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尿酸血症临床意义的再探讨

张滢洁;田忠社

关键词:血尿酸,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冠心病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尿酸不再只是诊断痛风和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近几年对于高尿酸血症是否与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相关,有多种不同的说法.多数学者将高尿酸血症视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解血尿酸与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007年5月22日至6月14日教工体检中45岁以上1 566名教职工血尿酸结果,旨在对HUA临床意义进行再探讨,以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HUA.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毒蕈中毒1例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穿孔128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0年来消化性溃疡穿孔行手术治疗128例的临床资料,并分两组进行分析.A组为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共78例,B组为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共50例.结果 A组术前确诊75例,误诊3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66例.单纯修补术1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4例.B组术前确诊49例,误诊1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单纯修补术47例.修补术后行内科正规治疗3个月后复查溃疡愈合率96.6%.结论 消化道水荆造影行上腹部CT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率,临床治疗以单纯修补术为主,术后抗溃疡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邓人健;张祖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护理

    目前,已公认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由于肾源的不足及活体亲属供肾的优点,使得亲属供肾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2001~2007年共实施活体亲属肾移植16例,通过对16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麻杏石甘汤治疗麻疹合并肺炎临床观察

    麻杏石甘汤为我国传统古方之一,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剂.因其组方精当,疗效显著,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麻杏石甘汤由灸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

    作者:王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跌倒是不能控制或故意地倒在地上或其他较低的水平面上,不包括被猛烈的打击、碰撞、意识丧失、自然因素如地震或癫痫发病等原因.老年人跌倒往往导致机体致伤、功能状态衰退、自信心下降、社会活动能力受限.甚至危及生命,故跌倒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现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作一总结.

    作者:苏承芬;肖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 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后第2 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4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病例,存活31例(77.5%),死亡9例(22.5%).结论 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承军;徐彬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医院制剂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制荆的发展方向.方法 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果 医院制剂要得到进一步发展,须从生产转型、品种调整、加强新制剂研发、建立区域性制剂中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结论 实现从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功能转变是医院制荆发展的方向.

    作者:何勇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泻患儿1436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以单克隆抗体即金标免疫层析法,对本院1 436份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轮状病毒是致轮状病毒肠炎的主要致病菌.结论 对病人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有利于疾病诊断,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应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具有引产指征而无禁忌证的13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米索前列醇40μg放置阴道后穹窿,平卧0.5 h,每3 h放药1次,共3次.24 h总量不超过200μg.对照组用缩宫素2.5U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从8滴/min,开始滴注,30 min无反应可根据宫缩调整滴数,多不超过40滴/min,24 h总量不超过5U.结果 观察组引产的总有效率为94.20%,对照组引产的总有效率81.16%,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引产总产程8.26±2.08 h,对照组12.16±2.12 h,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剖宫产、羊水污染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有效缩短产程,安全、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郭芬堂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在病理课程中的应用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沈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Foley管取食管异物的护理体会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但有较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损伤、充血、肿胀、裂伤,甚至可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机械压迫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奉新县人民医院于2005~2007年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ley管)取外形规则、平滑的食管异物可避免上述并发症.

    作者:张祖玲;夏良勇;徐义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中假阳性分析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综合应用了先进的流式细胞仪原理、电阻抗法及荧光染色技术,能够全自动定量检测非离心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还能给出红细胞、白细胞散射光分布直方图,并给出红细胞提示信息,更准确的鉴别血尿来源,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但我们发现结晶、酵母样菌、上皮细胞、黏液丝等均可导致UF-100出现测定错误[1].这时必须用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居瑞雪;郎晓东;常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儿科见习教学的改革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对儿科的临床见习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模拟诊疗教学、对话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临床实际水平以及综合思维技能.

    作者:杭敏;韩瑞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预后与血糖浓度关系分析

    目的 研究重度窒息新生儿的预后与血糖浓度的关系,为调节血糖浓度及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对9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后测定其血糖浓度,根据不同的血糖浓度将治疗前后的血糖分为低值组、正常组和高值组,分析各组的后遗症及死亡数,统计其差异性.结果 重度窒息新生儿在治疗前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上存在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低值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血糖与预后关系上总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低值组与正常组间、正常组与高值组间有显著差异;低值组与高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后低值组、正常组、高值组三组间的治愈人数比较:治疗前后低值组间及高值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间有显著差异而正常组间治愈人数与未治愈人数比较无差异.结论 新生儿重度窒息无论治疗前后低血糖都对预后有不良影响,而治疗前高血糖对新生儿重度窒息预后无影响,治疗后血糖仍高者对预后有不良影响;治疗前后的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有差异性.新生儿重度窒息治疗时应严格控制葡萄糖的输注,并随时监测血糖,以免血耱异常的发生特别是治疗后引起的高血糖.

    作者:陈国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目测微量毛细管中脂肪血浊度降低血液报废率

    目的 探讨使用街头无偿献血者目测脂肪血浊度方法,在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方面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方法.结果 通过对街头无偿献血者进行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的方法,脂肪血的报废率比单一靠通过咨询饮食期间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微量毛细管脂肪血浊度目测的方法是一种有效检测脂肪血的方法.

    作者:柴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辅导患者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重切口引流、呼吸、四肢活动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在颈围保护下颈部及四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 6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郭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原发性胃癌10例的病理临床回顾性的分析

    胃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居各类癌症死亡的首位[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的10例胃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对话式情景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工作能力.方法 理论教学采用整体护理病案为引导的对话式情景教学.结果 对话式情景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评价良好.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以整体护理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在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作者:邢国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晚期肝癌患者发生感染20例的临床护理

    感染是造成癌症病人发生并发症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肝癌病人的免疫系统通常受到压抑(immuno-suppressant)[1],晚期肝癌病人因接受具细胞毒性化学治疗或其他支持治疗,会导致病人的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使得原本受到抑制的免疫功能更差,因而发生感染的机会也增加,病情也会加重,患者常会感到更加沮丧、对治疗没信心、无助及对死亡的恐惧.为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现对我院2005~2006年发生感染20例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萍;蓝珍玲;岳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评价我院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期间6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采用氯氮平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周治疗,显效率达61.7%,有效率达96.7%,疗效显著,但存在粒细胞缺乏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明显有效,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精神症状,但可出现粒细胞缺乏等并发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监控.

    作者:杨帮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