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183例临床分析

张玉琴

关键词: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官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医院肺结核病管理的若干举措

    目的 探究综合性医院对特殊传染病-肺结核病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方法 在医院肺结核病管理中采用宣传教育、严格奖惩、引导痰检、管好药物、送达病人、狠抓重点等切实可行的方法.结果 我院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6例,全部转至市结核病防治所,转诊率100%,截留率0%,查痰率95%.结论 肺结核病控制策略关键在于使查、治、管紧密结合成为整体,采用前述方法使医院的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作者: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护理中,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将6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骨盆骨折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并发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有并发症4例,对照组并发症19例,经χ2处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黎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68例分析

    目的 明确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68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3例(19.12%),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53.84%),其次是尿路感染(30.77%).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和住院天数等.

    作者:王玉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胆总管阴性结石CT漏诊分析

    目的 探讨胆总管阴性结石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T扫描未诊断结石,但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证实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 3例能发现比较肯定的胆总管结石征象,4例可作出提示性诊断,仅1例只见胆总管扩张而无其他发现.结论 使用窄窗观察薄层靶重建图像有利于发现胆总管阴性结石.

    作者:阳明;储松;彭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度毒蕈中毒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教学方法探讨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和主干课程之一,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互补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乐;李玉云;郝艳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病毒性脑炎50例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者有7例(14.0%),边缘性脑电图4例(8.0%),异常脑电图39例(78.0%),脑电图无异常及轻度异常者痛程短,恢复良好.中、重度异常者痛程长,有后遗症发生可能.结论 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甲苯中毒致呼吸衰竭1例抢救与护理

    甲苯属于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油漆、涂料和胶水等的有机溶剂.若防护不当,污染皮肤或吸入呼吸道,容易引起中毒,对中枢神经、肝、肾等脏器损伤严重[1].急性甲苯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如不积极治疗将危及生命.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苯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人工流产出血与孕龄、孕周、孕次关系的临床分析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施行人工流产会给女性机体及生殖功能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月经、自然流产、内异症、不孕症、宫颈粘连、宫外孕、再次妊娠的并发症等[1].为了减少孕妇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合并症,本文对我站从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人工流产75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倩倩;刘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肺结核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0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及并发症多、治疗难度大.结论 对老年肺结核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减少老年肺结核病的漏诊、误诊,以达到治愈老年肺结核病,控制结核病传染的目的.

    作者:张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谈儿科的合理用药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作者:周杰;李德昌;丘可清;谢鸿恩;范红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复方益生饮联合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肺癌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居第一的恶性肿瘤,很多肿瘤在被临床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

    作者:曹向明;赵韬;魏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侧脑室外引流在小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治疗28例小脑出血,均采用经侧脑室前角外引流.结果 28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张冬子;杨震;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囊肿1例

    本例是一例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囊肿的病例,较为少见.通过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手术治疗切除子宫及其附件,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诊疗经过及作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振银;李映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东菱克栓酶及葛根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及葛根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东菱克栓酶、葛根素组)3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组)30例,均用药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后7 d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东菱克栓酶与葛根素联合运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施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锥钻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手锥钻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定位后,局麻下手锥颅骨钻空,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术后配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9例(16.07%),显效29例(51.79%),有效12例(21.43%),无效6例(10.71%),总有效率达89.29%.结论 手锥钻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总有效率高,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王永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的重要性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占女性癌肿的首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行乳腺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所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辅导患者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重切口引流、呼吸、四肢活动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在颈围保护下颈部及四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 6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与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小儿麻醉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和异丙酚静脉诱导的临床特点.方法 择期手术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分别记录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和诱导前、诱导时、插管后即时和插管后1 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及诱导时躁动、屏气、喉、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惠儿意识消失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异丙酚组35.5±11.7 8;七氟烷组38.5±11.4 s.两组诱导和插管后血压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但心率变化两组相差较大.异丙酚组与诱导前相比心率显著增加(P<0.05);而七氟烷组心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发生躁动率46.7%显著高于异丙酚组的20.0%(P<0.05).两组均未见屏气、喉及支气管痉挛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两组在麻醉诱导的时间和有效性、安全性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异丙酚静脉诱导心率明显增快;七氟烷吸入诱导患儿躁动相对较多.

    作者:陈健;周春晶;岳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