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靳林上;邱福轩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预防
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oprosp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以其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为广大医患所接受.我院1999~2007年共完成LC 1 329例.现回顾总结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并报告如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本院近8年发生的118例ICP病例分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4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围产儿死亡率,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ICP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国产儿死亡率的关键,也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肖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科见习教学的改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儿科的临床见习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模拟诊疗教学、对话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临床实际水平以及综合思维技能.

    作者:杭敏;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全麻苏醒期吸痰等刺激对苏醒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麻病人苏醒期给予吸痰等刺激是否会缩短苏醒时间、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静吸复合全麻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苏醒前有刺激组(Y组)30例,于全麻停药后病人苏醒前定时给予刺激;苏醒前无刺激组(W组)30例,全麻停药后病人苏醒前不给任何刺激.分别记录两组苏醒时间、苏醒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Y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W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麻病人苏醒期给予吸痰等过多刺激不仅不能缩短苏醒时间,还会增加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不宜提倡.

    作者:李宁;郭影靓;薛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酚妥拉明联合ACEI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是儿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病情变化迅速,短期内可危急生命,死亡率高.近年来我院儿科使用酚妥拉明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评价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周治疗,显效率达61.7%,有效率达96.7%,疗效显著,但存在粒细胞缺乏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明显有效,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精神症状,但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等并发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监控.

    作者:杨帮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目前,已公认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肾源的不足及活体亲属供肾的优点,使得亲属供肾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共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16例,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与思考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广大患者用药安全的一件大事,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作者:苏华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9例分析

    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并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穿孔所致的腹膜炎有时很难鉴别,术前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手术探查后才能诊断.我院1997~2007年共手术治疗女性化脓性输卵管炎9例,其中未婚6例,术前均误诊为穿孔性阑尾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王玉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剂辅助,观察两组疗效和预后.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下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长期规律使用必可酮联合喘乐宁喷荆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吴玲玲;刘海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225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温、部分静脉营养、体位疗法等综合治疗;干预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红霉素2~8 mg/(kg·d),缓慢静脉滴注.结果 干预组在达到全胃肠营养的时阎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能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

    作者:林祖华;焦鹏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已婚妇女1500例生殖健康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我中心辖区内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并分析.方法 采用问卷和疾病普查的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9月我计生服务中心辖区内150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生殖健康调查.结果 宫颈炎(23.27%)、阴道炎(14.47%)和附件炎(6.20%)是威胁已婚妇女健康前3位生殖疾病,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与乳腺疾病发病呈负相关.结论 针对性地开展妇科常见病的普查和健康教育,将对预防和控制其发生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巫春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方法

    目的 探讨目前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及方式方法.方法 和结果转变无偿献血传统工作模式,顺应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细化管理规则.结论 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是趋势,应该积极发展.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谈儿科的合理用药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无因护理不当并发症发生.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黎会红;陈爱文;彭群英;李海艳;谭青;彭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钠对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点滴唑来膦酸钠4 mg,每4周1次.结果 唑来膦酸钠治疗组对骨痛的总有效率为87.5%,布桂嗪对照组治疗骨痛的总效率仅为37.5%.唑来脾酸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钠能有效缓解多发性骨髓瘤骨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并能协同化疗促进缓解、降低患者的高血钙水平.

    作者:吴小建;赖雪花;宋秋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13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40μg放置阴道后穹窿,平卧0.5 h,每3 h放药1次,共3次.24 h总量不超过200μg.对照组用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从8滴/min,开始滴注,30 min无反应可根据宫缩调整滴数,多不超过40滴/min,24 h总量不超过5U.结果 观察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引产的总有效率8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引产总产程8.26±2.08 h,对照组12.16±2.12 h,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羊水污染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缩短产程,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郭芬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腹症并存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急腹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方法 对44例合并糖尿病急腹症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患者均为急诊手术,术后发生酮症酸中毒1例,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低血糖昏迷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保证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正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量输液泵控制麻醉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静脉微量泵麻醉、静吸复合麻醉和单纯静脉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条件的影响.方法 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麻醉组(Ⅰ组)、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和单纯静脉麻醉组(Ⅲ组),每组60例.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1~5 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Ⅰ组明显小于Ⅱ、Ⅲ组(P<0.05);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Ⅰ组早于Ⅱ、Ⅲ组(P<0.05),并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微量泵静脉控制麻醉在气管插管和麻醉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条件优,并发症少.

    作者:黄泽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瑞芬太尼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中的效应观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压脉带法静脉内局部麻醉(IVRA)中的效果.方法 将行上肢短小手术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n=20)和对照组(n=20).随机在掌背开放桡侧或尺侧静脉.瑞芬太尼组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中加入瑞芬太尼1μg/kg,对照组单纯用0.25%利多卡因局麻药.观察尺、桡侧麻醉起效时间,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结果 桡侧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尺侧;瑞芬太尼组止血带疼痛出现时间和术后创口疼痛出现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患者及外科医师对麻醉评价、下次麻醉选择,瑞芬太尼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 在压脉带法IVRA中,瑞芬太尼能够延缓止血带疼痛的出现时间,加强麻醉效果.

    作者:王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50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良好控制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等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腔径、室壁厚度、瓣膜功能等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螺内酯治疗组第12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螺内酯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56.9±5.8 ml/m2和收缩期末客积指数29.3±5.2 ml/m2与常规治疗组64.8±6.2ml/m2、35.7±6.5 ml/m2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二尖辩血流舒张早期流速(VE)与心房收缩期流速(VA)比值(VE/VA)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射血分数虽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螺内酯可阻抑左室重构,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翟胜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