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乃忠;姜雨昕;郑伟琴;张大景
目的 探讨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收治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36例,对其手术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36例患者伤椎高度由术前的56.3%恢复至术后的90.2%,水平移位由术前的17.6%至完全恢复,Cobbs 角由术前的28.6°恢复至4.4°.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B、C、D、E级分别为5、4、9、8、10例.并发症分别为椎体复位不良2例,椎弓根钉位置不良2例,椎弓根钉折断2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能提高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预后.
作者:何方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3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31例.两组控制血糖的方法相同,时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兴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4例合并糖尿病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血糖昏迷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证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痛)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治疗(治疗组)、胸腔穿刺治疗(对照组).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方法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胸液消失时间、安全性、可行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胸水消失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少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置管治疗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可在老年慢性肺心病中等量及以上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
作者:闫卫彬;卢立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锥钻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CT定位后,局麻下手锥颅骨钻空,血肿腔置管抽吸引流,术后配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9例(16.07%),显效29例(51.79%),有效12例(21.43%),无效6例(10.71%),总有效率达89.29%.结论 手锥钻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总有效率高,费用低,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王永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与腹式全子宫切除两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有子宫切除适应证的病人88例,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36例,腹式全子宫切除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88例患者均I期愈合,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时间上长于腹式全子宫切除,但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腹式鞘膜内子宫切除优于腹式全子宫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匡贵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诊治的经济效果,促进急性胰腺炎的合理诊治.方法 4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A、B两组,两组均进行了抗感染治疗,B组增加了抑制胰液分泌治疗.对两组诊治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两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4564.74元、5039.19元,有效率分别为81.6%、94.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593元、5330元,A组相对于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530.B组方案为较佳方案.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在住院期间进行合理的抑制胰腺分泌的治疗,这对降低成本-效果比,真正为患者治疗疾病、节约成本是非常有利的.
作者:王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作者:黄泽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肾综合征(HRS)是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特征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稀释性低血钠等为主要表现的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它通常在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肝硬化腹水无氮质血症的患者,一年内HRS发生率为18%,5年内为39%,终末期肝硬化HRS发生率高过40%~80%[1].
作者:李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吻合口瘘、消除焦虑、加强瘘口换药、补充营养等有效医疗护理措施,患者瘘口均顺利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康复.
作者:雷继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对32例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并有可测量病灶、多程化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8 d,环磷酰胺1.2 g/m2静脉滴注,第2~4 d,21 d为1周期,平均2~4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0例,有效率(CR+PR/总例数)25.0%(8/32),临床受益率(CR+PR+SD/总例数)68.8%,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1年生存率31.3%.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为90.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9.4%.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结果为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钱文军;刘少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作者:周杰;李德昌;丘可清;谢鸿恩;范红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对椎体上皮样血管肉瘤的冷冻切片及石蜡切片的认识,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报告1例椎体的上皮样血管肉瘤的病理所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并做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原发于腰3椎体,以骨质吸收及硬化为主.肿瘤细胞呈血管腔隙样排列,有异型性,肿瘤间质中有大量炎性反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1(+)、CDM(+)、FⅧ(+)、CD68(+).结论 该病很少见,除与原发于骨的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鉴别外,还需与转移癌及骨髓炎鉴别.若不认真区分,很容易引起误诊.该病若早期发现,经正规手术后辅以化疗,预后较好.
作者:罗启翅;张薇珊;杨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寻找抗癫痫作用强.毒性更低的新抗癫痫药物.方法 本文设计了以取代苯胺为原料,经酰化、缩合、氯代、环合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7-取代-5-苯基-[1,2,4]三氮唑[4,3-a]喹啉衍生物.结果 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确定了化学结构.结论 此方法合成路线简单,产物易分离.
作者:印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分娩方式、出血原因及抢救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中官缩乏力占56.28%.胎盘因素占25.68%,软产道损伤占16.94%.影响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分娩中的损伤、妊娠并发症和人工流产引产史.结论 产后出血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综合应用药物,进行各种保守性手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与血糖浓度的关系,为调节血糖浓度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9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糖浓度,根据不同的血糖浓度将治疗前后的血糖分为低值组、正常组和高值组,分析各组的后遗症及死亡数,统计其差异性.结果 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上存在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低值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间、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低值组与高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低值组、正常组、高值组三组间的治愈人数比较:治疗前后低值组间及高值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比较无差异.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无论治疗前后低血糖都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而治疗前高血糖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无影响,治疗后血糖仍高者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前后的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有差异性.新生儿重度窒息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葡萄糖的输注,并随时监测血糖,以免血耱异常的发生特别是治疗后引起的高血糖.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技术.方法 对32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前准备、伤口观察、饮食护理、伤口疼痛护理、并发症的护理等多个环节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通过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降低.结论 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作者:王惠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苏木素伊红(HE)染色在病理组织制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HE染色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其中用于细胞核染色的苏木素染液是决定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在长期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中一直使用的经典Harris苏木素液配方有下列弊端,如染液配制步骤复杂、某种试剂用量不合理产生沉淀、易形成氧化膜、染液有效期短等,其严重影响切片质量及病理诊断的质量.
作者:李纪理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