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李玉云;郝艳梅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13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40μg放置阴道后穹窿,平卧0.5 h,每3 h放药1次,共3次.24 h总量不超过200μg.对照组用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从8滴/min,开始滴注,30 min无反应可根据宫缩调整滴数,多不超过40滴/min,24 h总量不超过5U.结果 观察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引产的总有效率8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引产总产程8.26±2.08 h,对照组12.16±2.12 h,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羊水污染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缩短产程,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郭芬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和疗效.方法 对1997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行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均行PTCD引流,术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PTCD引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蔡烈;傅钢;陈志武;候永乐;刘六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原发性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手术(BCS),选取同期5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改良全切除根治术(MRM).两组术后随访期为0.5~1.0年.结果 BCS组42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35/42),优于MRM组的60.0%(30/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保留乳房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单树国;佟冬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骨髓转移称骨髓转移癌(MCBM).发生MCBM时,骨髓被癌细胞浸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血象及骨髓象的某些改变.临床上有些原发肿瘤的症状不典型或原发灶不明确,常以血液学的改变为首发表现,易引起误诊或漏诊.现统计分析了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1例MCBM患者的资料,认为MCBM的外周血有一定的特征,对帮助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响祥;朱思国;陈风;胡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跌倒是不能控制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水平面上,不包括被猛烈的打击、碰撞、意识丧失、自然因素如地震或癫痫发病等原因.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致伤、功能状态衰退、自信心下降、社会活动能力受限.甚至危及生命,故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现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苏承芬;肖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细菌性阴道炎(BV)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 120例细菌性阴道炎产妇,其中38例产妇行剖宫产手术,82例产妇经阴道分娩;对照组120例非细菌性阴道炎产妇,41例行剖宫产手术,79例经阴道分娩.分别统计剖宫产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以及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剖宫产产妇BV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为21.1%,非BV产妇组为4.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产褥感染率为4.9%,非BV产妇为2.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增加割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病率,而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腹部外伤大出血急诊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过程中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的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综合征,经及时抢救,无生命危险.其余手术配合成功,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部外伤大出血急诊手术对手术室的配合要求高,护士必须在术前完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熟悉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手术配合的操作步骤,才能保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晏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治疗28例小脑出血,均采用经侧脑室前角外引流.结果 28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张冬子;杨震;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麻杏石甘汤为我国传统古方之一,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剂.因其组方精当,疗效显著,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麻杏石甘汤由灸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
作者:王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肘部常见损伤之一,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其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6年9月采用钛合金尺骨鹰嘴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4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作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护理.术前护理包括供皮(瓣)区皮肤护理、术前心理行为辅导.术后护理包括患肢制动、皮瓣移植区及供皮区的护理、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踝关节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19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皮瓣远端2 cm坏死,经换药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 重视围手术期护理是带蒂岛状皮瓣转移术修复足跟部软组织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朱雁;刘海艳;袁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明确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68例,选取其中出现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8例脑血管病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13例(19.12%),感染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23%),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感染常见(53.84%),其次是尿路感染(30.77%).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易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年龄、意识障碍程度、导尿等侵袭性操作和住院天数等.
作者:王玉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闽东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调查,了解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人员现状.方法 采用预先制定好的调查问卷表,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闽东地区卫生院卫技人员的数量偏少;结构比例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卫生人力资源匮缺.结论 必须坚持资源积累,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大力培养卫技人才.
作者:郭尧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2~8 mg/(kg·d),缓慢静脉滴注.结果 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阎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作者:林祖华;焦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利福平和止血敏对血清果糖胺(FMN)的体内、外影响.方法 配制一定浓度的含干扰药物的血清,测定其体外FMN值.6名志愿者口服利福平胶囊,6名志愿者静脉注射止血敏,间隔一定时间后,抽血测定其体内FMN值.结果 体外影响发现这两种药物对FMN均存在正相干扰.体内影响发现服用利福平6 h后,注射止血敏4 h后,其对FMN的影响变小.结论 临床上如果病人服用了利福平或止血敏,应在停药1 d后再抽血测定FMN.
作者:王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肤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住院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静点.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在降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尿量,提高氧饱和度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4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艳霞;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其周围肌肉包绕,不易受伤.因此肩胛骨骨折比较少见,据文献报道占骨折病例的0.2%~1.O%[1].随着经济发展,高能量损伤日趋增多,因而肩胛骨骨折发生率逐渐增多.肩胛骨骨折常采取保守治疗,但易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至今采用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为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221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解痉平喘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定喘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有效治疗率,临床可以采用.
作者:李须尧;谢东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阿普唑仑+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黛力新+阿普唑仑),B组(黛力新+阿普唑仑+星状神经阻滞组),观察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76.9%,B组优良率达86.7%,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德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