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苗盛;陈文雨;沈嘉玲
目的 探讨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外伤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204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对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3个因素在统计学上对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导致外伤性脑梗死的主要相关因素从主到次分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年龄、脑疝.
作者:王远传;冯凌;苟章洋;罗仁国;唐小平;段均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近年来在耳鼻喉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小.此类手术需要医生有娴熟的技术,而且需要术前的充分准备和术后的严密观察和护理,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我院在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收治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共268例.行鼻窦内镜手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护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红;刘仓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抚触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沟通作用.方法 对80例不同病种的惠儿,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治疗性抚触,观察两组患儿在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应对反应和应激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的患儿认知反应明显提高,良好的情绪反应增强,应对反应增强,应激反应降低.结论 治疗性抚触可缓解患儿的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儿的应对反应,同时,患儿积极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刘焕叶;林治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22例股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使用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22例股骨多段骨折.结果 随访6~25个月.优16例,良3例,一般2例,较差1例.结论 重建交锁髓内钉治疗较为复杂的股骨多段骨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青龙汤结合基础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在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每日用小青龙汤1刺水煎服;而对照组仅采用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连续治疗2周,以用药前后血气分析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aCO2升高和PaCO2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小青龙汤结合基础治疗可达到提高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作用.
作者:谢加富;陈仕章;秦平祥;曹锐彬;朱少惠;李颂梅;陈美英;张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甲苯属于芳香族烃类化合物,主要用作油漆、涂料和胶水等的有机溶剂.若防护不当,污染皮肤或吸入呼吸道,容易引起中毒,对中枢神经、肝、肾等脏器损伤严重[1].急性甲苯中毒发病急骤,症状严重,如不积极治疗将危及生命.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甲苯中毒致呼吸衰竭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广大患者用药安全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作者:苏华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细菌性阴道炎(BV)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 120例细菌性阴道炎产妇,其中38例产妇行剖宫产手术,82例产妇经阴道分娩;对照组120例非细菌性阴道炎产妇,41例行剖宫产手术,79例经阴道分娩.分别统计剖宫产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以及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剖宫产产妇BV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为21.1%,非BV产妇组为4.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产褥感染率为4.9%,非BV产妇为2.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增加割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病率,而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慢肾衰竭患者左心室肥厚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随机挑选的1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1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者76例,发生率为47.8%.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室肥厚的发生与收缩压(P<0.01)、年龄(P<0.05)、脂蛋白(a)(P<0.05)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浓度(P<0.05)、血红蛋白(P<0.05)、红细胞压积(P<0.01)呈负相关.结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肥厚与收缩压、年龄、脂蛋白(a)、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因素相关.
作者:唐开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产儿科协作,相互密切配合,早期干预胎儿官内缺氧状态.对78例窒息新生儿以保暧,负压吸引鼻、口腔内分泌物以畅通气道后,及时进行口时口鼻人工呼吸,必要时改用气囊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辅以心外按压或兴奋呼吸中枢药物,自主呼吸恢复后以鼻导管给氧、并药物综合治疗.结果 复苏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少,远期愈后好.随访2~15年,生长发育并行智力筛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产时监护,产儿科协作,发生窒息后争取新生儿复苏时间,规范新生儿复苏操作方法,能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质量,是提高窒息新生儿复苏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李安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本例是一例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囊肿的病例,较为少见.通过各种检查明确诊断后,给予手术治疗切除子宫及其附件,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将诊疗经过及作者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振银;李映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0例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脑电图中未见异常者有7例(14.0%),边缘性脑电图4例(8.0%),异常脑电图39例(78.0%),脑电图无异常及轻度异常者痛程短,恢复良好.中、重度异常者痛程长,有后遗症发生可能.结论 脑电图对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判断及预后分析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燕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软组织损伤系指人体运动系统皮肤以下骨骼之外的肌肉、韧带、筋膜、肌腱、滑膜、脂肪、关节囊等组织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不同情况的损伤.人体软组织损伤是人类运动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软组织的损伤可因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作而导致出现颈肩背腰腿及四肢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的症候.近几十年来,发现许多病症的很大部分来源于软组织的肌肉、韧带、筋膜、脂肪、关节囊、神经、血管等直接致发,为害甚大.我队2007年发现因广泛性软组织挫伤致死1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高颖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221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解痉平喘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定喘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有效治疗率,临床可以采用.
作者:李须尧;谢东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第2 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4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病例,存活31例(77.5%),死亡9例(22.5%).结论 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承军;徐彬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心理压力也叫做心理应激,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和不利因素使人在心理上产生的困惑或威胁,表现为心身的紧张和不适[1].压力发生在我们调整或适应环境的任何时候,不愉快的事件如考试失败、失业、失恋等,这些能产生压力,同样,旅游、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得到提升等愉快事件也能产生压力.心理压力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作者:刘晓红;李黎;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沈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食管癌术后并发颈部吻合口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吻合口瘘、消除焦虑、加强瘘口换药、补充营养等有效医疗护理措施,患者瘘口均顺利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康复.
作者:雷继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