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人健;张祖玲
目的 通过研究低温保存气管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状况,探讨气管的保存方法,保存后的组织形态学特点、功能及检测方法.方法 将人的气管(支气管)分成3组,其中1组在-85℃低温保存,3组都进行光镜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抗胰糜蛋白酶抗体、肌动蛋白抗体、上皮特异抗原抗体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体上及光镜下见保存后的气管形态、结构同保存前;保存前后的气管的平均长度分别是2.07 cm、2.0cm,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显示肌动蛋白抗体在3组中全是阳性,抗胰糜蛋白酶抗体和上皮特异抗原抗体染色结果分别是第1组19例(95%)、18例(90%),第2组17例(85%)、16例(80%),第3组7例(35%)、9例(45%).第1组和第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保存前后气管的长度、形态和功能无明显变化,说明可以低温保存气管并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保存后的气管的状况.
作者:刘景亮;刘凡英;杨宝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综合应用了先进的流式细胞仪原理、电阻抗法及荧光染色技术,能够全自动定量检测非离心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还能给出红细胞、白细胞散射光分布直方图,并给出红细胞提示信息,更准确的鉴别血尿来源,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但我们发现结晶、酵母样菌、上皮细胞、黏液丝等均可导致UF-100出现测定错误[1].这时必须用显微镜镜检确认.
作者:居瑞雪;郎晓东;常红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近年来志贺菌的菌型分布与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20株志贺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K-B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20株志贺菌中,福氏志贺菌62株占51.7%(包括福氏变异株7株,占总数的5.8%),宋内志贺菌58株占48.3%.志贺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且多为多重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其次为氟喹诺酮类.福氏志贺菌与宋内志贺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上海地区检出的志贺菌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为主,福氏志贺菌中以福氏2型居多(占67.7%),其次为福氏1型(占14.5%);志贺菌尤其是福氏志贺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施苗盛;陈文雨;沈嘉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肠漏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出现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出现吻合口漏,均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 防治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关键是保持胃肠减压管的引流通畅,注意负压吸引管的压力不要太大,要经常观察引流量的情况;另外纠正患者营养状态也可减少吻合口漏发生.
作者:黄唐剑;刘琦;李铂;郭会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Barton骨折脱位是指通过桡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的边缘骨折,且腕关节伴随楔形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产生脱位或半脱位分别称为掌侧或背侧Barton骨折脱位.Barton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如早期处理不当,将造成患腕功能的永久性障碍.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收治Barton骨折掌侧型12例,经随访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永中;侯忠诚;许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疗纠纷案件举证责任倒置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原始文件依据,在责任判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使其成为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对随机抽查护理文件405份,对病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冉小青;何俊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采用以病例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即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病理改变与正常形态相比较,能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作者:沈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痛)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采用胸腔置管引流治疗(治疗组)、胸腔穿刺治疗(对照组).分别评价两组治疗方法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胸液消失时间、安全性、可行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和胸水消失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少于时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置管治疗慢性肺心病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行,可在老年慢性肺心病中等量及以上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
作者:闫卫彬;卢立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对32例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并有可测量病灶、多程化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赛35 mg/m2静脉滴注,第1、8 d,环磷酰胺1.2 g/m2静脉滴注,第2~4 d,21 d为1周期,平均2~4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0例,有效率(CR+PR/总例数)25.0%(8/32),临床受益率(CR+PR+SD/总例数)68.8%,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1年生存率31.3%.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为90.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9.4%.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结果为多西他赛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钱文军;刘少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和细菌培养,并同时作血清补体C3、B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外周血补体C3、B因子水平明显低于肝硬化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补体C3、B因子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肝硬化腹水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作者:周杰;李德昌;丘可清;谢鸿恩;范红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肝肾综合征(HRS)是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终末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特征以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稀释性低血钠等为主要表现的肾功能衰竭综合征.它通常在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发生,肝硬化腹水无氮质血症的患者,一年内HRS发生率为18%,5年内为39%,终末期肝硬化HRS发生率高过40%~80%[1].
作者:李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钟爱,野生蘑菇因味美无污染而颇受青睐.但由于人们对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缺乏辨别能力,而频频出现中毒事件,其中危及生命者不在少数.重症中毒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1].我院于2007年4月至5月共收住毒草中毒患者12例,其中1例重度中毒并肺水肿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护理而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但有较多并发症,如上消化道损伤、充血、肿胀、裂伤,甚至可致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还可引起呼吸道机械压迫致呼吸困难、发绀,甚至窒息等.奉新县人民医院于2005~2007年采用一次性使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ley管)取外形规则、平滑的食管异物可避免上述并发症.
作者:张祖玲;夏良勇;徐义香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麻杏石甘汤为我国传统古方之一,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临床应用的有效方剂.因其组方精当,疗效显著,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麻杏石甘汤由灸麻黄、杏仁、石膏和甘草组成.
作者:王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处在生长和发育时期的各年龄段的儿童由于生理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也不尽相同,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作者:付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而反复住院,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加家庭成员的精神压力,加大家庭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秩序等.作者就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谌霞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乳腺癌的保留乳房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原发性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根治手术(BCS),选取同期5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行改良全切除根治术(MRM).两组术后随访期为0.5~1.0年.结果 BCS组42例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83.3%(35/42),优于MRM组的60.0%(30/50),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保留乳房根治术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可靠.
作者:单树国;佟冬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oprosp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现代高科技与传统外科技术结合的产物,以其创伤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为广大医患所接受.我院1999~2007年共完成LC 1 329例.现回顾总结L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并报告如下.
作者:靳林上;邱福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小儿麻醉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和异丙酚静脉诱导的临床特点.方法 择期手术的患儿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分别记录诱导至意识消失的时间,和诱导前、诱导时、插管后即时和插管后1 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2),及诱导时躁动、屏气、喉、支气管痉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惠儿意识消失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异丙酚组35.5±11.7 8;七氟烷组38.5±11.4 s.两组诱导和插管后血压与诱导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但心率变化两组相差较大.异丙酚组与诱导前相比心率显著增加(P<0.05);而七氟烷组心率较诱导前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发生躁动率46.7%显著高于异丙酚组的20.0%(P<0.05).两组均未见屏气、喉及支气管痉挛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两组在麻醉诱导的时间和有效性、安全性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异丙酚静脉诱导心率明显增快;七氟烷吸入诱导患儿躁动相对较多.
作者:陈健;周春晶;岳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骨髓转移称骨髓转移癌(MCBM).发生MCBM时,骨髓被癌细胞浸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血象及骨髓象的某些改变.临床上有些原发肿瘤的症状不典型或原发灶不明确,常以血液学的改变为首发表现,易引起误诊或漏诊.现统计分析了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1例MCBM患者的资料,认为MCBM的外周血有一定的特征,对帮助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响祥;朱思国;陈风;胡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