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琴;刘国红;周丽华;谢爱贞;刘翠微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对糖耐量低减(IGT)转化为糖尿病(DM)的影响.方法 筛选BMI> 24社区居民148名,随机双盲分成四大组:A组是中药+社区行为干预(37例),B组是西药+社区行为干预(37例),C组是中药+西药+社区行为干预(37例),D组是单纯社区行为干预(37例),进行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每三个月进行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和OGTT后2h血浆血糖(2hPG)检测,随访12个月.结果 经药物结合行为干预或单纯行为干预后,A组、B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下降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C组具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单纯行为干预的D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中西医结合社区行为干预能有效干预BMI> 24人群IGT转化为DM.
作者:黄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不同炎症活动程度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146列患者分为治疗组77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77例在予干扰素治疗前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炎症分级和Knodell积分,对照组在予干扰素治疗前未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疗程结束时比较治疗组中不同炎症分级的完全应答率,同时比较两组的完全应答率、HBeAg/HBeAb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58.44%和44.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63,p=0.103).治疗组中随着肝组织炎症分级进展,干扰素治疗的完全应答率明显上升,G1、G2、G3、G4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13.3%、47.4%、76.9%、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184,p =0.000).治疗组中的G3、G4的完全应答率HBeAg/HBeAb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分级与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炎症程度越高疗效越显著.
作者:叶志典;陈勇毅;罗贤鑫;莫思柏;阮运河;洪永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预约挂号旨在缩短看病流程,节约患者看病时间,目前佛山市多家公立医院针对门诊挂号都积极开通了预约服务,并在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推动下,进一步构建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预约服务系统,对全市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缓解市民“看病难”等问题.
作者:江志村;黄少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模式日趋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医院的社会责任与职能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医疗单位尤其是公立医院,其职能不仅仅停留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水平之上,更多的还在向为人民群众提供科普宣教、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方向延伸.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已经愈加受到重视.通过医务人员专业的健康教育与科普工作,对患者的治疗、康复起到了关键性指导作用,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预防保健常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因此,当下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式、对象、意义的探讨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作者:孙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救治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13例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在接受内科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联用血液灌流治疗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患者12例治愈出院,1例反复室颤发作,救治无效死亡.结论 加强健康宣教和正确掌握乌头碱类植物的毒性机理,积极配合医生尽早采取催吐洗胃,熟练掌握阿托品、利多卡因、胺碘酮、硫酸镁等药物在救治中的正确使用,必要时经静脉紧急临时起搏、及时应用血液灌流等综合性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巫爱桃;梁小敏;黄莹;潘静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G-菌所致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G-菌感染所致肺炎患者及同期23例非感染重症患者的入科时外周血PCT、CRP、WBC水平,通过描绘ROC曲线来判断三者对G-菌所致肺炎、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炎患者与非感染患者CRP、W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检验ROC曲线提示WBC、CRP、PCT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8 (95% CI 0.410 ~0.685),p=0.502;0.616(95% CI0.488~0.743),p=0.103;0.789(95% CI 0.666~0.912),p=0.000],当血PCT值为0.518 ng/ml时Youden指数高;感染性休克检验ROC曲线提示WBC、CRP、PCT均对感染性休克无诊断价值(均p>0.05).结论 外周血PCT对G-菌所致肺炎的诊断价值较WBC、CRP高,故PCT可作为临床G-菌所致肺炎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赖添顺;张亚娟;肖百芳;林哲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 ~ 14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妊娠10~14周孕妇2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第1天晚上服用米非司酮75 mg,12 h后再服用米非司酮75 mg,间隔2h后阴道塞米索前列醇600 μg;对照组按以往常规方法早上服用米非司酮50mg,晚上服用25 mg,连续2天,第3天早上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结果 观察组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用药方法可缩短给药时间,缩短宫缩发动时间,提高流产率,是值得推广的药物流产方法.
作者:谭秋慧;古昕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医院文化建设是当今医院管理的一大战略,楼宇文化属于医院文化的范畴.笔者将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楼宇文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其意义、特点、形式原则及具体效果和作用来进行阐述分析.强调医院楼宇文化建设,是医院物质文化的一大体现,是“隐性”却直观的医院文化表现形式.医院优秀的楼宇文化,同时也是将医院物质文化转变成精神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作者:刘雁冰;倪洪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文件存储和共享在日常工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院运用IP-SAN技术和ISCSI协议,基于Web技术开发了文件存储系统,为我院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存储管理带来了方便,促进了我院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陈华;颜信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对妇科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 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术后进行输液抗炎,指导咳嗽、排痰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止咳化痰膏)贴敷穴位(膻中、天突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干疼痛、咳嗽、咳痰等呼吸道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咽干疼痛、咳嗽、咳痰等呼吸道反应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可有效缓解妇科全麻术后患者呼吸道反应症状.
作者:陈宝红;杨水兰;胡婷;郑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阐述了医院网络舆情的特点,从提高应对能力、注重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医院网络舆情控制提出了构想.
