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皮肤色素沉着、腹水为首发症状的POEMS综合征1例

王新仁;谭细生

关键词:POEMS综合征, Crow-Fukase综合征, 多系统损害性疾病
摘要:POEMS综合征是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受到损害的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低温保存气管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状况,探讨气管的保存方法,保存后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功能及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的气管(支气管)分成3组,其中1组在-85℃低温保存,3组都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抗胰糜蛋白酶抗体、肌动蛋白抗体、上皮特异抗原抗体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体上及光镜下见保存后的气管形态、结构同保存前;保存前后的气管的平均长度分别是2.07 cm、2.0cm,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肌动蛋白抗体在3组中全是阳性,抗胰糜蛋白酶抗体和上皮特异抗原抗体染色结果分别是第1组19例(95%)、18例(90%),第2组17例(85%)、16例(80%),第3组7例(35%)、9例(45%).第1组和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存前后气管的长度、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低温保存气管并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保存后的气管的状况.

    作者:刘景亮;刘凡英;杨宝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利福平和止血敏对血清果糖胺测定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利福平和止血敏对血清果糖胺(FMN)的体内、外影响.方法 配制一定浓度的含干扰药物的血清,测定其体外FMN值.6名志愿者口服利福平胶囊,6名志愿者静脉注射止血敏,间隔一定时间后,抽血测定其体内FMN值.结果 体外影响发现这两种药物对FMN均存在正相干扰.体内影响发现服用利福平6 h后,注射止血敏4 h后,其对FMN的影响变小.结论 临床上如果病人服用了利福平或止血敏,应在停药1 d后再抽血测定FMN.

    作者:王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肺结核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0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及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老年肺结核病的漏诊、误诊,以达到治愈老年肺结核病,控制结核病传染的目的.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良好控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螺内酯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6.9±5.8 ml/m2和收缩期末客积指数29.3±5.2 ml/m2与常规治疗组64.8±6.2ml/m2、35.7±6.5 ml/m2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尖辩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射血分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螺内酯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翟胜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156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泻患儿1436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本院1 436份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轮状病毒是致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致病菌.结论 对病人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有利于疾病诊断,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掌侧型Barton骨折12例治疗体会

    Barton骨折脱位是指通过桡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的边缘骨折,且腕关节伴随楔形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脱位或半脱位分别称为掌侧或背侧Barton骨折脱位.Barton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如早期处理不当,将造成患腕功能的永久性障碍.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Barton骨折掌侧型12例,经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永中;侯忠诚;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近年来在耳鼻喉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小.此类手术需要医生有娴熟的技术,而且需要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在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收治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共268例.行鼻窦内镜手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护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红;刘仓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站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的形成与建立

    目的 建立详细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规程,统一和规范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方法 通过技术竞赛方式.充分反映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通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技术讲评的方式,讨论统一实验操作.结果 建立了操作性强、适合实验室操作条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论 实验技术竞赛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保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广大患者用药安全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作者:苏华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8例,根据AO分型:C1型2例、C2型7例、C3型9例.结果 术后随访6~24月,平均7.2月.依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凌强;邓高荣;吴炳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丁咯地尔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致残率更高,因而对人群的健康威胁较大,目前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的药物品种很多,但确实高效、满意的药物尚少.我科使用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及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将临床观察结如下.

    作者:张世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技术.方法 对32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前准备、伤口观察、饮食护理、伤口疼痛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多个环节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通过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降低.结论 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作者:王惠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辅导患者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重切口引流、呼吸、四肢活动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在颈围保护下颈部及四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 6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3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31例.两组控制血糖的方法相同,时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兴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皮肤病的常见问题与护理

    糖尿病性皮肤损害可多种多样,其病理生理机制多由于小血管及神经病变产生.本病的特征为下肢远端伸侧皮肤多发性色素沉着.起初病损为圆形或卵圆形暗红色丘疹,继之成为黑褐色下蹈的萎缩斑.在治疗上主要是积极治疗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常见皮肤病痛变,掌握其预防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改良Harris苏木素液染色效果的观察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HE染色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用于细胞核染色的苏木素染液是决定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长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中一直使用的经典Harris苏木素液配方有下列弊端,如染液配制步骤复杂、某种试剂用量不合理产生沉淀、易形成氧化膜、染液有效期短等,其严重影响切片质量及病理诊断的质量.

    作者:李纪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小板及其参数的相互关系与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PDW)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自动血凝仪测定51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与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平均血小板容积增大,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说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更易黏附聚集而活化,凝血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血小板及其参数和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痛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响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侵袭性大肠杆菌性食物中毒6例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的一种细菌.埃希菌属的细菌一般不致病,为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重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在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伴随终生,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B和K等供人体吸收利用.

    作者:李家印;田载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