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景;马龙飞
目的:研究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11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并将此组作为参照组,分析参照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应用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血管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此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2.7%)明显低于参照组(10.9%),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显著高于参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血管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应对,有利于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康娟梅;杨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和排气时间.结果:两组心理状态差异无显着性(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精疲力竭时间.必须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艾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人工流产术后易并发多种阴道炎症,给女性恢复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术前阴道微生体失衡,是导致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能在术前对女性进行及时干预,可增加生殖道感染几率,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较大.为此,应对人流术前阴道微生态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实际需要加以干预,减少致病菌影响,提高手术效果.
作者:黎黧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电切术与人工周期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笔者选取来我院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计6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3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的给予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人工周期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周期性腹痛发病率(5.45%)、不孕率(6.56%)、月经减少率(65.4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周期性腹痛发病率(25.63%)、不孕率(21.12%)、月经减少率(94.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妊娠率96.34%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妊娠率76.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治疗率97.34%高于对照组79.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时,采用电切术与人工周期治疗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妊娠几率、促进了月经的恢复、降低了不孕与周期性腹痛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8例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基本平稳安全,并发症处理及时、准确,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病房,次日随访未见并发症.结论:复苏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与护理环节,平稳地渡过麻醉复苏期,安全地将患者转回病房,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翠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曼月乐节育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6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月经来潮的3-5d之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观察放置前后患者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改善,月经情况明显改善,月经期缩短,月经量减少,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痛经缓解率达到了100%,不规则出血的情况也得到改善.手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其中2例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恢复.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放置曼月乐节育环,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消毒供应室工作的12名护士,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6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管理,观察组则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服务意识、错误防范意识及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30、6.14、6.05,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细节管理,能显著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李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闭塞症导致间歇性跛行的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间歇性跛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运动康复治疗,对比患者疗效及踝肱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62.50%,数据对比X 2=8.096,P=0.001.治疗前患者踝肱指数对比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踝肱指数为(0.99±0.36),对照组为(0.65±0.30),数据对比t=7.520,P=0.007.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运动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患者疗效和踝肱指数.
作者:张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4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除了执行一般剖宫产术的护理外,首先严格执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常规,其次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使孕妇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生命体征监测,血糖监测、饮食指导,新生儿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结果:本组4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妇死亡和新生儿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认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剖宫产术只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有利于预防并发症,使母婴安全.
作者:郭春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对小儿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48例患儿.其中对照组与对照组患儿分别为常规护理、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双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均为28例),肝移植术后护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采用奥马哈系统对2组患者的自主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在自主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平均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主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分为实验组(134例)和对照组(84例),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护理,实行术后弹力绷带包扎伤口,术后卧床休息为主,术后2小时可下床活动,对照组则按原有的流程护理患者.结果:运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管理,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未发生起搏器并发症等意外事件.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在埋藏式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管理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起搏器患者术后舒适度.
作者:孙丽;徐冬梅;魏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多西他赛不同作用浓度(0.05、0.1、0.2、0.4、0.8、1.6、3.2μmol/l)及时间(24、48、72、96h)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的影响.结果: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药物浓度及时间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性.结论:多西他赛对人肺腺癌细胞H1975生长增殖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多西他赛可能是治疗人肺腺癌的潜在药物.
作者:赵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提高口腔材料调拌质量中的应用体会.制定计划,分析影响调拌质量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并落实对策,并进行检查和处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后口腔材料调拌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刘金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使用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分析泌尿结石的化学成分,以探究其结果在预防结石中的重要性.方法:将我院患者经手术、体外冲击波排石、自行排石的结石进行收集,共收集到标本880例,并使用红外光谱分析仪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依据结石的成分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结石病的健康指导后,观察患者复发结石的再入院率.结果:依据结石的成分对患者进行预防结石病的健康指导后,结石的复发率有效减少为7.6%.结论:通过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患者进行预防结石的健康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发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患者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方法:建立微信群,责任护士宣传和收集微信资料,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群主和管理员做好群内人员和宣教资料的上传和更新;以微信聊天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1].结果: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有230多名患者和家属参与微信群咨询;通过微信平台,协助70例患者预约登记入院,解答及指导了120例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0%上升至97%,床位使用率从89%上升到105%.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微信群突破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为延续护理服务,其推动血液病知识普及的价值让人期待.
作者:李志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析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3),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3个月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分为(48.53±5.27)分,研究组为(65.82±6.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52.47±5.81)分,研究组为(67.05± 7.1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易发生偏瘫,中药联合针灸能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谭德全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及糖尿病合并妊娠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围产期并发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此病的发病机制、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郑雁红;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分别考察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通过大鼠和Beagle犬单次腹腔注射给药与重复给药来分别考察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高剂量高于临床剂量10倍的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对大鼠均未见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对清醒非束缚大鼠呼吸系统无毒性影响;急性毒性试验显示SD大鼠和Beagle犬对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的大耐受量已分别达到16倍和20倍临床剂量;长期毒性试验显示临床剂量下对SD大鼠和Beagle犬未观察到明显毒性反应,高于临床3倍以上的剂量毒性可逆.结论:本文系统探讨了猪源纤维蛋白粘合剂的安全药理、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显示药物安全性较好,提示其临床研究价值较高,便于为今后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作者:陈华英;洪敏;何丽娟;刘璐;邱云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心理素质对于一个人无论在做什么事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一个护士来说是更重要的,特别是在为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时.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影响护士静脉穿刺的因素有内、外界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者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及职业素质等.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
作者:陈力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