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传;冯凌;苟章洋;罗仁国;唐小平;段均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施行人工流产会给女性机体及生殖功能带来一定不良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月经、自然流产、内异症、不孕症、宫颈粘连、宫外孕、再次妊娠的并发症等[1].为了减少孕妇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合并症,本文对我站从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的人工流产750例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余倩倩;刘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良好控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螺内酯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6.9±5.8 ml/m2和收缩期末客积指数29.3±5.2 ml/m2与常规治疗组64.8±6.2ml/m2、35.7±6.5 ml/m2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尖辩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射血分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螺内酯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翟胜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PDW)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自动血凝仪测定51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与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平均血小板容积增大,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说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更易黏附聚集而活化,凝血活性明显增强.结论 血小板及其参数和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痛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响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危险在于冠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出现继发病理改变,使局部心肌血流量明显下降,导致心肌梗死、心性猝死.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或难治疗心力衰竭的发生率[1].近年来我院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银杏达莫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与传统治疗方法比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道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oprosp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以其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为广大医患所接受.我院1999~2007年共完成LC 1 329例.现回顾总结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并报告如下.
作者:靳林上;邱福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中的效果.方法 将行上肢短小手术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随机在掌背开放桡侧或尺侧静脉.瑞芬太尼组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中加入瑞芬太尼1μg/kg,对照组单纯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观察尺、桡侧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结果 桡侧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尺侧;瑞芬太尼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师对麻醉评价、下次麻醉选择,瑞芬太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在压脉带法IVRA中,瑞芬太尼能够延缓止血带疼痛的出现时间,加强麻醉效果.
作者:王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占恶性肿瘤的8%左右,占女性癌肿的首位,近年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妇女健康.行乳腺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所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治疗可使患者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方法 选取63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3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31例.两组控制血糖的方法相同,时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治疗组葛根素注射液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8 mg静脉点滴,1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主观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81.3%,对照组总有效率51.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葛根素加尼莫地平是治疗糖尿痛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兴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剖胸探查不能切除的原因,总结规律,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资料,重点分析胸部CT、三探头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断层显像(SPECT)检查结果,以及症状、病程等因素.结果 4年来我科剖胸探查率8.%%,其无法切除的原因分别为:肺门、纵隔重要结构受累,肺内、胸膜多发转移,因肺功能差或其他伴随症而无法耐受扩大切除.结论 术前CT、SPE以CT检查对于肺门、纵隔情况有重要参考价值;周围型肺癌伴刺激性咳嗽,应考虑到肺内多发转移的可能.
作者:李浩;王志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高血压伴心房颤动(Af)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临床诊断高血压病伴Af患者16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栓素B2的变化.结果 两组后hsCRP、IL-6及TXB2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有抗炎及降低血小板活化状态,减少血栓的形成作用,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疗效.
作者:袁志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分析仪对156例中老年冠心病人行24h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态心电图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异常ST-T改变检出率高.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是一种有效、无风险、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接受的检测方法,对中老年人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是临床常用止吐剂.由于其止吐作用强,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在临床小儿科中广泛应用.由于儿童药物代谢能力不足,当该药过量时,可引起锥体外系症状,导致甲氧氯普胺中毒.我院2007~2008年对门诊收治的26例甲氧氯普胺过量致锥体外系反应息儿用山莨菪碱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尿酸不再只是诊断痛风和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近几年对于高尿酸血症是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相关,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多数学者将高尿酸血症视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解血尿酸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007年5月22日至6月14日教工体检中45岁以上1 566名教职工血尿酸结果,旨在对HUA临床意义进行再探讨,以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HUA.
作者:张滢洁;田忠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红细胞内肌酸的酶测定方法,观察人红细胞内肌酸在血液贮存期间的变化量及其与无偿献血次数的关系.方法 分组测定不同无偿献血次数者及库存不同时间血液的红细胞内肌酸的含量.结果 血液库存期间,红细胞内肌酸的变化范围为:0%~72.5%(4℃库存0~42 d)、0%-51.8%(室温储存0~28 d).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红细胞内肌酸随血液库存时间延长红细胞衰老而降低,降低幅度与红细胞衰老程度呈正比,通过红细胞内肌酸降低的程度,可估计红细胞在库存期间的衰老变化程度;不同无偿献血次数的献血者红细胞内肌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科学合理献血对献血者红细胞无影响.
作者:陈保民;冀慧;代金平;张相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详细实用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规程,统一和规范实验室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方法 通过技术竞赛方式.充分反映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通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技术讲评的方式,讨论统一实验操作.结果 建立了操作性强、适合实验室操作条件的标准操作规程.结论 实验技术竞赛是建立适合本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保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细菌性阴道炎(BV)对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 120例细菌性阴道炎产妇,其中38例产妇行剖宫产手术,82例产妇经阴道分娩;对照组120例非细菌性阴道炎产妇,41例行剖宫产手术,79例经阴道分娩.分别统计剖宫产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以及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和对照组的产褥感染的发病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剖宫产产妇BV组产褥感染的发生率为21.1%,非BV产妇组为4.8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BV组产褥感染率为4.9%,非BV产妇为2.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1).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增加割宫产产妇产褥感染发病率,而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无明显影响.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221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解痉平喘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定喘汤.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9%,对照组总有效率8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定喘汤配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有效治疗率,临床可以采用.
作者:李须尧;谢东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但有较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损伤、充血、肿胀、裂伤,甚至可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机械压迫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奉新县人民医院于2005~2007年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ley管)取外形规则、平滑的食管异物可避免上述并发症.
作者:张祖玲;夏良勇;徐义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2例.观察凯西莱片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情况.预防组72例,未预防组70例,预防组在抗痨基础上加服凯西莱片.抗痨基础上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共有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凯西莱片,对照组口服齐墩果酸片.结果 与未预防组相比较,预防组谷丙转氨酶(ALT)>40 U/L发生率和ALT升高时间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方面,治疗组ALT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凯西莱片时预防和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特别降酶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