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卓雅淑;刘国珍;林义清

关键词:颅脑损伤, 低氧血症, 原因, 护理
摘要:分析与总结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护理,认为呼吸道不畅或阻塞,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肺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易引发低氧血症,从而加重脑缺氧而危及生命;护理上加强呼吸道管理、改善通气状况,保证有效吸氧,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丁丙诺啡联合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丁丙诺啡联合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的效果,探讨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臂丛麻醉病人术后镇痛的有效浓度.方法 100例需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随机分为2组:组1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250%布比卡因30 ml,加丁丙诺啡0.15 mg,组2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30 ml,加丁丙诺啡0.15 mg.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组1 T2(感觉神经完全阻滞时间)稍长于组2,麻醉维持时间、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相似,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丁丙诺啡联合0.250%或0.375%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病人,均效果满意、止痛完善,且安全、有效.

    作者:涂素兰;王远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统计2004年7~12月份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072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占56.36%,2联及2联以上的占43.64%.头孢克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的使用率在所有抗菌药物中占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医生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应加强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控.

    作者:吴丽卡;黎海燕;莫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实习医师的心理分析及引导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师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存在多种影响实习生心理的因素.本文浅析了临床实习医师的心理,并就心理引导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作者:曾禄贤;黄位耀;劳炜东;刘瑛;刘蕴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颅内出血CT检查与预后分析

    目的了解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病情况、CT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头颅CT检查筛选,随访ICH患儿,定期复查头颅CT及进行智力发育检查,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ICH 53例,ICH检出率为26%.ICH部位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7例(70.6%),脑室周围-脑室出血(SEH/IVH)11例(20.8%),其中8例为胎龄<32 w者,脑实质出血(IPH)4例(7.5%),小脑出血(ICEH)1例(1.1%),53例中死亡11例(20.8%).随访42例,其中SAH占26例,SEH/IVH占11例,IPH占4例;随访正常24例(57.1%),后遗症18例(42.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SAH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11.5%(3/26例),但SEH/IVH及IPH的预后均差,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7.5%(7/8例)和100%(2/2例).结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ICH易漏诊,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ICH部位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马伟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18例,术后并发排尿困难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患者中,10例排尿困难为TURP术后膀胱内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28例为前尿道狭窄(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3例),13例后尿道狭窄.4例自行排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6例用Ellik排空器吸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32例行尿道扩张治疗,1例行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7例再次电切镜切除残留前列腺组织和/或瘢痕组织.5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排尿困难症状全部消失.1例合并直肠癌拒绝进一步治疗,行膀胱造瘘术,带造瘘管出院.结论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并不少见(8.3%),TURP手术史及尿道镜膀胱镜检查可确诊,若处理及时可获得痊愈,尿道扩张是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晓东;何志新;温天奋;何自浪;梁强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小板计数在中晚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肝硬化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排除MVC小于80 fl病例后分为中、晚期二组进行血小板计数统计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期肝硬化ALP计数为(143±36)× 109/L,低于对照组(181±45)×109/L(p<0.01).晚期肝硬化组ALP计数(86±28)×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建议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

    对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MP感染好发于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婴幼儿也不少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理变化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及顽固性剧烈咳嗽.偶有再发,有时肺部的改变和肺功能恢复较慢.通过临床规范治疗及综合护理的应用,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顺利康复.

    作者:张庆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820例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是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同时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或健康检查,为患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避免因输血感染,造成医疗纠纷,分清责任,查明原因,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此4项检测也为手术前、产前常规检查,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介入治疗发生传染病的感染.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和对脑血管供血的影响.方法将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12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西其丁注射液100ml,每次1次,14 d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口服.连续使用14 d.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TCD变化来判断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好转,TCD提示血流速度及舒张收缩功能有好转.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2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通心络胶囊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作者:魏国健;刘和强;彭从健;丘伟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院品牌、医院精神与医院文化的辩证关系

    1医院文化影响医院竞争力我国的医院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和现代意识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医院特征的群体意识,是人类文化发展和医院主体医疗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医院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围绕人力资源开发的文化,是人性关怀、人文服务的文化.

