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郭英
目的 探究综合性医院对特殊传染病-肺结核病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方法 在医院肺结核病管理中采用宣传教育、严格奖惩、引导痰检、管好药物、送达病人、狠抓重点等切实可行的方法.结果 我院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6例,全部转至市结核病防治所,转诊率100%,截留率0%,查痰率95%.结论 肺结核病控制策略关键在于使查、治、管紧密结合成为整体,采用前述方法使医院的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作者: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寻找抗癫痫作用强.毒性更低的新抗癫痫药物.方法 本文设计了以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酰化、缩合、氯代、环合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7-取代-5-苯基-[1,2,4]三氮唑[4,3-a]喹啉衍生物.结果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定了化学结构.结论 此方法合成路线简单,产物易分离.
作者: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治疗28例小脑出血,均采用经侧脑室前角外引流.结果 28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张冬子;杨震;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黎会红;陈爱文;彭群英;李海艳;谭青;彭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居各类癌症死亡的首位[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的10例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儿科的临床见习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模拟诊疗教学、对话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临床实际水平以及综合思维技能.
作者:杭敏;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4例合并糖尿病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血糖昏迷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证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2~8 mg/(kg·d),缓慢静脉滴注.结果 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阎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作者:林祖华;焦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施行人工流产会给女性机体及生殖功能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月经、自然流产、内异症、不孕症、宫颈粘连、宫外孕、再次妊娠的并发症等[1].为了减少孕妇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合并症,本文对我站从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人工流产75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倩倩;刘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受到各种严重创伤时消化道黏膜所发生的急性损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食管癌术后应激性溃疡临床上少见.但其发病突然,出血量大,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常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2007年有1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现将其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仲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沈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官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肠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出现吻合口漏,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 防治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关键是保持胃肠减压管的引流通畅,注意负压吸引管的压力不要太大,要经常观察引流量的情况;另外纠正患者营养状态也可减少吻合口漏发生.
作者:黄唐剑;刘琦;李铂;郭会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荆的发展方向.方法 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 医院制剂要得到进一步发展,须从生产转型、品种调整、加强新制剂研发、建立区域性制剂中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结论 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是医院制荆发展的方向.
作者:何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在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的一些表现规律,以利于更准确地临床诊断.方法 对具有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检查,观察肾盂积水的状态,输尿管扩张的表现,健、患侧肾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状态的对比等多项综合因素分析诊断输尿管结石.结果 肾盂积水1.5~2.0 cm,结石大小为0.5~1.0 cm,输尿管上开口扩张为0.5~0.7 cm.肾盂积水2.0~3.0 cm,结石大小为0.6~1.4 cm,输尿管上开口扩张为0.5~1.1 cm.肾盂积水3.0 cm以上,结石大小为1.0~1.6 cm,输尿管上开口扩张为1.0~1.4 cm.患侧与健侧肾脏动脉阻力指数检测:两侧一致或惠侧低于健侧为19.1%,而患侧高于健侧为80.9%.结论 ①输尿管结石患者肾积水的多少,输尿管扩张程度的高低与结石大小有一定的关系.②输尿管结石患者患侧肾脏动脉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健侧.
作者:尔秀江;车克香;朱春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癌13例,肝转移瘤11例,肝血管瘤8例,肝囊肿5例.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加做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技术,弥散敏感度b值取100 s/mm2、300 s/mm2,500 s/mm2、800 s/mm2、1 000 s/mm2,屏气扫描,计算指数表现弥散系数(eADC)、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绘制表现弥散系数/弥散敏感度(ADC/b)值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判断.结论 肝脏占位性病变在DWI中具有不同的特征,结合eADC、ADC值的量化特征,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福明;孟宪平;张怡璐;王旭;郑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并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穿孔所致的腹膜炎有时很难鉴别,术前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手术探查后才能诊断.我院1997~2007年共手术治疗女性化脓性输卵管炎9例,其中未婚6例,术前均误诊为穿孔性阑尾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王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及手法整复失败的踝部骨折脱位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3.5年,优17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 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迭不到复位要求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重视骨折脱位的精准复位、可靠固定的同时,重视韧带损伤的存在并予以合理修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郑华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作者:黄泽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明确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68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3例(19.12%),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53.84%),其次是尿路感染(30.77%).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和住院天数等.
作者:王玉竹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