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钱文军;刘少平

关键词:多西他赛, 环磷酰胺,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对32例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并有可测量病灶、多程化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8 d,环磷酰胺1.2 g/m2静脉滴注,第2~4 d,21 d为1周期,平均2~4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0例,有效率(CR+PR/总例数)25.0%(8/32),临床受益率(CR+PR+SD/总例数)68.8%,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1年生存率31.3%.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为90.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9.4%.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结果为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跌倒是不能控制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水平面上,不包括被猛烈的打击、碰撞、意识丧失、自然因素如地震或癫痫发病等原因.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致伤、功能状态衰退、自信心下降、社会活动能力受限.甚至危及生命,故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现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苏承芬;肖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医院制剂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荆的发展方向.方法 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 医院制剂要得到进一步发展,须从生产转型、品种调整、加强新制剂研发、建立区域性制剂中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结论 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是医院制荆发展的方向.

    作者:何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方法

    目的 探讨目前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方式方法.方法 和结果转变无偿献血传统工作模式,顺应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细化管理规则.结论 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是趋势,应该积极发展.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156例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措施

    心理压力也叫做心理应激,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不利因素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的紧张和不适[1].压力发生在我们调整或适应环境的任何时候,不愉快的事件如考试失败、失业、失恋等,这些能产生压力,同样,旅游、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得到提升等愉快事件也能产生压力.心理压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作者:刘晓红;李黎;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的重要性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占女性癌肿的首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行乳腺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所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作者:周杰;李德昌;丘可清;谢鸿恩;范红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之间的一组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氯比格雷(clopi-dogrel),作为选择性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随后间接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我们采用氯比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陈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科见习教学的改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儿科的临床见习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模拟诊疗教学、对话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临床实际水平以及综合思维技能.

    作者:杭敏;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目前,已公认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肾源的不足及活体亲属供肾的优点,使得亲属供肾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共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16例,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药物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阿普唑仑+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FS)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黛力新+阿普唑仑),B组(黛力新+阿普唑仑+星状神经阻滞组),观察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76.9%,B组优良率达86.7%,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德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谈儿科的合理用药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在病理课程中的应用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沈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胸腔置管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痛)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治疗(治疗组)、胸腔穿刺治疗(对照组).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方法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胸液消失时间、安全性、可行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胸水消失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少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置管治疗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可在老年慢性肺心病中等量及以上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

    作者:闫卫彬;卢立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丁咯地尔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致残率更高,因而对人群的健康威胁较大,目前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应用的药物品种很多,但确实高效、满意的药物尚少.我科使用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及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现将临床观察结如下.

    作者:张世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气管保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低温保存气管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状况,探讨气管的保存方法,保存后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功能及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的气管(支气管)分成3组,其中1组在-85℃低温保存,3组都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抗胰糜蛋白酶抗体、肌动蛋白抗体、上皮特异抗原抗体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体上及光镜下见保存后的气管形态、结构同保存前;保存前后的气管的平均长度分别是2.07 cm、2.0cm,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肌动蛋白抗体在3组中全是阳性,抗胰糜蛋白酶抗体和上皮特异抗原抗体染色结果分别是第1组19例(95%)、18例(90%),第2组17例(85%)、16例(80%),第3组7例(35%)、9例(45%).第1组和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存前后气管的长度、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低温保存气管并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保存后的气管的状况.

    作者:刘景亮;刘凡英;杨宝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的手术室配合

    目的 总结和探讨腹部外伤大出血急诊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外伤大出血抢救过程中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的管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28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综合征,经及时抢救,无生命危险.其余手术配合成功,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部外伤大出血急诊手术对手术室的配合要求高,护士必须在术前完善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熟悉手术器械及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手术配合的操作步骤,才能保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晏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频电刀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观察

    目的 总结应用高频电刀电圈切除术(LEEP)对宫颈病变诊治的指征,评价LEEP诊断和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各种宫颈病变180例患者,采用LEEP治疗,切除全部宫颈移形区,切除组织全部送病理,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病人反应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 LEEP治疗成功率为98.8%(178/180),平均手术时间5.8min,出血量5~10 ml.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安全、有效.

    作者:赵文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肤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我院住院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静点.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尿量、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在降低血压、心率、呼吸困难程度,增加尿量,提高氧饱和度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4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艳霞;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96例手术治疗后复发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按其病理类型和分期分组,分析复发与病理类型和分期的关系.结果 卵巢型与阴道直肠型及盆腔外型比较,术后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膜型与卵巢型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卵巢型与腹膜型比较、阴道直肠型与盆腔外型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Ⅰ~Ⅱ期与Ⅲ期、Ⅳ期患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复发率与病理类型和分期密切相关.

    作者:伍志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