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大儿产科处理100例分析

朱丛兰

关键词:巨大儿, 剖宫产, 产前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巨大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 重视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符合率.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产前预测新生儿体重≥4 500 g 以剖宫产为宜.结论 巨大儿的孕妇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法,减少母婴损伤,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动脉导管药盒植入的护理

    目的 观察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施行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术,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动脉导管药盒植入法及护理提高了化疗效果,避免放射介入治疗反复插管的痛苦.

    作者:沈毅敏;黄志红;何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3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不同术式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发生持续性妊娠率2%(1/38).结论 输卵管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佳适应证,镜下开窗术是标准的保守性手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更具临床价值,而伞端挤压术发生持续妊娠的倾向性大,应尽量避免.

    作者:罗小卿;姚宇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减少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对减少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996~2006年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213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只施行一般的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特别注意对患者的个体化护理.结果 A组的术后并发症为24.7%,B组术后并发症为4.0%,B组的术后并发症较A组明显下降,下降了20.7%,效果显著. 结论对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注意个体化护理,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丽萍;王桂兰;蒋志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科技新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气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 80例择期气道内插管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病毒/细菌过滤器,两组病人均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时在气道不同部位采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观察组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均未检出细菌,而对照组麻醉机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可检出与口腔、气管相同的细菌,且钠石灰应用时间越长检出率越高.结论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增加病人气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合理使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其他无菌气管插管器材可降低细菌感染的几率.

    作者:陈启敏;金文香;黄焕森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运用微创理论指导民营医院发展的思考

    本文对我国民营医院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处境艰难的原因,尝试用微创医学理论构建具有人文性和团队性的民营医院.

    作者:刘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致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2月37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临床资料.结果 378例中出现喉返神经麻痹2例,占0.53%,经药物治疗均可恢复,无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失声、呼吸困难病例.结论 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喉返神经损伤与手术方式、术中操作密切相关,遵循手术操作规程,采用囊内结扎法,提高手术技巧,是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莫永全;黄文杰;肖辉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巨大儿产科处理1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儿产科处理的合理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结果 重视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符合率.剖宫产不能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率及产后出血率.产前预测新生儿体重≥4 500 g 以剖宫产为宜.结论 巨大儿的孕妇应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法,减少母婴损伤,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作者:朱丛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咪唑安定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麻醉前用药对静脉局部麻醉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 上肢远端手术成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0.9%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30人.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测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运动恢复时间;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及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术中需辅助用镇痛药的例数;术后要求镇痛的时间;有无麻醉后惊厥、恶心呕吐发生.结果 两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松止血带感觉动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更晚且止血带引起疼痛(VAS)评分更低,两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5.术中辅助用哌替啶例数:M组3例、S组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组血流动力学平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安定麻醉前给药可延缓止血带反应发生时间,加强改善麻醉效果.

    作者:郭影靓;骆智宇;薛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精索静脉曲张外环下结扎术的应用

    目的 评价外环下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6例病人经外环下结扎29例,腹膜后结扎12例,腹股沟结扎45例.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5年,外环下结扎组无1例复发,腹膜后结扎组1例复发,腹股沟结扎组5例复发;精子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外环下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单可行、疗效确切的改良方法.

    作者:卢斌;钟德生;韩垂栋;凌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超声心动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肌酐清除率水平,将4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三组(肾功能代偿期组11例;肾功能失代偿期组16例和肾功能衰竭组22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的测定.结果 CRF 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80%,主要为左心损害.随着肌酐清除率水平的下降,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组患者左室(LV)、左房(LA)、室间隔( 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增加(p< 0.05, p< 0.01),而E/A比值则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 通过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脏改变进行严密监测,控制以上因素,有助于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

    作者:马锦华;刘倩;宋涛;刘朝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在急性胰腺炎高血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控制急性胰腺炎高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54例急性胰腺炎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CSII组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对照组通过静脉给予基础量胰岛素.结果 两组在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血糖控制的时间、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的方法控制血糖安全、稳定、疗效迅速,低血糖的发生率低,并可促进胰腺病变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幸思忠;薛冀苏;冼碧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的原因及护理,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采取护理措施后3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的患者中17例内瘘再通畅,血流量≥200 ml/min,重新造瘘16例,改为持久性颈内静脉置管5例.结论 引起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患者血液粘度增加,内瘘局部血肿压迫,透析中低血压,内瘘使用过早及内瘘穿刺不当与包扎过紧等.护理重点在于医护人员要熟悉每个患者内瘘使用情况;注意血透中的超滤速度;尽早发现内瘘不畅并予以活血、溶栓等处理,尽可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叶映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我院口服补钙剂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为合理选用口服补钙剂作出客观评估.方法 统计了本院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销售总金额、主要品种及其销售数量等,并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状况.结果 2001~2005年口服补钙剂的应用逐年增加,销售总金额2002年比2001年增长13.97%,2003年比2002年增长5.10%,2004年比2003年增长26.11%,2005年比2004年增长28.23%.结论 第一、二代口服补钙剂逐渐被第三代所替代,第三代口服补钙剂可作为各种人群的首选,口服补钙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

    作者:蔡杰;苏美霞;蔡静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保温措施对胸科手术麻醉恢复期患者低温和寒战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综合保温措施对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低温、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 普胸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30 例,给予保温措施为保温组,未作特殊处理为常温组.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麻醉后30 min、手术结束即刻的体温变化、寒战发生率.结果 常温组术后体温与入室时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寒战发生率高于保温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温措施能有效预防手术患者低温和寒战的发生.

    作者:马聪嫒;胡玲;张腊大;刘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国内常见遗传病及其基因检测概况

    人类基因组含有3×109个碱基对的核苷酸,包括约10~14万个基因,这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发生突变,则可能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一类重要的疾病--遗传病.目前,对于这些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基本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但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能对其大多数进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指出个体是否患病,存在基因缺陷并揭示其基因状态,而且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在目前的基因诊断中,所采用的方法有:限制性内切酶(RE)、斑点杂交、Southern印迹杂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DNA体外扩增(PCR)法、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和DNA指纹分析法、单链DNA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DNA测序分析及DNA芯片技术分析法等.现将针对几种遗传病及其基因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耿鑫;吴娜;赵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稳定急诊医疗队伍是急诊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合了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医师,急诊医疗队伍人心浮动,不安心本职工作的现状并认为这是急诊医学发展的难点和主要矛盾;指出了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急诊医疗队伍人心不稳的危害性;分析了影响急诊医疗队伍稳定性的原因;阐述了固定医师在急诊科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建设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的对策.

    作者:崔华中;邓利芝;易卫平;康黎军;韩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某院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效益分析

    通过对某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使用效益分析,剖析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收费价格的高低,设备的配置结构,设备管理机制等,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和看法,旨在促进医疗设备的合理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

    作者:严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

    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医院成本控制是增加经济效益的佳途径,实施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是对成本进行目标管理.

    作者:邓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形势下医院院长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当年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科技的发展,现代医院管理的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场变革中,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医院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而医院院长作为带动医院核心竞争力建设的关键资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院长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也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院长素质包括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和品质素质三个方面.

    作者:江飞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