作者:陶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软通道置管抽吸并尿激酶治疗脑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采用方体定向原理、钻颅穿刺、双软通道抽吸血肿、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头颅CT复查,血肿体积平均减少91.2%,平均住院时间12 d,近期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5个标准:优15例,良19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6,死亡5例,死亡率8.9%;对存活51例随访2~6个月,死亡3例(其中1例为术前GCS评分5分以下),远期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评估:ADL I 10例(20.8%),ADLⅡ21例(43.8%),ADLⅢ8例(16.7%),ADLⅣ6例(12.5%),ADLV 3例(6.3%),ADLⅢ以上10例(18.7%).结论 双软通道置管抽吸并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的手术模式,适宜基层医院推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
作者:何黎明;刘保国;肖罡;龙潮新;官春城;冯金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围绝经妇女医疗保健治疗行为.方法 采用统一的问卷在围绝经期妇女中抽取600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600份问卷中,绝经424例,占70.67%;未绝经的176例,占29.33%;自觉健康情况非常好或很好的围绝经期妇女80例,仅占13.33%;不同年龄、区域、绝经与否和文化程度的围绝经期妇女以往出现更年期不适症状寻求治疗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围绝经期妇女缺乏更年期保健的知识和意识,急需加强有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监测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进一步使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庞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联合金霉素软膏治疗新生儿尿布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尿布性皮炎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单用药物32例(对照组1)、药物联合空气吹臀32例(对照组2)、药物联合氧气吹臀56例(观察组).三组患儿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方相同,对照组1根据红臀程度局部涂金霉素软膏;对照组2局部吹空气联合用药每天3次,每次10~15 min;而观察组则局部吹氧联合用药,每次10~15min、3次/天;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p<0.05),对照组2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对新生儿尿布性皮炎常规治疗前加用局部氧疗,疗效显著,而且方法简便、安全、经济实用,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海燕;潘遂壮;徐志威;欧琳华;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出院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肾病综合征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解决患者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自我调养、预防感染、饮食指导等内容予以指导,观察两组病人的遵医行为及复发情况.结果 1年后对两组病人遵医行为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电话回访式护理干预解决了肾病综合征患者出院后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康复及减低了复发率,拉近了患者与护士、医院的距离,使医院的服务更具温情及人性化,从而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丁亚芬;黄泳泳;陈飞艳;李春玲;冯飞;崔晓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含碘手术薄膜在髋关节置换术中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发生率.方法 将120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按进入手术室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单盲编号,男性组1~60号,女性组1~60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手术部位采用含碘手术薄膜;对照组手术部位采用普通不含碘手术薄膜,分别在消毒后及手术结束缝合皮肤前取样做细菌培养,观察两组细菌培养及切口愈合时间、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切口在(13.5±1.6)天愈合,甲级愈合100%,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对照组手术切口(15.8±2.1)天愈合(p<0.05),甲级愈合85%,细菌培养阳性率4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含碘手术薄膜在髋关节手术中能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卓;黄海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种资源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稳定而忠诚的人力资源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医院已进入市场化阶段,各级医院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实质为“人才竞争”.医院要争做“品牌医院”,人才储备和专业梯队建设的是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然而,以往的员工流失,大都是高级技术专家或者是极具潜力的人才的争夺,而今,随着医院用人制度的改革与人们职业观念的改变,新员工流失已日渐严重成为目前关注的问题.确保医务人员工作稳定性,及时掌握医务人员离职意愿状况,有效应对医务人员离职,降低新员工的离职率,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作者:赵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配合足三里穴注治疗肺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单纯运用茶碱缓释片、羧甲司坦片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辨证采用六君子汤配合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注.结果 ①治疗后两组总疗效经Ridit检查,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两组FEV1/FVC(%)、FEV1(%)、中医证候积分及体重指数比较,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BMI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余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六君子汤配合足三里穴注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疗效明显.
作者:林向荣;叶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社区护士的家庭访视情景剧模拟测评结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家庭访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卷、非命题的形式创作家庭访视情景剧剧本,作为测评综合能力的方法,对参加测评的118名社区护士创作的情景剧剧本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评委的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成绩总体呈正态分布,为60.5 ~88.5,平均(73.35±5.70)分;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家庭访视次数、不同相关培训次数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本科学历、中级职称、家庭访视及相关培训次数多的护士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类别护士;扣分问题依次是:综合评估、健康教育指导、忽略访视对象的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语言沟通等.结论 家庭访视情景剧模拟测评是评价家庭访视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提高家庭访视质量,有效提升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是基础,完善配套制度是保障.
作者:梁赤波;彭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收集本院感染(院内及社区感染)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数据,与其他同级医院进行横向比较,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本院下一步医院感染质量改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查阅病历、床旁调查、与主管医生电话沟通的方式,调查2012年12月27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病例,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的现患率情况.结果 调查病例452例,发生医院感染12例,12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5%,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2.65%.医院感染现患率高的科室为综合ICU,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3.33%.社区感染病例数为101例,社区感染率为22.35%.发现医院感染漏报1例,医院感染漏报率8.33%.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30%,一联、二联、三联或以上抗菌药物使用人数占使用抗菌药物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6.71%、22.60%、0.68%.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40.41%,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9.59%.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病原送检率为:63.22%,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病例送检标本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14.55%,多重耐药菌的检出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4例,大肠埃希菌3例).结论 本院医院感染现患率与国内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接近,但本次现患率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纳入2013年医院感染风险评估,供院感委员会委员评分后确定2013年的优先级.
作者:卫俊;曹洪志;黄娟;潘穗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