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抢救车在NICU火灾中的应用

张淑芬

关键词:火灾, NICU, 转运, 效率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抢救车在NICU发生火灾时,转运疏散患儿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患儿分成徒手转运组和新生儿抢救车转运组,分别举行了三次火灾转运演习,对两组转运患儿的时间、可靠性及转运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新生儿抢救车运转患儿所花的时间、可靠性及转运效率存在显著差异,新生儿抢救车运转组所花时间减少84%,可靠性提高33%,效率提高12倍.结论 使用新生儿抢救车在火灾中运转患儿更可靠、更安全、效率更高,是临床在火灾中转运患儿的有效工具,能在关键时刻起决定性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与肝细胞核因子-1a I27L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易感性与HNF-la I27L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192例妊娠期糖尿病,198例对照组,并对其HNF-la I27L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①HNF-la I27L基因型频率经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检验,符合遗传平衡法则,表明各基因频率满足遗传平衡(p>0.05),基因型频率分布具有群体代表性.②GDM和对照组孕妇的HNF-1a I27L Ⅱ,IL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6,48.9%和51.1,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NF-la I27L基因中L等位基因的频率在GDM组轻度升高(OR 1.37,95% CI 1.02 ~ 1.84).结论 HNF-1a I27L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GDM遗传易感性有关;HNF-1a I27L位点L等位基因可能与GDM的发生有关.

    作者:张颖;杨建波;陈汉青;王子莲;尹仲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社工介入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对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康复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5例住院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社工专业小组活动,时间1年,分别在活动前后应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社工专业小组活动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WeeFIM评价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活动前(p<0.001或p<0.01).结论 社工介入流浪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康复治疗,有效提高了患儿行为技能和适应性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叶秀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近三年来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 结合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临床用药情况,分析目前抗肿瘤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和趋势.方法 对近三年我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三年来肿瘤疾患就诊人数相比增长46.81%;近三年来用药频度(DDDs)前五位的中成药分别为康艾、参麦、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香菇多糖注射液.结论 肿瘤就诊患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临床治疗该类疾患中成药以注射剂为主.

    作者:简晓顺;陈健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斯的明联合医用术后贴对胃肠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 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胃肠道术后患者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A组)20例患者在腹部术后6小时给予足三里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对照组60例患者分为三组,B组:20例胃肠道术后患者按腹部术后常规护理,早期床上锻炼及下床活动;C组: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给予足三里穴外贴医用术后贴;D组:20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6小时开始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针.观察四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结果 实验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3组对照组(p<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足三里穴位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联合外贴医用术后贴能更快促进肠功能恢复,明显缩短排气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琴;刘国红;周丽华;谢爱贞;刘翠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实习生及新上岗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

    目的 通过调查本院实习生及新上岗医务人员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440名在本院实习医学生及新上岗医务人员进行现场问卷.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而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总知晓率不到70%;在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结论 加强实习医学生及新上岗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教育十分重要,特别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有待改善.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局部氧疗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尿布性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单用药物32例(对照组1)、药物联合空气吹臀32例(对照组2)、药物联合氧气吹臀56例(观察组).三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方相同,对照组1根据红臀程度局部涂金霉素软膏;对照组2局部吹空气联合用药每天3次,每次10~15 min;而观察组则局部吹氧联合用药,每次10~15min、3次/天;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常规治疗前加用局部氧疗,疗效显著,而且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实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海燕;潘遂壮;徐志威;欧琳华;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冷藏血液转置室温后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 了解冷藏血液离开贮血冰箱后置于室温(22~24℃)条件下,血液内部温度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血液贮存模拟血袋以及谷丙转氨酶(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后,取出置于室温环境下,将测温探头置于模拟血袋中或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200mL规格的血液置室温中升温速度及到达10℃时间均比400ml规格血液升温快及到达10℃的时间短,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了确保血液质量,200 ml规格与400ml规格血液转置室温状态后不应超过30 min和50 min.

