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健京;单玉梅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肝硬化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排除MVC小于80 fl病例后分为中、晚期二组进行血小板计数统计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期肝硬化ALP计数为(143±36)× 109/L,低于对照组(181±45)×109/L(p<0.01).晚期肝硬化组ALP计数(86±28)×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建议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颅内出血(ICH)的发病情况、CT表现及预后.方法对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头颅CT检查筛选,随访ICH患儿,定期复查头颅CT及进行智力发育检查,分析随访结果.结果 200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中发现ICH 53例,ICH检出率为26%.ICH部位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37例(70.6%),脑室周围-脑室出血(SEH/IVH)11例(20.8%),其中8例为胎龄<32 w者,脑实质出血(IPH)4例(7.5%),小脑出血(ICEH)1例(1.1%),53例中死亡11例(20.8%).随访42例,其中SAH占26例,SEH/IVH占11例,IPH占4例;随访正常24例(57.1%),后遗症18例(42.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SAH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11.5%(3/26例),但SEH/IVH及IPH的预后均差,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7.5%(7/8例)和100%(2/2例).结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ICH易漏诊,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ICH部位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应以预防为主.
作者:马伟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3例,冠脉造影阴性者61例设为对照组,冠心病(CHD)组132例,比较各组CRP间的差异;分析冠心病组病变严重程度与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CHD组CRP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和对照组(p<0.001),而SAP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CHD组血清CRP与GS显著相关(r=0.34,p<0.001),相关关系独立于年龄、TC/HDL-C、BMI和吸烟等因素以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D组血清CRP和TC/HDL-C比值对GS有显著影响(均p<0.001).结论 C反应蛋白是CHD发病重要的预测因子,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方永祥;容志毅;张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4例已明确诊断为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患者,在通过洗胃、输液、利尿、吸氧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除1例因中毒时间较长延误抢救时机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于净化治疗后2~10 h清醒,抢救成功率高.结论对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抢救,除一般对症治疗外,运用血液灌流治疗,并加强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谢叶丽;洪蝶玟;庄小媛;庄妙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影响.方法术前给予健康宣教,术中给予触摸、鼓励、音乐疗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术中疼痛程度、血压及心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有益于鼻内窥镜下鼻腔清理术病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龚穗清;吴小琴;梁淑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统计2004年7~12月份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072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占56.36%,2联及2联以上的占43.64%.头孢克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的使用率在所有抗菌药物中占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医生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应加强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控.
作者:吴丽卡;黎海燕;莫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B超定位注药对临床上难治性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92例病人经B超直肠定位后,准确注入敏感抗生素及其他相关药物于前列腺内.结果 92例病人治愈59例,好转19例,无效14例,治愈及好转率达84%.结论经直肠B超定位注药是治疗难治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手段,但不宜作为常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马戟;姚宇玲;郑军;李晓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简单介绍国内省内网上参考咨询平台及其服务的基础上,重点从参考源的建设、服务方式、服务对象、合作咨询意识、个性化服务意识、服务人员及组织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广东省医药信息网进行了评价.
作者:贺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临床医学实验室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因为其抗凝血性强,对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为血液细胞常规计数的抗凝剂,而被临床医学实验室广泛应用[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有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现象,且操作者有时还难辨真伪.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原因探讨如下.
作者:周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94例甲状腺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94例,占同期甲状腺疾病的4.1%,术前误诊49例,误诊率为52.1%.根据病理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再次手术40例,占42.6%.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注重病史及体格检查,并综合多种检查措施可提高诊断率.术前穿刺活检及快速冰冻切片可减少误诊率.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及颈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
作者:李绍新;胡宁东;黄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由于医学科学快速发展,新的手术名称层出不穷,而ICD-9-CM-3为1993年3月版,很多手术名称编码没有列出,此外尚有部分易混淆的手术名称,常导致手术操作编码的失误.鉴于上述原因,为了获得正确编码,本文特对手术操作疑难编码及易混淆的手术操作编码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作者:黎福清;林洁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复发灶病理分级由Ⅰ级降为0级;第2次术后1年半随访健在.另1例术后2年随访至今健在.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其复发性肿瘤经过多次手术后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亦即恶性程度的逆转.且种植结节的数量越少,其预后越好.
作者:陈新妹;王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脊椎转移瘤的CT和X线平片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经临床获得证实的脊椎转移瘤CT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以总结其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转移部位以胸腰椎多,其次是骶椎与颈椎.原发瘤以肺癌(39.6%)和乳腺癌8例(15.1%)转移发生率高,其次是肝癌.脊椎转移灶的影象表现可分为3型: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结论常规优质的X平片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做出诊断,而CT能显示普通平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对随访观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是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同时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或健康检查,为患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避免因输血感染,造成医疗纠纷,分清责任,查明原因,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此4项检测也为手术前、产前常规检查,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介入治疗发生传染病的感染.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重要阶段,也是医学生由学生角色向医师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存在多种影响实习生心理的因素.本文浅析了临床实习医师的心理,并就心理引导问题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作者:曾禄贤;黄位耀;劳炜东;刘瑛;刘蕴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作者:何姗;庞超;胡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对8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过程进行分析,认为MP感染好发于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婴幼儿也不少见.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理变化呈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及顽固性剧烈咳嗽.偶有再发,有时肺部的改变和肺功能恢复较慢.通过临床规范治疗及综合护理的应用,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顺利康复.
作者:张庆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从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和提供人性化服务两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倡医院图书馆应该把读者确立为中心,改进服务方式,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并且提出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方式,以期促进医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医院临床、科、教、研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杨继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要求越来越高.所谓QOL,主要指的是一个人每天发挥生活机能的程度,以及在机体、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方面体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既包括个体身体和智力状态,也包括个体生命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即对他人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作者:肖晓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18例,术后并发排尿困难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患者中,10例排尿困难为TURP术后膀胱内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28例为前尿道狭窄(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3例),13例后尿道狭窄.4例自行排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6例用Ellik排空器吸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32例行尿道扩张治疗,1例行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7例再次电切镜切除残留前列腺组织和/或瘢痕组织.5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排尿困难症状全部消失.1例合并直肠癌拒绝进一步治疗,行膀胱造瘘术,带造瘘管出院.结论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并不少见(8.3%),TURP手术史及尿道镜膀胱镜检查可确诊,若处理及时可获得痊愈,尿道扩张是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晓东;何志新;温天奋;何自浪;梁强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