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WBC对比分析

詹卓玲;何春辉;温秀明

关键词:显微镜镜检法, 尿液分析仪, 白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WBC)结果,找出检测方法.方法 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1894例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的检测.结果 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阴性者,镜检法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4个/HP)的占1.1%,而白细胞镜检范围在0~4个HP时(正常范围)尿液分析仪的结果呈阳性(±~+++)却占34.87[英文作者单位].结论 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尿液分析仪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医院提高效率,实现发展目标,促进医院科学、稳健地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构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必须明确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遵循内部会计控制的原则,利用不同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根据新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要求,结合医院本身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保证内控体系的完善与实施.

    作者:孙志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对当前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思考

    结合对我国当前医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的认识,提出了当前医院图书馆要满足广大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科研的需求,必须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意义,着重论述了对当前医院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包括从加强医院图书馆信息网络建设、实行人性化服务、提供知识服务、主动服务、扩大服务方式及为医院患者提供服务等方面改变服务模式的观点.

    作者:刘桂萍;李春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3~2006年我院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心血管类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3~2006年度心血管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血管类药物用药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和钙拮抗剂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排序均位于心血管类药物的前3位.结论 我院心血管类药物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心血管类药物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仍应重视其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

    作者:张兆祯;李江华;曾佳;杨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80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18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33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痊愈38例,总有效率为7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吕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粘多糖病的护理

    粘多糖病(Mucopolysaccharidosos,简称MPS)[1]是一种省见的常染色体隐遗传性疾病,由于α-L艾杜糖醛酸酶缺乏引起糖氨聚酶代谢障碍,导致粘多糖未能正常分解而在体内沉积,累及脑、心、肝、骨骼、皮肤、角膜等器官,导致体格、智力障碍,重症者可因心功能不全或肺部感染而于10岁前夭折[2].

    作者:姚孟冬;王玲;蒋卫桃;钟丽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固本强基源远流长——基于学科建设的实践和体会

    通过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在学科建设发展中的实践,认为狠抓科研、结合新进展拓展新业务、明确学科的切入点和目标、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作用、建立人才梯队和发挥大协作精神是学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程东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HBe抗体室内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使用低值质控品在乙肝抗-Hbe抗体室内质控的意义,并通过使用日期一吸光度描点的质控图指导对抗-Hbe抗体进行室内质控.方法 对2006年3月抗-Hbe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质控图,并对质控图进行分析.结果 抗-Hbe抗体的临界值与质控品的吸光度值统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绘制质控图可以对质控品和操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论 采用临界值-质控品吸光度值质控图更能直观的反应整个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且节省计算量.

    作者:杨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凝血标本APTT和PT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标本在4℃和20℃放置不同时间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1份,离心分离血浆,即时上机检测APTT和PT,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4℃和20℃2h、4h、6h、8h重复检测,并与即时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①APTT在4℃2h和4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PT在4℃2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和6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0℃2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4h、6h和8h所测结果与即时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凝血标本应在2h内完成测定.

    作者:林向华;曾华;王惠英;梁穆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清开灵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开灵对肝细胞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退黄方法.方法 选择有黄疸的肝炎病人4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静滴治疗,对照组则予门冬氨酸钾镁静滴,将两组病人黄疸消退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清开灵治疗组病人退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有较好效果.

    作者:全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对知情权需求的善,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制问郑,对100例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郑调查和分析.结果 73%的恶性肿瘤患者希望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以便更好地安排生活,配合治疗.结论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性格特征、心理承受力、文化程度和患者家属的意愿,灵活活应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知情权、对心理承受力强的肿瘤患者建议尽早告知病情,且医护人员应加强肿瘤惠者的心理疏导.