    作者:陈宇;陈兴智;谭庆芬;黄江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产儿贫血三种防治方法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早产儿贫血三种防治方法的疗效-成本,探寻防治早产儿贫血的合理方案.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A、B、C组,分别于出生后第7天分别予以蛋白琥珀酸铁2 mg/kg,po,bi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 250 IU/kg,iH,qod,3次/周及蛋白琥珀酸铁+rHu-EPO,用法与用量同上.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第4天予以维生素E 25 mg/d、维生素C 0.1 mg/d,po,qd.比较三组早产儿治疗前后体质量(g)、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输血情况,并进行直接相关成本分析.结果 三组患儿体质量(g)增长以C组快(p<0.05);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有所下降,下降幅度A>B(p <0.05),B>C(p<0.05);在观察过程中A组15例次(75.0%)、B组5例次(25.0%)、C组2例次(10.0%)需要输血,直接相关成本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B两组(p<0.05).结论 蛋白琥珀酸铁+ 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安全有效,可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实际上并不增加治疗成本,为早产儿贫血防治的理想方案.

    作者:黄利华;罗江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区域预约挂号服务平台与我院预约挂号的对接

    预约挂号旨在缩短看病流程,节约患者看病时间,目前佛山市多家公立医院针对门诊挂号都积极开通了预约服务,并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推动下,进一步构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预约服务系统,对全市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市民“看病难”等问题.

    作者:江志村;黄少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调查和分析乡镇卫生院护士面对的压力,并提出对策.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表和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我区大、中、小3个乡镇卫生院2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乡镇卫生院护士压力的大小与护士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之间无相关性,但与卫生院工作的年限呈高相关性.同时还发现担心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是大的压力源.结论 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完善乡镇卫生院护理机制,高度重视卫生院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卫生院护士护理质量.

    作者:吴广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例中央分流手术治疗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中央分流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对20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中央分流手术.术前积极预防缺氧发作,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后监测各种生命体征变化,维持血压平衡,加强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引流量、尿量以及切口渗出情况,改善微循环,防止出现并发症.结果 20例患儿均接受中央分流手术,术中死亡1例,诊断为单心室伴肺动脉狭窄,其余患儿痊愈出院.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2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2例.存活者血氧饱和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提高,缺氧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施行中央分流手术的患儿,术后尤其要加强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积极防治并发症,这样有助于提高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存率.

    作者:陈春梅;周丽华;陈少娟;高姣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新加坡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理念及实践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加坡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构成、实施紧急医学救援的部门及其任务、应急医疗救护网络以及紧急医学救援的教育和培训.

    作者:叶泽兵;蒋晓红;田军章;李观明;江桂华;孙鸿涛;曹东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救治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护理

    目的 探讨救治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内科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联用血液灌流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12例治愈出院,1例反复室颤发作,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和正确掌握乌头碱类植物的毒性机理,积极配合医生尽早采取催吐洗胃,熟练掌握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硫酸镁等药物在救治中的正确使用,必要时经静脉紧急临时起搏、及时应用血液灌流等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巫爱桃;梁小敏;黄莹;潘静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肾病综合征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自我调养、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内容予以指导,观察两组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复发情况.结果 1年后对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解决了肾病综合征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及减低了复发率,拉近了患者与护士、医院的距离,使医院的服务更具温情及人性化,从而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丁亚芬;黄泳泳;陈飞艳;李春玲;冯飞;崔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鼻腔阻力和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对鼻腔阻力以及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本院耳鼻喉科鼻甲粘膜肥厚型慢性鼻炎患者,筛查只需处理下鼻甲的所有鼻阻塞病例并经得患者同意后纳入研究的病例一共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方案,对照组患者进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w、1个月、3个月、半年鼻腔阻力及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1 w鼻腔阻力均下降,研究组下降比较明显,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在术后1 w阻力下降到正常人鼻腔阻力范围,对照组在术后1个月阻力结果正常人鼻腔阻力范围.两组患者术后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在术后均有延长,但是研究组时间恢复快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术后1个月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恢复到正常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下鼻甲骨黏骨膜下部分切除术能降低患者鼻腔阻力和影响鼻腔黏液纤毛传输时间不明显,疗效较好.

