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祁海亮;马玲玲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 损伤控制骨科, 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死亡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骨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研究

    目的 就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近期所收治的128例预防接种儿童为本次研究主体,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为64例.对对照组儿童和观察组儿童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儿进行疫苗接种前,需全面调查患儿的病史及身体情况,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接种后护理的各个环节.

    作者:张洪霞;王延苹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改良膝胸卧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体会

    目的:探究改良膝胸卧位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膝胸卧位,观察组给予改良式膝卧胸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NR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给予改良膝胸卧位治疗后,有明显疗效.

    作者:辛晓东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西格列汀与格列齐特缓释片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药学分析

    目的:研究西格列汀与格列齐特缓释片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西格列汀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血糖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西格列汀联用甘精胰岛素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梁莹;徐海涛;刘燕娜;吴晓琼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究肿瘤患者化疗临床当中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利用PICC置管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分析出现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方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实现问卷调查.结果: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8.00%,并发症出现率为15.0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结论:肿瘤患者化疗当中应用PICC,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春春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特征与围手术期护理

    由于经济水平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形象以及外观气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眼部整形美容的需要.然而伴随眼部整容手术的实施,多数整形者出现不同的心理特征,此次研究从多方面分析眼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同时探究围术期护理内容,为眼部整形美容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唐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社区康复护理应用于高血压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经常出现高血压疾病.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群体主要为老年人.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的数量急剧的增加,致使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直线的上升.并且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原因,其的免疫力低下,由高血压所导致的并发症诸多,即心肌梗死、冠心病以及脑卒中等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取得了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从而有效的治疗患者高血压疾病,加强患者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佐琴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中药熏洗坐浴应用于肛瘘术后护理中对疼痛的改善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在肛瘘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疼痛消失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在肛瘘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陆彩蓉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晚期肺癌疼痛护理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各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晚期肺癌患者,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雍霞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96例我院住院部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疗程两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mALB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闻杰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用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高龄产妇剖宫产术采取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10日至2018年7月28日60例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剖宫产术,采取动态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低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7.5mg),观察组予以常规剂量罗哌卡因腰硬麻醉(10mg).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及升压药、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用药10min、手术结束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差异较大,P<0.05,两组用药前、用药20min数据无对比价值,P<0.05;观察组升压药、追加镇痛药使用概率分别卧位6.67%、0,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中,10mg罗哌卡因腰硬麻醉应用效果更佳,可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作者:白云;吴建尔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安宁疗护在艾滋病临终患者中的护理实践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在艾滋病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临终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7月~2017年6月死亡的8例患者,其中艾滋病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4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2例,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1例,年龄在21~48岁之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四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晚期出现不同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落实好基础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让家属参与病人的后一段时光,疾病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全方位的给病人提供优质的安宁、关怀.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发现,为临终患者做好安宁关怀,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后的生命质量,患者能够安详的走过人生的后阶段.结论:安宁疗护实践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为病人提供系统的安宁关怀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可以大大提供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严曙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6例产科患者,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和实验组(53例,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产科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以及护理差错(皮下淤血、针头脱落、血液外溢、流速过快)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科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差错(皮下淤血、针头脱落、血液外溢、流速过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科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的加强在产科护理中能够显著降低 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胡林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以医院文化为重点,引领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改革仍在继续,医院稳定、和谐的发展已然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在医院的改革同时,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医院文化作为重点,融入医务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医德医风建设工作,能为医院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

    作者:陈彦茜;贺鹏程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从在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内入院接受诊治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8名,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同治疗方式后,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结果:治疗方法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好,家长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结论:在目前的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中,常见的是药物保守治疗.个性化护理较之常规护理服务的护理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秋芬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检查及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心电图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对象是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样本选择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依据随机法将样本平均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将常规心电图检查用于参照组,将动态心电图检查用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参照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统计学检验计算意义存在.结论:将动态心电图检查用于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可提升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值得应用.

    作者:赵锦秀;苟生玲;陈晓英;赵顺英;程启芳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血液透析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陶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20例行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先综合评估内镜护理风险,然后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模式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君霞;米家凤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早期神经康复对卒中后抑郁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5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n=50)、早期康复组(n=50)、晚期康复组(n=50),统计并对比各组HAMD评分、ADL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早期康复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晚期康复组的50.0%及常规组的30.0%(P<0.05).治疗前三组HAMD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康复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晚期康复组、常规组(P<0.05).治疗后早期康复组ADL评分显著高于晚期康复组、常规组(P<0.05).结论:早期神经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提升其生活能力,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赖玉婷;伏兰;杜媛媛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干预临床观察.方法:从我院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进行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85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即42例与43例,对照组主要是要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EV1和FEV1/FVC值较护理前明显提升(P<0.05),观察组FEV1和FEV1/FV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ICU 呼吸机通气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减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刘珍秀 刊期: 2018年第49期

  • 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分析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为80例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肺小结节的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的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结果与术后证实的结果吻合率比对照组患者高了17.5%,并且观察组的术前检查的误诊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常规CT检查的操作时间比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时间久,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远远优于对照组的检查时的图像质量,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肺小结节的诊断效果可观,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王宁 刊期: 2018年第4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