    作者:邓惠茹;张女;胡小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陪伴分娩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的护理模式下产科护理的发展方向.方法 选择2006年全年在我科住院分娩、自然临产或催产素方法的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采用陪伴分娩和无人陪伴下分娩两种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h的出血量均有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产后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正确率有显著性差异.讨论陪伴分娩不仅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剖宫产率,

    作者:李粉英;刘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子宫肌瘤惠者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60例(34-40岁),行次全子宫切除;Ⅱ组60例(34-40岁),行全子宫切除;Ⅲ组80例(40-42岁)行全子宫切除.同时选择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手术组分别于术前,术后测血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并记录有无更年期症状出现.对照组同期随访2年.结果 术后按要求完成24个月随访的共140例,术后3~12个月各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术后24个月Ⅰ组与Ⅱ组E2、FSH水平与术前相比无差异,Ⅲ组E2、FSH水平术前与术后3~12个月相比有差异(p<0.05).Ⅲ组术后24个月时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患者的同期发病率(P<0.01).对照组完成2年随访,与Ⅰ,Ⅱ组血FSH,E2水平及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40岁以前子宫肌瘤患者无论是次全或全切子宫后2年内卵巢功能无改变;而40-42岁者术后2年卵巢功能有改变,且可提前出现更年期症状.

    作者:苏玲;龙世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分析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22例,死亡5例.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作者:林琳;高扬;刘国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降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的焦虑作用.方法 选择有焦虑心理(分值≥40)要求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术前30分钟给以常规护理和干预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麻醉施行前测量两组血压、心率,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手术后参照五指法[1],对手术实施时患者焦虑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焦虑状况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干预组心率、收缩压稳定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焦虑心理.

    作者:黄敏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活动的效果和意义.证实实施早期活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制定详细的早期活动计划并对实施的结果与传统的康复方法进行对照.结果 对照组与早期活动组相比,早期活动组康复时间小于对照组,在监护天数、卧床天数和卧床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切实可行.可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心脏泵功能的恢复,缩短监护时间,尽快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

    作者:黎淑珍;程玉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询问法、患者主诉、家属主诉、临床研究、分析、填写评估表等方法收集100例重症监护病房内神志清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对患者创造良好监护环境,进行交谈与沟通,排除不良因素刺激,让患者对监护病房产生依赖感.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其心理、精神、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缓解和应对重病的刺激.

    作者:周秋玲;肖春连;钟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06株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淋病奈瑟菌(NG)流行株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NG的耐药性特点,为淋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06株NG对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产色头孢硝噻吩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 106株NG中检出97株对青霉素耐药(91.5%),由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NG(PPNG)为61株(57.5%),四环素耐药率为70.4%,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NG(TANG)为28株,占26.4%,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2.3%,末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菌株.结论 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已不宜作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郑映玉;林祥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6 836例手术患者术前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6836例手术患者术前血液传染病感染状况的分析,探讨手术患者术前对血液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ELISA对其术前血清进行乙型肝炎HBsAg、抗-HCV、抗-HIV检测,采用RPR法检测其血清中梅毒.结果 手术患者中乙型肝炎HBsAg阳性者934例(13.66%),抗-HCV阳性者163例(2.38%),抗-HCV合并HBsAg阳性者22例(0.32%),血清梅毒阳性者9例(0.13%),抗-HIV未被检出.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血液传染病标志物的检测,能及时提醒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控制职业感染,同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李培敏;李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铁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2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 min和(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分为颈动脉正常组24例和颈动脉硬化组38例,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Hs-CRP和SF的水平,彩超检查患者颈动脉的IMT、斑块及管腔的狭窄情况.结果 T2DM患者的Hs-CRP、SF水平和IM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T2DM合并有高血压者Hs-CRP、SF水平和IMT值也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P<0.05);颈动脉硬化组的Hs-CRP、SF水平比颈动脉正常组的Hs-CRP、S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CRP、SF可能参与TZDM患者颈动脉IMT的增厚过程.两者升高可能预示TZDM并发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

    作者:陈容升;郑伟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纤溶酶胸腔内注射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纤溶酶在防治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胸膜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在规则抗痨下,对44例结核性胸膜腔积液的病人,抽胸液后胸膜腔内注射纤溶酶100μ,隔日1次.结果 治疗组胸膜厚度(1.08±0.23)mm,对照组(1.42±0.31)mm,治疗组抽液总量(3896±583)ml,对照组(3023±538)ml,治疗组胸膜粘连发生率6.8%,对照组42.9%.结论 在规则抗痨治疗下,配合胸膜腔内注射纤溶酶防治结核性胸膜腔积液胸膜肥厚,可迅速控制胸液,促进吸收,防止胸膜增厚或粘连,减轻胸膜厚度,并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清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