    作者:刘少强;杨小雄;李俚;江腾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硬管耳内窥镜在中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在中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用直径2.7 mm、4.0 mm的0°、30°、70°不同角度的硬管耳内镜,在视频下对鼓膜、中耳进行检查及微创手术治疗.结果 75例中耳疾病患者80耳,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2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12耳,分泌性中耳炎32耳及外伤性鼓膜穿14耳.分别在耳内窥镜行中耳鼓膜颞肌筋膜修补或腹壁脂肪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中耳置管术等.结论 耳内窥镜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可提供不同角度视野、创伤小、费用便宜等特点,有利于中耳疾病的手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同时也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黄英凯;蔡去病;郑玉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骨髓炎术后引流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及临床检测应用

    目的 采用离子色谱法法测定引流液中妥布霉素的含量,应用于骨髓炎患者术后的局部浓度监测.方法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创伤性骨髓炎术后引流液中的妥布霉素含量.通过对4例给予妥布霉素病例的检测,分析妥布霉素与药物局部浓度的关系.结果 创伤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组织瓣移植并植入载40mg妥布霉素硫酸钙,在11天内能够使局部药物浓度超过有效抑菌浓度,而全身血药浓度处于安全范围.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能够用于药物局部浓度监测,为创伤性骨髓炎妥布霉素给药剂量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吴人杰;董宇;沈立锋;倪竹南;张春;寿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水胶体敷料联合波浪床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联合波浪床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 把62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按科室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试验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联合波浪床治疗压疮,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加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结果 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水胶体敷料联合波浪床治疗压疮,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玲;陆文妍;吴锡芬;吴章玲;林妙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CT对G-菌感染所致的肺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G-菌所致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G-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及同期23例非感染重症患者的入科时外周血PCT、CRP、WBC水平,通过描绘ROC曲线来判断三者对G-菌所致肺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炎患者与非感染患者CRP、W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检验ROC曲线提示WBC、CRP、PCT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8 (95% CI 0.410 ~0.685),p=0.502;0.616(95% CI0.488~0.743),p=0.103;0.789(95% CI 0.666~0.912),p=0.000],当血PCT值为0.518 ng/ml时Youden指数高;感染性休克检验ROC曲线提示WBC、CRP、PCT均对感染性休克无诊断价值(均p>0.05).结论 外周血PCT对G-菌所致肺炎的诊断价值较WBC、CRP高,故PCT可作为临床G-菌所致肺炎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赖添顺;张亚娟;肖百芳;林哲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GDP、人口视角的广东省MRI区域配置分析

    目的 调查广东省医院MRI的配置现状,分析其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区域常住人口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调整/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向广东省一级以上的医疗单位寄发问卷调查表,要求调查对象根据本院的情况如实填写并在规定时间内寄回.通过查阅、收集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单位的年度报表,收集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对于二者间的差异,直接电话咨询医疗单位并决定取舍.资料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9月15日.使用SPSS 13.0对国民生产总值和MRI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截止到2012年9月15日,广东省21地/市共配置MRI150台,其中广州配置40台,占全省总数的26.67%;深圳、东莞、佛山配置均超过15台,而其余各地/市均不超过10台.MRI台数与GDP间的Perason相关系数为0.915;MRI配置数量与地/市常住人口间Perason相关系数为0.810.结论 广东省医院MRI配置呈严重的偏态分布,其配置与GDP、区域常住人口间存在高度正向相关,但GDP对其影响高于区域常住人口对其的影响.有必要对广东省医院MRI的配置重新规划并行政干预调节,以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作者:向贤宏;谭国胜;曹飞;梁焯华;谭灏;黄伟旭;谭光享;杨建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