间,加强麻醉效果.
作者:王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伴心房颤动(Af)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高血压病伴Af患者1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栓素B2的变化.结果 两组后hsCRP、IL-6及TXB2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有抗炎及降低血小板活化状态,减少血栓的形成作用,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疗效.
作者:袁志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剖胸探查不能切除的原因,总结规律,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胸部CT、三探头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断层显像(SPECT)检查结果,以及症状、病程等因素.结果 4年来我科剖胸探查率8.%%,其无法切除的原因分别为:肺门、纵隔重要结构受累,肺内、胸膜多发转移,因肺功能差或其他伴随症而无法耐受扩大切除.结论 术前CT、SPE以CT检查对于肺门、纵隔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周围型肺癌伴刺激性咳嗽,应考虑到肺内多发转移的可能.
作者:李浩;王志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唑来膦酸钠4 mg,每4周1次.结果 唑来膦酸钠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7.5%,布桂嗪对照组治疗骨痛的总效率仅为37.5%.唑来脾酸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患者的高血钙水平.
作者:吴小建;赖雪花;宋秋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早孕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的特征性依据,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份至2005年12月份共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的12例早早孕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误诊病例中10例为宫内早早孕,2例为宫内孕流产型,诊断明确后,或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或行诊刮术,愈后均良好.结论 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或尿HCG只能确定妊娠,但难以鉴别异位妊娠和尚未形成宫内孕囊的早早孕及早孕流产,若结合子宫内膜测定,血清孕酮值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值测定,则可为防止误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早期诊断标准.
作者:陈涛;王健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吻合口瘘、消除焦虑、加强瘘口换药、补充营养等有效医疗护理措施,患者瘘口均顺利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康复.
作者:雷继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的水平.结果 急性期FT3、T3降低且与病情轻重明显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FT3、T3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和估计预后.
作者:许光芬;包忠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荆的发展方向.方法 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 医院制剂要得到进一步发展,须从生产转型、品种调整、加强新制剂研发、建立区域性制剂中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结论 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是医院制荆发展的方向.
作者:何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的一种细菌.埃希菌属的细菌一般不致病,为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重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在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伴随终生,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B和K等供人体吸收利用.
作者:李家印;田载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理压力也叫做心理应激,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不利因素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的紧张和不适[1].压力发生在我们调整或适应环境的任何时候,不愉快的事件如考试失败、失业、失恋等,这些能产生压力,同样,旅游、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得到提升等愉快事件也能产生压力.心理压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作者:刘晓红;李黎;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