    作者:罗健京;单玉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强效排石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评价

    目的研究强效排石颗粒的制备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符合颗粒的质量要求.动物试验LD50>12.08g/kg生药.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在75%以上,2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结论组方合理,工艺可行,无毒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常翠;赵奎;杨宏图;饶曼妮;宁德俄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73年6月~2002年10月482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术后发生大出血,其中,1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止血,1例电切镜止血.结论术中止血确切及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是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关键,术后及时并正确处理出血可避免再次手术,对保守治疗失败者需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杨文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神经胶质种植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复发灶病理分级由Ⅰ级降为0级;第2次术后1年半随访健在.另1例术后2年随访至今健在.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其复发性肿瘤经过多次手术后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亦即恶性程度的逆转.且种植结节的数量越少,其预后越好.

    作者:陈新妹;王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支原体培养分型及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我院2年来性病专科门诊和中医妇科特色门诊及妇产科门诊送检的1038份标本进行检测,总检出率为38.3%,解脲型(Uu)检出率为81.2%,人型(Mh)检出率为2.0%,解脲型与人型双阳性的检出率为16.8%.女性发病占72.6%.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85.2%).在耐药性方面两者均对洛美沙星的耐药率高,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低.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治疗上,选择抗生素时首选交沙霉素,避免选择洛美沙星等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要加强耐药监测和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汪月祥;胡赛元;顾华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患者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4例已明确诊断为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患者,在通过洗胃、输液、利尿、吸氧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除1例因中毒时间较长延误抢救时机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于净化治疗后2~10 h清醒,抢救成功率高.结论对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抢救,除一般对症治疗外,运用血液灌流治疗,并加强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谢叶丽;洪蝶玟;庄小媛;庄妙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对照2组,各36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结果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住院日程平均缩短1.5 d.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能更有效地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作者:陈晓瑜;杨丽娴;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87例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7例自愿选择药物人流的早孕妇女的流产效果与不同孕次及停经天数进行观察,并分析流产后阴道出血与不同孕次及停经天数的影响.结果完全流产率95%,且完全流产率与停经天数及孕次有关.结纶药物流产孕妇的心理轻松,流产痛苦少.药流是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好方法.

    作者:林桂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 Ⅰ~Ⅱ级硬膜外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为格拉司琼组,B组为氟哌利多组,C组为对照组.术毕全部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镇痛液配方为:A组盐酸罗哌卡因150mg加吗啡6 mg加盐酸格拉司琼3 mg;B组盐酸罗哌卡因150 mg加吗啡6 mg加氟哌利多5 mg;C组盐酸罗哌卡因150 mg加吗啡6 mg,3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毕均采用负荷量加持续量加PCA行硬膜外镇痛.观察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小于B组,B组小于C组.B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C组.结论格拉司琼复合于硬膜外镇痛液中抗术后恶心呕吐(PONV)作用效果显著,这种给药方法是可行的.

    作者:何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发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取2002.1~2003.12在本院住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异位妊娠病例共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病人中有流产史的占65%,盆腔感染史的占31.9%,下腹部手术史的占16.3%,宫内节育器的占15%,不孕史的占¨.3%,月经不规则的占5%,吸烟的占3.1%,子宫内膜异位的占2.5%.结论流产史、盆腔感染史、下腹部手术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宫内节育器、不孕症、吸烟、子宫内膜异位、内分泌功能改变也可能与异位妊娠发生相关.

    作者:姚宇玲;黄冰霜;陈少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脊椎转移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临床获得证实的脊椎转移瘤CT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转移部位以胸腰椎多,其次是骶椎与颈椎.原发瘤以肺癌(39.6%)和乳腺癌8例(15.1%)转移发生率高,其次是肝癌.脊椎转移灶的影象表现可分为3型: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结论常规优质的X平片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做出诊断,而CT能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对随访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