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卜水程

关键词:PICC,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摘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对PICC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处理对策,为PICC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低血糖的诊治及预防

    目的 总结250例糖尿病并低血糖诊治及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并低血糖多发于老年人.低血糖发生时间常发生在夜间及午餐前,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及非老年患者多有交感神经兴奋先兆,能及时得到诊治;部分老年人缺乏神经预警症状,而以心脑血管病为突出表现,易导致误诊漏诊.低血糖和相对低血糖,治疗及时正确可痊愈,且不留后遗症.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低血糖临床表现的认识,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低血糖反应.同时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沈铀;吴维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全身加温治疗晚期肿瘤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行全身热疗(whole body hyperthermia,WBH)的麻醉处理方法,提高WBH的安全性.方法 16例肿瘤患者,采用ET-SPACE-I红外线全身热疗系统加温,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监测HR、MAP、SpO2、CVP、ECG、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结果 随着体温的升高,血流动力学等参数出现明显的变化,HR、CVP均升高,恒温期间明显,MAP反而下降,pH值和剩余碱(BE)值随着体温升高而下降,复温后恢复热疗前水平.高温状态下,心脏功能受抑制,肺水增多,氧耗和氧供均升高.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合理的麻醉用药,完善的监测,严格呼吸管理,维持循环稳定,对各重要器官功能防护及合理补液均有助于提高WBH安全性.

    作者:黄华佑;蔡宜良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加强医院综合统计建设的几个问题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医院统计工作在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1].医院要在竞争中产于不败之地,管理者不能停留在以往的经验管理,而应实现科学管理,随时掌握医疗市场的变化.医院所用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其产出的效益与效率,医院经营中每一环节的质量及前存在间题等等,都离不开对各种综合统计数据信息运用[2].综合统计工作是为上级卫生部门、医院领导决策、科室工作需要服务的[3].

    作者:谢玉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高血糖引起假性MCV和RDW增高的相关探讨

    目的 探讨由于2型糖尿病引起假性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OW)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不同血糖浓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期和恢复期的血常规标本,在CD3700血细胞分析仪中测定MCV和RDW,然后以对照组做t检验对照,另做体外不同血糖浓度对MCV和RDW影响的试验,观察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患病期血糖浓度在7~10 mol/L时,MCV和RDW和正常对照组呈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浓度在1~30 mol/L范围内各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后,原血耱浓度在11~30 mol/L范围内的各实验组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测出的MCV和RDW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外实验,MCV和RDW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rMCV=0.950,rRDW:0.947).结论 严重的高血糖能引起MCV和RDW的假性增高,在临床诊断中要结合病人的血糖浓度来进行评价MCV、RDW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伟红;巫小莉;陈英姿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科技新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阑尾切除术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观察

    我们对80例阑尾切除术,采用布比卡因或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中腰麻并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乌力亚提;赵锋河;段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在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探索适宜围产期服务的方式.方法 以200例顺产和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病理产科除外),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产科护理路径表进行实施,护长对每个产妇进行提问及评价护理路径的实施情况,出院前进行新生儿护理操作实习及理论知识考核,并采用匿名自填调查表方法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母乳喂养成功人数、产妇泌乳情况、产后尿潴留、乳房肿胀硬结人数,结题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产妇在理论考核、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和发生奶胀现象明显减少、泌乳早.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旭茹;陈伟月;孔肇英;钟瑞卿;余勇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PI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本文对PICC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处理对策,为PICC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卜水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对护士进行绩效考核的效果探讨

    随着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大环境对护士的影响,如何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潜能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为了使护理管理逐步规范,于1999年7月开始,我院应用绩效考核对全体护士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的评核,按照护理层级管理逐级进行,并与医院的用人、本人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进行一次,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经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绩效考核的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蒋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探讨

    公立医院属事业单位性质,经过2006年全国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完成从职务等级工资制度到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过渡,初步建立了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要求的,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并将岗位责任、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新型工资制度[1].要想进一步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的倾钭力度,搞活医院内部分配,增强医院活力,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定编定岗,实行全面绩效考核.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妇科病房护理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成效

    目的 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树立护理服务新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应用适应现阶段护理人员需求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 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陆泳诗;陈学英;钟燕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多器官衰竭104例临床观察

    通过对104例糖尿病并多器官衰竭病例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糖尿病并发多器官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死亡原因,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作者:黄如伦;陈彩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浅谈临床教学质量管理

    临床实习是踏入医疗活动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活生生的临床中去.临床教学的重点就是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医德、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一定诊疗技能的医学人才.本文从医院实际出发,从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加强组织纪律性、完善教学设施、强化三基训练、教考结合、注重素质教育等几方面阐述了临床教学管理经验,并认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重在加强教学管理.

    作者:蔡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1 4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用间接凝集法检测1482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80为阳性,≤1:40为阴性.结果 1 482例患者中234例呈Mp-IgM阳性,阳性率为15.79%,效价高达1:1 280,检出抗体小年龄为3月,大83岁.不同性别MP抗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季节MP抗体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肺炎支原体四季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尤甚,6~14岁儿童发病率尤高,对呼吸道感染者应加强Mp-IgM的检测,及时提供诊治依据,避免滥用抗生素.间接凝集法测Mp-IgM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关幼华;肖志钊;李毅坚;梁玉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医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

    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服务内容和新的服务方式.医院图书馆应根据医院图书馆读者的需求特点,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难,解决目前存在的不适应读者需求的问题,开展多种个性化信息服务,探讨、寻求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途径.

    作者:肖曼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开展药学实践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探索、完善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开展的各种药学实践工作进行成效综评.结果 现行各种临床药学实践工作能有效地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规避,但临床参与能力仍不足,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沟通仍不够充分.结论 建立有效的临床药学工作模式.能切实指导、监督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钟洪兰;陶涛;黄华英;郭粤霞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HA型血液灌流器抢救重症药物中毒80例

    HA型血液灌流器的吸附剂为中性树脂,是苯乙烯/二乙烯苯聚合面成,临床上该产品与血液净化装置配合进行血液灌流(HP)治疗.利用合成树脂的吸附作用,通过体外循环血液灌流方法联合血液透析(HD)的方法来清除人体血液中内原性和外源性的中小子毒物,又可通过透析器进一步清除毒物,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又可利用2001年以来对80例重症中毒病例采用 HP+HD 进行抢救,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平辉;张晓莺;池小凤;施晓华;姚于泓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术前探访在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术前探访对缓解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心翠压力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照设计,实验组采用面谈方式的术前探访,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积极进行护理疏导,而对照组不予实施术前探访,然后比较两组间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更能轻松接受手术,其满意度较高,术中主动性配合较好,且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探访能促进患者对手术的必要了解,减少对手术的恐惧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从而提升医护工作质量.

    作者:陈育贞;魏秋娟;蒋玉梅;谢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做法与体会

    我院是一所市地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建院时间早,规模大,开放床位1 000张,现有职工6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28人,占职工总数的88%.从2000年9月起我们按照上级部署,根据《济宁市事业单位实行竞争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暂行办法》,结合医院实际,对全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实行了竞争聘任(现已竞聘4次),建立了职务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医护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宋汉成;王富新;袁明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 2000~2006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人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2000~2006年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我院近7年1860例住院死亡病案、对其病死率、死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7年间病死率为1.1%,死因前3位分别是:损伤及中毒、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占总死亡人数的80.1%.结论 加强死因前三位疾病的防治,可降低死亡率,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作者:曹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