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艳艳;郭卫东;初迪
目的:探讨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ICU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GCS评分、昏迷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GCS评分显著较高,昏迷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术后给予ICU护理干预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缩减昏迷时间,降低昏迷程度,而且还能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
作者:柯文静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利用微信群开展患者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延伸护理服务.方法:建立微信群,责任护士宣传和收集微信资料,建立护患沟通档案;群主和管理员做好群内人员和宣教资料的上传和更新;以微信聊天的形式,进行出院回访及健康教育[1].结果: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有230多名患者和家属参与微信群咨询;通过微信平台,协助70例患者预约登记入院,解答及指导了120例患者存在的问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90%上升至97%,床位使用率从89%上升到105%.结论:利用微信群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微信群突破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为延续护理服务,其推动血液病知识普及的价值让人期待.
作者:李志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目标性镇静护理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监护室收治的重症患儿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接受目标性镇静护理,后者接受镇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依从性、生命体征的具体情况.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镇静评分、依从性,组间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并不存在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监护室中的应用目标性镇静护理,护理效果良好,提高的患儿的镇静评分和依从性,也不影响生命体征变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元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与社区健康指导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食、运动等常规护理指导,护理组加强心理护理与社区健康指导.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护理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0.36 ±5.38)mmHg(1mmHg=0.1333kPa),平均舒张压为(88.42±9.27)mmHg,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不良情绪对治疗的影响,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余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检测分析孕早期妇女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为适宜叶酸补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5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建卡接受检测的孕早期妇女1500例,分别测定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结果:孕6~8周妇女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孕9~11周妇女(P<0.05);孕9~11周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高于孕6~8周妇女(P<0.05).城市地区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地区孕早期妇女(P<0.05);城市地区孕早期妇女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低于农村地区孕早期妇女(P<0.05).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高于未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P<0.05);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的血清、红细胞叶酸缺乏率显著低于未服用叶酸组孕早期妇女(P<0.05).结论:孕早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缺乏,通过孕早期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检测有利于临床合理补充叶酸,才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叶酸缺乏,减少胎儿出生缺损以及孕妇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资生止遗颗粒治疗小儿遗尿(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门诊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遗尿症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资生止遗颗粒冲服;对照组口服缩泉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资生止遗颗粒治疗小儿遗尿(肺脾气虚型)有显著的疗效,临床应用能有效改善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深入开发研究.
作者:姜珊;胡冬雪 刊期: 2018年第35期
健康乃人之根本,没有此次调查,可以了解到在不同情况之下,居民对医疗需求的不同.本文将从生活水平不同、生活环境差异、人文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完善等几个方面,对非健康状态下的居民对就医方式的不同选择进行调研比对.
作者:陈洪圆;胡宇;陈益;杨冰清;张小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之后对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方法 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56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28例实验组和28例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的综合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护理后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精细综合护理的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提升情况和护理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之后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有明显的提升,因此,精细的综合护理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中,总结并阐述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妊高症产妇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出血率为5.6%,对照组为44.4%,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体质量为(3.3±0.3)千克,对照组为(2.6±0.2)千克,两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Apgar评分为(9.7±1.4)分,对照组为(8.2±1.1)分,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路径来说,优质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作者:樊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现今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达800-1000万,每年死于该病的患者高达300万,作为因结核杆菌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以肺结核为常见,严重影响国民素质及社会正常运转.肺结核是因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因我国人口基数大且各地疫情控制不均衡,致使肺结核防治工作仍为当下医者需迫切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本文就肺结核治疗进展进行论述.
作者:王朝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位于心内科科室的病人在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后的具体情况.方法:随机的选取某医院的150位心内科科室的病人,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分析这些病人使用阿司匹林后的效果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大量的数据表明,在这150位病人中,实验组中病人发生不适的有3位,而对照组中的病人发生不适的就比较多了,高达34位.结论:通过在实际中的应用发现,在心内科病室的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药物的很多,但是服药以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也比较多.为了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病人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合理用药.
作者:罗宏玉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演习就是战争,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军队应做好备战,时刻保持警惕.部队相关医护人员也要经常进行演练,进行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来提高救助水平,本文特对战场救护技能模拟训练的实践展开思考.
作者:刘爱平;邢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与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方法:对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8例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全麻患者苏醒期护理基本平稳安全,并发症处理及时、准确,完全清醒且生命体征正常后返回病房,次日随访未见并发症.结论:复苏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与护理环节,平稳地渡过麻醉复苏期,安全地将患者转回病房,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翠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9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丁苯酞,对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R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而言,丁苯酞可以有效地改善其神经功能的缺损,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芸芸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某疾控中心2017年3月~2018年3月小儿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之后开展治疗,对参照组患者则直接根据医生经验直接给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5±1.5)d,治疗有效率为(98%),参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8.5±1.3)d,治疗有效率为(76%),对两组患者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将微生物检验应用到感染控制中,可以准确判断疾病病因,并辅助感染性疾病治疗,进而有效控制患者感染,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刘庭松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分析其CT与MRI影像学资料,就两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I肝内病灶及阳性率较增强CT,均占优(P<0.05).MRI诊断准确率相比CT,显著高于后者(P<0.05).针对直径≤3cm的肿瘤,MRI诊断准确率较CT,显著偏高(P<0.05),而>3cm的肿瘤,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原发性肝癌,其增强MRI、CT的表现均有专属特征性,但肝脏MRI诊断准确率高于增强CT,特别是直径≤3cm的肿瘤.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骨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2-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各48例的接受基础护理的对照组、接受人性化护理的试验组.对比2组骨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负性情绪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骨科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P<0.05.结论: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满足患者身心护理需求.
作者:潘炯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中进行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手术患者例数一共为80例,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手术护理干预和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从术前准备、医患沟通以及护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分值和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医护合作式术前访视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能降低患者术前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为手术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并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咏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我国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来说意义重大.本文笔者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郑建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在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实际的应用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选取在我院近两年就诊的145例呼吸内科患者,对其均实施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使用比例较高的抗菌类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哇诺酮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硝咪唑类,且单独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66例,2种抗菌药物联用的71例,使用3种抗菌药物的患者8例.得出的结论是,抗菌药物在临床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且应用范围广泛,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振波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