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轩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诱导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择期开胸肺部手术惠者,按诱导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0.05 mr/ks,Ⅱ组0.1 ms/ks.诱导使用芬太尼2 us/ks,异丙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0 ms/ks.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a)、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1 min(T3)、5 min(T4)、10 min(T5)记录HR、SBP、DBP和MAP.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SBP、DBP均下降(P<0.05),而Ⅱ组下降更明显(P<0.01).T2、T3时Ⅰ组SBP明显增高(P<0.01),DBP增高,HR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Ⅱ组SBP、DBP增高,HR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0.1 ms/ks联合异丙酚、芬太尼能较好地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代冬梅;詹锦六;伍静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单纯蓝光和蓝光加思密迭降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微量血胆红素水平的效果,并评价胎粪排净时间对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101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分成单纯蓝光治疗组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将胎粪排净时间纳入考察指标,检测不同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至出院每天的微量血胆红素浓度.结果 单纯蓝光治疗和蓝光加思密达治疗都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治愈率高峰在治疗后第4天,第5天微量血胆红素降致正常率达99%.但单纯蓝光治疗组与蓝光加思密达治疗组降低胆红素的程度和时间无明显差别,胎粪排净时间对两种治疗方法 无明显影响.结论 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用蓝光全程治疗时无需加思密达,在胎粪排净时间为2~4天内对蓝光治疗没有影响.
作者:刘兰梅;洪虹;李立新;叶丽霞;黄健斌;李志涛;梁颖娜;蹇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与护理经验.方法 对4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进行评估,术后进行早期的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结果 达到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早期康复.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止DVT形成,手术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侧卧手术体住手术治疗的护理价值.方法 对138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仰卧和侧卧手术体位手术治疗进行了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风险的程度.结果 采取侧卧手术体住手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损伤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采取仰卧手术体位(p<0.05),且术后并发症并没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 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侧卧手术体位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护理风险相对降低.
作者:李妹清;李紫红;温振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内部会计控制是规范单位管理行为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提几点建议.
作者:黄卫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是后续医学人才储备的核心,是各层次临床医学教育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五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特点和现状,针对目前临床教学资源短缺、课程设置老化、理论与实践脱节、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等现状做出分析,提出构建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多元优化培养模式,对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具备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具有明显成效和重大现实意义.
作者:李晓丹;徐如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患者随机为对照直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FEV1为(1.53±0.38)L,FVC为(3.01±0.53)L,与治疗前[FEV1(1.21±0.47)L,FVC(2.36±0.52)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FEV1和FVC虽有改关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虽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但通过调节输液速度后,症状均能自行消失.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宇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医院财务报表是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归集、加工、汇总缟制而成的一个完整的报告体系.但是医院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毕竟是历史性静态信息,为了使它能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作用,还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 对报表的数据进一步加工、分析、比较和评价,以便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刎系,对医院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等作出恰当的评价和判断,因此,财务报表的分析是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和血清中腺苷脱氨醇(ADA)的检测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0例结核性脑膜炎组及25例非结核性脑膜炎组的脑脊液和血清中ADA的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中ADA平均水平(12.08±9.12)U/L,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2.12±1.05)U/L,有显著差异(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血清ADA平均水平(15.45±6.21)U/L,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脑膜炎组(10.22±8.36)U/L,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核性脑膜炎组脑脊液ADA测定以大于8 u/L作为阳性界限值,敏感性仅为57.8%,特异性为96%.若以大于6 u/L作为阳性界限值,敏感性为81.25%,特异性为92%.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中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邹永红;陈志成;方毅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粤北石灰岩地区尿路结石的成份状况,为临床宏观防治提供帮助.方法 对601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尿路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43:1,20~50岁为高发年龄,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3.97∶1.结石中草酸钙检出率80%,尿酸盐22%,磷酸钙27.3%,磷酸镁铵结石多见于感染性结石病例.结论 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凡宇;梁宇海;陈容;潘杰;谢文锋;邓子良;吴俊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6例均治愈,未及手术死亡5例.118例手术患者术中死亡2例,另1例死于重型脑外伤合并后腹膜血肿,肾蒂撕裂伤,1例死于脾蒂撕裂腹腔大出血,失血量迭4 500 ml术后9 d死亡1例.治114例,1例二期手术后治愈.结论 维持生命体征,快速综合评估伤情,及时急诊手术是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作者:黄建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健脾活血软肝汤在防治早期肝纤维化的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以四氯化碳造模法诱导的早期肝纤维化大鼠为试验对象,以健脾活血软肝汤高剂量组、健脾活血软肝汤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作为阳性对照.模型对照组作为阴性对照.以大鼠血清ALT、AST、ALB、GLB、A/G、HA、LN、PCⅢ、Ⅳ-C、肝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和VG特殊染色作为主要观察内容.结果 健脾活血软肝汤高剂量组、秋水仙碱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LT、AST、ALB、HA、LN、PCⅢ、Ⅳ-G、体密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脾活血软肝汤高剂量组与秋水仙碱组比较ALB、HA、LN、PCⅢ、Ⅳ-C、体密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健脾活血软肝汤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ALT、AST、ALB、HA、LN、PC Ⅲ、Ⅳ-C、体密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健脾活血软肝汤比抗肝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效果更好,而且高剂量优于低剂量,可以抑制胶原合成,防治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肝细胞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白蛋白合成,抑制细胞外间质的合成等有关.
