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宽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发病7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奥扎格雷钠血栓通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采用红花注射液静滴.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基本治愈率53.3%;对照组分别为83.3%和33.3%.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明显,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
作者:梁国红;韩燕;吴勇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HE染色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用于细胞核染色的苏木素染液是决定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长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中一直使用的经典Harris苏木素液配方有下列弊端,如染液配制步骤复杂、某种试剂用量不合理产生沉淀、易形成氧化膜、染液有效期短等,其严重影响切片质量及病理诊断的质量.
作者:李纪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阴性结石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CT扫描未诊断结石,但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证实有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资料.结果 3例能发现比较肯定的胆总管结石征象,4例可作出提示性诊断,仅1例只见胆总管扩张而无其他发现.结论 使用窄窗观察薄层靶重建图像有利于发现胆总管阴性结石.
作者:阳明;储松;彭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者有7例(14.0%),边缘性脑电图4例(8.0%),异常脑电图39例(78.0%),脑电图无异常及轻度异常者痛程短,恢复良好.中、重度异常者痛程长,有后遗症发生可能.结论 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葛根素为活血化瘀中药的一种.具多种药理作用,能改善血液流变性[1],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和抑制蛋白质糖基化的作用[2],对防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对DN早期出现微量蛋白尿尚无特效,为此我们采用葛根素注射液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朱秀珍;王霄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侧脑室外引流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脑室外引流治疗28例小脑出血,均采用经侧脑室前角外引流.结果 28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是一种简单有效治疗小脑出血的方法.
作者:张冬子;杨震;金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贵重仪器比比皆是.如何能更好的利用这些仪器,使仪器能发挥大的效能,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加精确的检验结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检验科不断精细化,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作者:赵秋剑;柳晓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跌倒是不能控制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水平面上,不包括被猛烈的打击、碰撞、意识丧失、自然因素如地震或癫痫发病等原因.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致伤、功能状态衰退、自信心下降、社会活动能力受限.甚至危及生命,故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现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苏承芬;肖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期间1 245例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痔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肛缘水肿,占5.0%,24例经保守治疗水肿缓解或消退.38例行手术切除,占3.1%.结论 痔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局部解剖学因素是其根本原因.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术中操作仔细、轻柔,术后加强护理、积极处理其他并发症是预防肛缘水肿的关键.
作者:宋乃忠;姜雨昕;郑伟琴;张大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早早孕与异位妊娠鉴别诊断的特征性依据,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份至2005年12月份共收治的疑似异位妊娠的12例早早孕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误诊病例中10例为宫内早早孕,2例为宫内孕流产型,诊断明确后,或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或行诊刮术,愈后均良好.结论 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或尿HCG只能确定妊娠,但难以鉴别异位妊娠和尚未形成宫内孕囊的早早孕及早孕流产,若结合子宫内膜测定,血清孕酮值及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值测定,则可为防止误诊提供一个有价值的临床早期诊断标准.
作者:陈涛;王健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是肠杆菌科埃希菌属中的一种细菌.埃希菌属的细菌一般不致病,为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重要.大肠埃希菌通称大肠杆菌,在婴儿出生后数小时就进入肠道并伴随终生,在肠道中合成维生素B和K等供人体吸收利用.
作者:李家印;田载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性医院对特殊传染病-肺结核病进行有效管理的途径.方法 在医院肺结核病管理中采用宣传教育、严格奖惩、引导痰检、管好药物、送达病人、狠抓重点等切实可行的方法.结果 我院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96例,全部转至市结核病防治所,转诊率100%,截留率0%,查痰率95%.结论 肺结核病控制策略关键在于使查、治、管紧密结合成为整体,采用前述方法使医院的肺结核病归口管理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作者:陈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HP)对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急性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05年8月至2007年7月收住我院的40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统计其急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中毒反跳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40例中毒患者,急性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中毒反跳的发生率分别为7.5%、12.5%、15.0%.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可降低重度有机磷中毒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但对中间综合征和中毒反跳的防治作用不显著.
作者:陈小兵;付平;张戈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占女性癌肿的首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行乳腺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所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目测脂肪浊度方法和脂血测定用光电比浊仪在街头快速定量检测脂肪血方法,将脂肪血的监测从定性判断过渡为定量判断,以降低街头无偿献血者血液因脂肪血报废,节约血液资源.方法 同时用目测脂肪浊度法和血脂测定用光电比浊法对西宁地区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脂肪血的筛选对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西宁地区献血人群脂肪血的发生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脂血测定采用光电比浊仪脂肪血报废率极显著低于目测脂肪浊度方法.结论 西宁地区献血时应加强对男性40岁以上献血人群的咨询工作,同时采用街头血脂测定用光电比浊仪的技术可降低无偿献血者因脂肪血而造成的血液报废.
作者:索晓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黎会红;陈爱文;彭群英;李海艳;谭青;彭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年来志贺菌的菌型分布与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20株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20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62株占51.7%(包括福氏变异株7株,占总数的5.8%),宋内志贺菌58株占48.3%.志贺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且多为多重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其次为氟喹诺酮类.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上海地区检出的志贺菌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中以福氏2型居多(占67.7%),其次为福氏1型(占14.5%);志贺菌尤其是福氏志贺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施苗盛;陈文雨;沈嘉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踝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不稳定及手法整复失败的踝部骨折脱位28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6个月至3.5年,优17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2.9%.结论 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迭不到复位要求者,应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重视骨折脱位的精准复位、可靠固定的同时,重视韧带损伤的存在并予以合理修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郑华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唑来膦酸钠4 mg,每4周1次.结果 唑来膦酸钠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7.5%,布桂嗪对照组治疗骨痛的总效率仅为37.5%.唑来脾酸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患者的高血钙水平.
作者:吴小建;赖雪花;宋秋荷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