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茜
目的:对比分析CT诊断和血淀粉酶变化情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6月之间收治的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0-12h组、12-24h组和48-72h组,所有患者均行CT诊断方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血淀粉酶变化情况.结果:在急性胰腺炎发病的12h内对血淀粉酶变化情况进行检测,能够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结论:患者血淀粉酶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之间不具备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王芬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消化道毒物清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2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为本文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利用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行集束化护理.结果:研究组肠道清洁时间、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消化道毒物清除过程中,予以集束化护理配合,能够进一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陈懂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按摩配合拔罐理疗在治疗腰肌劳损方面的效果.方法:对89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了按摩配合拔罐理疗的治疗方式.结果:患者的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采用按摩配合拔罐理疗可以有效治疗腰肌劳损,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伟科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为了解界首市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了解我市妇女在妊娠期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及孕产妇基本情况调查表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娩期、产褥期进行调查,根据孕产妇自愿接受原则下,配合医生完成调查问卷 结果 孕产妇在这五个时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分娩期、产褥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15.8%、10.0%、13.3%、16.5%、14.3%,抑郁症状可能发生率为25.6%、29.0%、29.1%、28.6%、17.5%(χ2=38.621,P<0.001).经统计学分析,孕产妇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妊娠次数是抑郁发生率主要相关因素 结论 安徽省界首市孕产妇心理存在一定的抑郁症状,需加强孕产妇心理保健,重视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使用各种量表工具,常规开展孕产妇心理问题筛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孕产妇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徐芳;赵影;肖殿美;陈娟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本文探讨一例49岁肛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合并复杂性肛瘘患者,通过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评估,发现个案有疼痛、焦虑、便秘等护理问题.提供专业的护理计划,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戴明向;徐艳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本院诊治的100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A组、B组,依次提供常规护理、整体护理.对比两组DVT发生率.结果:B组DVT发生率为2%,明显低于A组的14%,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运用于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中能积极预防DVT,保障手术疗效,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覃庆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尿毒症贫血患者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重组人促红素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接诊的尿毒症贫血患者70例,以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5).对两组都施以血液透析和重组人促红素治疗,实验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比对照组的85.7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还原型谷胱甘肽和重组人促红素联合治疗方案,对尿毒症贫血患者进行施治,能够获得十分显著的疗效.
作者:姚长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采用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其中良性与恶性肿块均为40例,均运用彩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分析诊断的符合率、声像图、血流信号情况等.结果:彩超符合率上,良性符合率为97.5%,恶性符合率为2.5%;在血流信号上,良恶性血流信号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形态、边界、包膜、回声、等声像图特征情况上,良恶性情况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恶性乳腺肿块可以通过彩超诊断来更好的判断病情状况,无创无通,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更高,可以反复检查,临床适用性广.
作者:万磊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指机体在应激情况下,在胃或十二指肠、食管产生的急性黏膜糜烂和溃疡.在临床上SU的发生有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生可影响到胃酸分泌,严重的甚至可发生出血、穿孔等.因此SU的防治也成为临床研究探讨的话题,SU的早期防治已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可,在积极处理原发病的基础上抑制胃酸及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可更好的治疗SU.
作者:吴廷让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演习就是战争,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军队应做好备战,时刻保持警惕.部队相关医护人员也要经常进行演练,进行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来提高救助水平,本文特对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实践展开思考.
作者:刘爱平;邢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纳洛酮注射液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与尼可刹米联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Pa02(69.12±6.64)mmHg、PaC02(63.22±5.29)mmHg、FEV1(36.91±3.05)L、FEV1/FVC(41.25 ±5.94)%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呼吸衰竭应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液联合治疗,可使患儿的气血指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侯瑶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和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ICU的危重病人80例对其进行临床分析,按随机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组40例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肿痛的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降低7.5%VS37.5%(P<0.05);护理干预组满意度显著增高95%VS80%(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可以提高ICU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显著降低病人患肢肿痛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
作者:赵颖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患者并发症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94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实验组平均年龄为(47.3±4.3).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8.1±3.7).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参与本次研究之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在病情改善情况方面和并发症控制情况方面优于实施单纯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研究之后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后的并发症也得到较好控制.由此可知,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丹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此次44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先后分为研究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选择丙戊酸钠缓释片,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莫三嗪片,将两种方式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种方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5.45%)优于对照组(72.73%),统计学有意义(P<0.05);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对照组(27.27%)高于研究组(13.64%),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癫痫病诊断时,优于各个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详细症状全面的诊断,并应用拉莫三嗪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进行治疗.
作者:邢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前我国是疾病多发的国家,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由血液、胰液外渗以及胰腺自身消化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崩解物等聚积而不能被吸收,形成假性囊肿.及时准确的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后期治疗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文将就经腹超声、超声内镜、CT、MRI等诊断技术及内科保守治疗、经皮置管引流、内窥镜治疗和腹腔镜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讨论.
作者:惠杨;付维利;孙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就两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I肝内病灶及阳性率较增强CT,均占优(P<0.05).MRI诊断准确率相比CT,显著高于后者(P<0.05).针对直径≤3cm的肿瘤,MRI诊断准确率较CT,显著偏高(P<0.05),而>3cm的肿瘤,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其增强MRI、CT的表现均有专属特征性,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特别是直径≤3cm的肿瘤.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在计算机消防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经常会出现问题,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质量与水平,严重影响整体消防网络系统的建设效果,甚至会影响计算机消防网络信息化系统的长远发展与进步.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总结丰富经验,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科学开展各方面管理工作,提升整体信息化建设工作效果,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章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血液病化疗患者的支持疗法中,常常强调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尿酸性肾病、加强营养,其实对于防治低钾血症也应给以足够重视.
作者:蒋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急诊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100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为实施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2.00%.结论 针对医院急诊内科接受治疗的重症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开展对症治疗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患者病情能够获得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王茂森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9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93.6%、10.6%、2.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78.7%、12.8%、12.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恒;柳毅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