作者:张世昌;冯崇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和宫颈微波术对慢性宫颈炎疗效,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宫颈LEEP术和宫颈微波术对16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 进行比较.结果 宫颈LEEP术治愈率96.2%(74/78),宫颈微波术治愈率84.4%(76/90).两种方法 治愈率比较,p<0.05.而且LEEP不影响病理诊断,对宫颈病变能起到诊断与治疗的双重功效.两组患者于术后1~2周阴道开始出血,持续3~16天.大多数患者术后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4~18天.两组比较.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 疗效有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高晓波;林慧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发生原因、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花都区花山医院近5年住院分娩发生的167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28%.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是目前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产后2小时内是产后出血的高发期;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其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产后2小时内的观察处理及提高剖宫产操作技巧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是预防和纠正宫缩乏力.
作者:陈建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治疗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观察组口服戊酸雌二醇0.5~1.0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利维爱1.25 mg,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前后检查盆腔情况、肝肾功能、体内血清FSH(卵泡刺激素)、血清E2(雌二醇)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盆腔痛、性交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症状和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Kupperman评分(K评分)每月1次.结果 两组用药后围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表现,血浆E2水平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小剂量戊酸雌二醇和利雏爱用于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后患者,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图绝经期症状.
作者:谭玉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脾破裂损伤惠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以降低其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肝脾破裂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其实施适当的护理干预及临床观察和判断.结果 病人的救治从四方面注意:病情观察,急救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本组42例患者中治愈34例,占81%,死亡4例,占9.5%,好转3例,占7.1%,未愈转院1例,占2.4%.结论 从护理环节提出严密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肝脾破裂损伤患者是切实可行的方式.
作者:唐志清;李凤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针对目前大型医院网络建设现状,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其他保障工作等多方面对建立健全医院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真真;曹芸静;孙尚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从医院战略管理的角度,率先提出医院法律保障体系(LPS)的概念、内容、实施原则、实施方法 及实施特点,强调该体系是医院管理的基础工程、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
作者:苏文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同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的疗效.方法 26例SAP患者在接受传统治疗的同时行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生化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等变化.结果 经过CVVH治疗后患者呼吸窘迫、心动过速、腹痛、腹胀等症状明显缓解;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P<0.01),血清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淀粉酶(AMS)和碱性磷酸酶(APS)水平改善(P<0.05或P<0.01);低氧血症纠正(PH值,P<0.01,HCO-3,P<0.05);26例患者中22例痊愈出院,存活率为84.6%.结论 常规治疗SAP同时早期进行CVVH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作者:钟弿;田继先;宋来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机械性眼外伤院前急救培训对急诊科护理的作用.方法 将2006年7月~2006年12月的机械性眼外伤病人分为对照组,那时急诊科护士还未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将2007年1月~7月的机械性眼外伤病人划分为干预组,急诊科护士已掌握了眼外伤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结果 在2007年的上半年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病人中,视力障碍的病人明显低于未培训前的.结论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机械性眼外伤的急救知识培训,正确地掌握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方法 ,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邓新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