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炜;林雯倩;梁前芝;温宝琼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信息管理,提高筛查的管理质量及整体管理水平,整合数据资源,提高筛查信息的准确率与使用率,开发一种新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方法 参考信息资源规划和功能建模的方法,合理规划筛查平台,通过整体用户需求分析,将新筛信息管理结合到妇幼保健及区域卫生资源管理业务中,采用J2EE标准和MVC设计模式,利用Java和Tomcat 5.1技术进行开发.结果 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监测及控制管理平台》.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监测及控制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整体管理水平.
作者:苏晞;马丽明;刘海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鉴于当前国际和我国对临床研究的伦理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应成立了医学伦理委员会.本文结合医院伦理工作实际,试从伦理委员会的组成、职责、任务及工作模式等有关内容,探讨伦理委员会在当前药物临床试验中的运作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临床试验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作者:钟旋;刘大钺;施祥;刘秋生;曾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G-K带锁髓内钉治疗中下段胫骨骨折的优点、扩髓问题、适应症及手术技巧.方法 对112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均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并对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具备随访条件的87例中,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在65例闭合性骨折中,后评定为优58例,良7例;在22例开放性骨折中,优12例,良6例,中2例,差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8周,闭合性骨折8.8周,开放性骨折18.5周.在112例中,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血管损伤.在随访87例中,无钉体或锁钉折断等情况.结论 带锁髓内钉非常适用于中下段(不包括踝上区)骨折的治疗.
作者:金树广;王旭生;王素伟;陈有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病案是病情发展和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医疗、教学、科研、医院和卫生行政管理、卫生统计、医疗保险理赔、疾病和交通等伤残事故鉴定及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病案的内容日趋丰富,信息量日益增多,其社会作用和价值也愈加显著.
作者:郭舜奇;许海雄;钟志刚;潘盛青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桡动脉置管术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危重早产儿行桡动脉置管术,留置时间为1~6天,其中以3~4天为多,占50%.结果 无一例发生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桡动脉置管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玲;欧阳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对PICC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处理对策,为PICC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卜水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HA型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剂为中性树脂,是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面成,临床上该产品与血液净化装置配合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利用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血液灌流方法联合血液透析(HD)的方法来清除人体血液中内原性和外源性的中小子毒物,又可通过透析器进一步清除毒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又可利用2001年以来对80例重症中毒病例采用 HP+HD 进行抢救,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平辉;张晓莺;池小凤;施晓华;姚于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通过对104例糖尿病并多器官衰竭病例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糖尿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死亡原因,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作者:黄如伦;陈彩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作为考核医院管理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日益受到管理人员与学者们的共同关注.由于研究的对象、目的和角度等的不同,研究者对工作满意度提出了不同的结论.对于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按研究的不同角度和目的可分为综合型定义、期望差距定义、参考框架定义.关于工作满意度的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工作特征理论.对于影响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基于不同的激励理论,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各不相同.
作者:陈志勇;傅克刚;龙文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多指离断伤再植技术.方法 对2000年5月~2004年11月11例27指多指离断伤再植采用气压止血带下不短缩骨骼,多指同步再植.再植次序为骨骼固定→屈指肌腱→伸指肌腱一指背静脉→指动脉→指神经.结果 成活25指,失败2指.成功率达93.6%.再植一指用时45~60 min;平均50.0 min.结论 改良的再植方法使手术简便,缩短再植时间,提高了多指离断伤再植成活率.
作者:余东;林世磅;张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树立护理服务新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应用适应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 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陆泳诗;陈学英;钟燕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检测,观察并分析伴或不伴脑梗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损伤血管分布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并发脑梗死情况分为糖尿病无脑梗死组(47例)和糖尿病伴脑梗死组(42例),并以4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分别行大脑动脉TCD检测并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伴或不伴脑梗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起始部(ICA)、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糖尿病伴脑梗死组患者MCA、ACA、BA、ICA的Vp值较糖尿病无脑梗死组明显增高(p<0.05).②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异常以血流速度增高为主的血管主要是MCA、ACA、BA和ICA.以血流速度减慢为主的血管主要是PCA、BA和VA.以血管狭窄为主的血管主要是MCA、BA和ICA.③无论伴或不伴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脑动脉血流异常累及血管数均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伴有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其脑动脉血流异常累及血管数明显高于不伴脑梗死的患者(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如已伴发脑梗死其大脑动脉的病变程度更严重,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谢静芳;黄雪芬;郭智君;胡方方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 概述临床过程是一个决策实践过程,当医生站在患者面前的时候,一边询问病史,观察着症状体征,决策也就随之开始.如拟做什么检查,疾病大致的诊断方向等.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真武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50例辨证为心肾阳虚型CHF患者随机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运用真武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O%、84.0%,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心脏射血分数(LVEF)等均有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真武汤可以改善心肾阳虚型CHF患者心功能.
作者:陈晓峰;沈维增;谢峥伟;安琼;郑粤湘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250例糖尿病并低血糖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并低血糖多发于老年人.低血糖发生时间常发生在夜间及午餐前,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及非老年患者多有交感神经兴奋先兆,能及时得到诊治;部分老年人缺乏神经预警症状,而以心脑血管病为突出表现,易导致误诊漏诊.低血糖和相对低血糖,治疗及时正确可痊愈,且不留后遗症.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低血糖临床表现的认识,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低血糖反应.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沈铀;吴维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浮针治疗,一组毫针加口服抗炎止痛药、理疗等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浮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毫针组.结论 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更好.
作者:张玉兰;刘杰;向科明;谭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联合环扎钢丝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两院2001年1月~2007年3月就诊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8例,均符合手术适应证,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联合环扎钢丝治疗.结果 经术后随访,优良率达96.8%,骨折愈合率达100%,随诊未发现聚髌器断爪、松动、戳破皮肤、骨折移位、骨不连及关节面阶梯等现象.结论 该方法固定可靠,使用安全,疗效确切,符合髌骨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改善了髌骨骨折内固定技术.
作者:卢国林;叶伟雄;矫立仁;张桂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完善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各种药学实践工作进行成效综评.结果 现行各种临床药学实践工作能有效地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规避,但临床参与能力仍不足,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沟通仍不够充分.结论 建立有效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能切实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钟洪兰;陶涛;黄华英;郭粤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20例住院各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并分析其特点及与脑出血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后继发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和(或)心律失常.结论 脑出血心电图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血管病情的减轻而好转或消失,并对脑血管病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对高龄、高血压病等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加强监护.
作者:陈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