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军;陈斌贤
在简单介绍国内省内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及其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从参考源的建设、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合作咨询意识、个性化服务意识、服务人员及组织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广东省医药信息网进行了评价.
作者:贺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加强急救组织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方法以急诊科护理人员为单位,使每位护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结果近2年,护理人员都能很好地应对本科室发生的突发事件,既使病人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准确的救治,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要具备过硬的急救技术、急救知识和较好的协调管理能力,才能很好地完成急救护理工作适应目前医疗的需要.
作者:黄琼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颈肩腰腿痛、神经痛等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30例,应用奥施康定片剂治疗,记录治疗期间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在治疗过程中,便秘的发生率30.00%,以轻中度为主;其次为恶心呕吐6.67%;其它均低于5.00%,且不良反应随用药时间延长而有减少趋势.结论奥施康定可安全有效应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的治疗.
作者:何雁冰;卢振和;陈金生;黄乔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影响.方法术前给予健康宣教,术中给予触摸、鼓励、音乐疗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益于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龚穗清;吴小琴;梁淑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B超定位注药对临床上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92例病人经B超直肠定位后,准确注入敏感抗生素及其他相关药物于前列腺内.结果 92例病人治愈59例,好转19例,无效14例,治愈及好转率达84%.结论经直肠B超定位注药是治疗难治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手段,但不宜作为常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马戟;姚宇玲;郑军;李晓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析与总结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认为呼吸道不畅或阻塞,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肺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易引发低氧血症,从而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生命;护理上加强呼吸道管理、改善通气状况,保证有效吸氧,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卓雅淑;刘国珍;林义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 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方永祥;容志毅;张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告知制度在血液透析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68位血透患者实施系列告知措施;对告知制度的落实实行岗位责任制管理;加强对医护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和告知能力的培训;对告知效果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告知重要性的认识和工作责任感,增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血透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切实有效的告知制度是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体现尊重血透患者知情同意权、创建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作者:符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陈敏静;李珩;宁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运用护理满意度调查手段,探讨其对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查方式每季度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归纳、分析,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通过4年实践,2005年护理服务满意度综合指标比2002年增长了2个百分点,健康教育综合指标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结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对落实健康教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瑞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角瓣与梯形瓣交叉法在唇裂修复术中唇红、唇珠整复的可行性.方法 2001~2005年40例单侧唇裂以改良Tennison法修复,上唇皮肤常规方法,唇红、唇珠处设计以三角形瓣与梯形瓣交叉方法,恢复唇弓外形、唇珠丰满并向前微翘,唇红术后未见明显切迹(口哨状).结果 40例患者唇裂修复术后,唇弓唇珠外形均取得良好效果,消除口哨状.结论在唇红整复术中运用三角瓣与梯形瓣交叉的方法,能较好恢复唇红唇珠外形.
作者:郑俊发;艾伟健;刘曙光;曾曙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QOL,主要指的是一个人每天发挥生活机能的程度,以及在机体、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方面体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既包括个体身体和智力状态,也包括个体生命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即对他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肖晓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6月我院非手术治疗17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15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例中转手术,在非手术治疗15例中有12例术后3~4个月复查CT证实破裂已愈合,随访3~9个月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姚明军;陈斌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03对无症状不育夫妇同时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支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的IST试剂盒,按说明操作.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83例(40.29%),单一Uu感染71例(34.46%),单一Mh感染3例(1.46%),Uu和Mh混合感染9例(4.37%).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87.9%,原始霉素74.7%,强力霉素50.6%,氧氟沙星43.4%,四环素30.1%,低是红霉素20.5%.结论本地区无症状不育夫妇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较为敏.
作者:钟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命名性失语是指成人局部性脑损伤引起的语言障碍[1].产褥期因脑出血所致的命名性失语病例很少见.我院近年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彩;杨琛;梁洁;李理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的心理卫生水平及其情绪症状的分布.方法通过对3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无情绪障碍者(对照组)和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有情绪障碍的患者(病例组)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2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统计情绪障碍组的不同情绪症状的分布.结果病例组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因子、强迫因子、抑郁焦虑因子等7个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后心理障碍表现为以抑郁、强迫、躯体化和焦虑为主的综合症候群.
作者:庄锦珊;吴金;陈炳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强效排石颗粒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符合颗粒的质量要求.动物试验LD50>12.08g/kg生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在75%以上,2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组方合理,工艺可行,无毒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常翠;赵奎;杨宏图;饶曼妮;宁德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归芎桃草汤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药物流产指征的200例早孕妇女(中医辨证为肝郁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在服用药物流产药后阴道出血时服加味归芎桃草汤,每天1剂,连用3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流浸膏,每天3次,每次15 ml,饭后服,连服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总有效率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6.2±2.3)d,显著短于对照组(15.21±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后第7~10 d超声检查,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归芎桃草汤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疗效显著.
作者:李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作者:何姗;庞超;胡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关系,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调查40例老年(≥60岁)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4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27,p<0.01).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素霞;刘仁莲;张秀淋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