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中度哮喘分析

廖翠芳

关键词:哮喘, 儿童, 氟替卡松, 沙美特罗, 孟鲁司特
摘要:目的 比较沙关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儿童中度哮喘的有效性.方法 将50例儿童中度哮喘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每12h吸入一次联合孟鲁司特,对照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每12 h吸入一次,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儿呼气峰流速值(PEFR)的变化及哮喘日夜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PEFR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和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哮喘能更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可显著提高儿童哮喘的疗效.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

    近年来,非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而在这一类医疗纠纷中,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因此,在医疗服务中,医者能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将使医者在工作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进行探讨,以求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官成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药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选择有效预防尿路感染的膀胱冲洗液.方法 选择我院2000~2005年入院的脑血管意外及脊柱骨折并截瘫需留置尿管两周以上且置尿管前尿细菌培养阴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呋喃西林冲洗组,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及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每组患者均在插导尿管的第3、7、10、14天按无菌操作穿刺尿管收集尿液送细菌培养各1次,至出现细菌生长停止培养,阳性者为尿路感染.并将尿液送镜检,观察有无镜下血尿.结果 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呋喃西林冲洗组,有统计学意义;鱼腥草注射液冲洗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镜下血尿阳性率均低于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组,但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鱼腥草注射液进行膀胱冲洗预防泌尿系感染效果明显,其副作用小,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玲;王学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医院提高效率,实现发展目标,促进医院科学、稳健地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构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遵循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利用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根据新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要求,结合医院本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控体系的完善与实施.

    作者:孙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278例难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及其他相关药物经会阴部注入前列腺内.结果 278例中临床治愈86例,好转147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83.8%.结论 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郭烽;邬绍文;魏辉;张晓忠;黄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作者:林向华;曾华;王惠英;梁穆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2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 min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4例和颈动脉硬化组38例,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SF的水平,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的IMT、斑块及管腔的狭窄情况.结果 T2DM患者的Hs-CRP、SF水平和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T2DM合并有高血压者Hs-CRP、SF水平和IMT值也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5);颈动脉硬化组的Hs-CRP、SF水平比颈动脉正常组的Hs-CRP、S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CRP、SF可能参与TZDM患者颈动脉IMT的增厚过程.两者升高可能预示TZDM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作者:陈容升;郑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WBC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WBC)结果,找出检测方法.方法 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1894例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阴性者,镜检法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4个/HP)的占1.1%,而白细胞镜检范围在0~4个HP时(正常范围)尿液分析仪的结果呈阳性(±~+++)却占34.87[英文作者单位].结论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作者:詹卓玲;何春辉;温秀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分析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22例,死亡5例.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林琳;高扬;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岭南医药启示录(三)1

    5 岭南脚气名医支法存与仰道人我国由晋迄宋,脚气发病率高,流行趋势明显,所以引起了医家竞相研究,在病因、诊断、治疗上有不少先进的认识.

    作者:靳士英;靳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文环境建设在妇产科男实习医生带教中的应用

    妇产科是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社会群体,除涉及女性生殖健康问题外.还包含了个人情感,婚姻,家庭,隐私,妇女儿童权利等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男实习医生在妇产科实习时积极性低,医患关系不和谐成为临床带教的难点.文章通过探讨新形势下,妇产科男实习医生临床带教的问题和对策.结合医院人文环境建设实习生人文素质培养,对教学模式、方法改进,建立以人为本,关爱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

    作者:容春风;林冷;朱小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的效果和意义.证实实施早期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制定详细的早期活动计划并对实施的结果与传统的康复方法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与早期活动组相比,早期活动组康复时间小于对照组,在监护天数、卧床天数和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切实可行.可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心脏泵功能的恢复,缩短监护时间,尽快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作者:黎淑珍;程玉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积极防治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31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 脐带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妊娠高血压病、胎盘早剥、胎位不正、头盆不称、产程延长、羊水过少、早过期妊娠等是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多种产科高危因素的结果.加强产程中监护,对于胎心监护异常,要及时处理,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秦晓兰;王筱红;杨义娣;王少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完善药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药品是医院的主要流动资产,加强药品管理是医院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药品采购、内部流通、采购批量管理、人员思想教育等方面加强管理,达到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目的 .

    作者:王英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有创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2],其发生率占机械通气患者的4.2~8.3%.对于正常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脱机拔管后只有16%需要再插管,然而发生UEX的患者中有87%需要再插管[3].发生UEX的患者有可能由于过早拔管而终止其所需要的机械通气支持,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1].故探讨UEX的原因及对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自2003年5月以来,针对气管插管UEX这一现象,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苏仁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误诊误治监控管理系统》软件的临床应用

    目的 应用《临床误诊误治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对临床病案的漏诊、误诊、误诊误治情况进行专项统计分析,及时找出原因,及时修正和弥补诊疗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与纠纷发生.方法 研发临床误诊误治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并在医院全面铺开使用.结果 病案检查中,漏诊情况降低40%,确诊率达到98%.结论 《临床误诊误治监控管理系统》设计科学,使用方便,有效地分析管理临床漏诊、误诊、误诊误治情况,对医学继续教育和临床教学提供针对性,对医疗事故与纠纷防范能够有效监控管理.

    作者:刘珍才;邝丽;张安;林洁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28例重型颅脑损伤复合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复合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抢救措施及预后状况.结果 32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87例(57.01%),中残23例(7.01%),重残10例(3.05%),植物生存状态5例(1.52%),死亡103例(31.4|D%).结论 在处理重型颅脑外伤时,应仔细检查全身的每一个部位,决定手术时,应优先处理致命伤的原则,注意多科配合抢救,防治并发症.

    作者:陈伟平;龚洪桂;陈劲飞;邹普汉;陈远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3~2006年我院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心血管类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3~2006年度心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血管类药物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和钙拮抗剂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均位于心血管类药物的前3位.结论 我院心血管类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心血管类药物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仍应重视其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

    作者:张兆祯;李江华;曾佳;杨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代谢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作用

    代谢综合征是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当今内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若能发挥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来干预这种包含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代谢方乃我院中医内科研究协定处方,我院中医内科经长期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得出肝失疏泄是代谢综合征发展的重要基础,痰瘀互阻是其主要病理产物等中医学观点.在此基础上,我初步观察了该方对3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丰成;罗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塑造良好服务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所谓医院形象,就是医院通过自身的存在形式和行为向公众展示的本质特征,进而给公众留下的关于医院整体性的印象和评价.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是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医院无形的又是十分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我院近年来通过狠抓医疗质量、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强化服务意识、改善医院环境等措施,全面塑造中医院形象,服务社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组织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直接反映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安全是广大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点,从健全组织、落实制度、严格督查、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阐述我院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作者:张勤英;张蕾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