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医一院援藏工作取得显效

关键词:
摘要: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新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软件

    目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信息管理,提高筛查的管理质量及整体管理水平,整合数据资源,提高筛查信息的准确率与使用率,开发一种新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方法 参考信息资源规划和功能建模的方法,合理规划筛查平台,通过整体用户需求分析,将新筛信息管理结合到妇幼保健及区域卫生资源管理业务中,采用J2EE标准和MVC设计模式,利用Java和Tomcat 5.1技术进行开发.结果 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信息管理系统《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监测及控制管理平台》.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监测及控制管理平台》可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整体管理水平.

    作者:苏晞;马丽明;刘海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 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则262例,对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足背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进行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进行观察.结果 颈外静脉留置时间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的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除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先在手背行静脉穿刺,然后将穿刺点逐步移向前臂、上臂.而对于长期补液,四肢静脉均受到破坏、或过于肥胖、外周静脉发育不良或四肢均有痉挛的患者可考虑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输液.

    作者:李娟炜;林雯倩;梁前芝;温宝琼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广医一院援藏工作取得显效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电损伤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

    目的 探讨电损伤时患者心电图表现类型及心肌酶谱变化.方法 对1998~2004年收入院的71例电损伤患者的心电图类型,以及其血液心肌酶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电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常见表现可大致分为4类:①心脏窦房结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率失常.②心脏电冲动传导异常.③心脏缺血或心肌细胞的损害表现.④出现心脏异位搏动.心律失常30例患者中合并有心肌酶谱异常者23例,占76.67%.结论 电损伤心电图表现复杂多变,既可以表现为心律失常亦可以表现心肌缺血和心肌损害.临床上应注意做必要的心电图的检查和心电图监护.

    作者:宋红梅;李旷怡;陈建林;沈锐;黄洁明;袁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压力蒸汽灭菌中湿包的成因和预防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灭茵湿包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式,对2005年5月~2006年4月灭菌2298锅次共计167 690个灭菌包进行观察.结果 有317个湿包产生,湿包率0.189%.结论 严格要求灭茵前物品的包装和入炉装载,加强消毒员的技术操作管理,才能减少湿包的发生.

    作者:叶月兰;吴海超;郭木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游泳加抚触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及排便、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正常新生儿分为观察组60例进行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对照组60例新生儿按常规进行沐浴.观察新生儿黄疸及排便、睡眠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次排便时间明显缩短,p<0.01.胎粪转黄时间明显缩短,p<0.01.睡眠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加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胎便早排出,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曹剑英;杨西萍;雷玉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实践

    目的 观察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浮针治疗,一组毫针加口服抗炎止痛药、理疗等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浮针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毫针组.结论 浮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更好.

    作者:张玉兰;刘杰;向科明;谭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寻求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方法 回顾分析159例老年脑卒中发生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以呼吸道、泌尿系、胃肠道、口腔感染为主,与意识障碍、卧床、住院进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广泛使用有密切关系.结论 规范预防院内感染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重视护理人员手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改善机体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朱云联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衰竭104例临床观察

    通过对104例糖尿病并多器官衰竭病例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糖尿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死亡原因,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作者:黄如伦;陈彩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疏血通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急性脑血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老年急性脑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老年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8例静脉滴注疏血通联合用清开灵(冻干)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治疗,1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神经功缺损程度(NFD)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FD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也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疏血通合注射用清开灵(冻干)治疗老年急性脑血栓安全性好,疗效优于静滴丹参,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谭美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热休克转录因子的生理特征

    在热休克反应中,热休克转录因子的主要功能是在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启动基因转录过程,促进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文章从热休克转录因子的类型、结构、功能、活化过程及调节几个方面阐述了热休克转录因子的生理特征.

    作者:吴俣;陈歆悦;曹宇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 4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用间接凝集法检测1482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80为阳性,≤1:40为阴性.结果 1 482例患者中234例呈Mp-IgM阳性,阳性率为15.79%,效价高达1:1 280,检出抗体小年龄为3月,大83岁.不同性别MP抗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季节MP抗体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四季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尤甚,6~14岁儿童发病率尤高,对呼吸道感染者应加强Mp-IgM的检测,及时提供诊治依据,避免滥用抗生素.间接凝集法测Mp-IgM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关幼华;肖志钊;李毅坚;梁玉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PI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对PICC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处理对策,为PICC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卜水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开展药学实践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探索、完善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各种药学实践工作进行成效综评.结果 现行各种临床药学实践工作能有效地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规避,但临床参与能力仍不足,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沟通仍不够充分.结论 建立有效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能切实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钟洪兰;陶涛;黄华英;郭粤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不典型中晚期肾结核3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原因及其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诊断的中晚期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有典型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只占29.03%,83.37%患者有血尿、19.35%患者有腰痛,腰痛伴间断发热者占16.13%;有结核中毒症状者占19.35%.尿常规异常者占93.55%,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为22.58%,PCR-TB阳性率为61.29%.B超检查31例、CT26例、IVP31例.诊断肾结核符合率分别为19.35%、61.29%、92.31%.其中25例IVP(57.14%)患肾不显影,肾功能已丧失,行肾切除,另6例经抗痨治疗后均治愈.结论 肾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化以及早期缺乏明显的影像学改变,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肾结核的诊断必须重视其不典型性的临床症状,对实验室检查及其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杨镜秋;田生平;章振保;杨庆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教学十年回顾

    创办高等医学教学基地十年的过程,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陌生到比较熟悉,由自发性到规范化,不断改进、充实、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教学医院临床教学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健全教学管理组织,加强和完善教学条件基本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培养,教学相长,加强医院与高校之间的联系等方面,从而促进综合化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董临江;黄巧娱;贺敬波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提升医院档案使用价值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始建于1956年,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卫生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全院上下团结携手,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励精图治,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之路,在临床治疗、专科建设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覃延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探讨

    医院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科室的发展.在目前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使临床科室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可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汕尾逸挥基金医院妇产科十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基层医院临床科室可持续发展的的经验.

    作者:甘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决策思维与误诊防范

    1 概述临床过程是一个决策实践过程,当医生站在患者面前的时候,一边询问病史,观察着症状体征,决策也就随之开始.如拟做什么检查,疾病大致的诊断方向等.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应用TVS检查137例临床疑异位妊娠患者,并根据TVS声像图结合血-HCG综合分析作出诊断.结果 132例见附件区包块,TVS检查见附件区包块有3种表现:①混合性包块;②Donut征;③存活异位妊娠.137例经手术证实103例(腹腔镜手术72例,开腹手术31例);经保守治疗证实29例,保守治疗以血HCG下降及附件区包块缩小直至消失视为诊断符合而证实,其中1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包块未见缩小,血-HCG持续增高,行腹腔镜手术;5例突然剧烈腹痛、腹盆腔大量积液,急诊开腹手术发现输卵管妊娠破裂.本组中4例(3.0%)TVS检查宫内未发现妊娠囊,发现附件区包块及少量积液,超声提示可疑异位妊娠,入院药物保守治疗后发生宫内早孕流产而误诊.1例(0.9%)宫内外联合妊娠,发现宫内活胎,未发现附件区异常,未再随诊,20余天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急诊手术而漏诊.结论 TVS结合血-HCG的动态监测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首选有效方法.

    作者:陈明玉;杨世梅;李加平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