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调查

吴丽卡;黎海燕;莫婵

关键词:处方, 抗菌药物, 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情况,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查统计2004年7~12月份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072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联合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55%,其中单种抗菌药物占56.36%,2联及2联以上的占43.64%.头孢克洛、阿奇霉素、阿莫西林/舒巴坦的使用率在所有抗菌药物中占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医生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应加强对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监控.
现代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川崎病38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3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持续发热、口唇鲜红、皲裂,恢复期指(趾)端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出现率低.结论对持续发热患儿注意排除川崎病,减少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而延误治疗所造成的并发症.

    作者:张晓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

    目前临床医学实验室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因为其抗凝血性强,对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为血液细胞常规计数的抗凝剂,而被临床医学实验室广泛应用[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有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现象,且操作者有时还难辨真伪.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原因探讨如下.

    作者:周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临床抗高血压药物利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情况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抗高血压类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相似,除氯沙坦增长28.90%外,其余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复方制剂是临床常用的三大类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作者:刘国璋;郭益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24例,予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及有否并发症发生.结果治愈5例,好转19例,未愈0例,未发生过局部皮肤烧伤、感染或感觉减退等并发症.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以其温度可控,避免局部皮肤烧伤和局部神经穿刺损伤,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活锋;陈金生;卢振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论医院图书馆人性化服务

    从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和提供人性化服务两方面探讨了医院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意义,提倡医院图书馆应该把读者确立为中心,改进服务方式,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并且提出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方式,以期促进医院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医院临床、科、教、研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杨继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脾外伤非手术治疗17例报告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脾外伤的可行性及其适应症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5年6月我院非手术治疗17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15例非手术治疗成功,2例中转手术,在非手术治疗15例中有12例术后3~4个月复查CT证实破裂已愈合,随访3~9个月无并发症出现.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外伤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姚明军;陈斌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胎儿监护联合脐血流测定早期诊断胎儿窘迫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在预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妊娠晚期孕妇入院时常规行胎儿监护及脐血流检测,记录胎监评分及脐血流S?D比值(收缩期末大的血流速度/舒张期末大的血流速度),分Ⅰ、Ⅱ、Ⅲ、Ⅳ组,Ⅰ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正常;Ⅱ组为胎心监护正常,脐血流检测异常;Ⅲ组为胎心监护异常,脐血流正常;Ⅳ组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均异常.分娩后记新生儿Apgar评分及羊水污染情况.结果Ⅰ组围产儿结局良好,胎儿窘迫发生率低;Ⅳ组围产儿结局差,胎儿窘迫发生率高.结论产前联合应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脐血流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预测围产儿预后.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窥镜下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玻璃体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13例该项手术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能顺利进行,无1例发生感染或出现手术意外,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解释工作、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邓杏灵;林菁;谭素芬;胡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味归芎桃草汤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加味归芎桃草汤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药物流产指征的200例早孕妇女(中医辨证为肝郁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112例,对照组98例,治疗组在服用药物流产药后阴道出血时服加味归芎桃草汤,每天1剂,连用3 d,对照组口服益母草流浸膏,每天3次,每次15 ml,饭后服,连服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9.19%显著高于对照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总有效率96.42%,显著高于对照组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阴道平均出血时间(6.2±2.3)d,显著短于对照组(15.21±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后第7~10 d超声检查,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归芎桃草汤有效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疗效显著.

    作者:李丽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护理方法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结果120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配合良好.视网膜平伏120例.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或不变.术后发生暂时性眼压升高者31例,经干预处理后均得到控制.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保证手术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思建;吴素虹;黄雯;连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六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作者:何姗;庞超;胡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820例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是主要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的疾病,同时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或健康检查,为患者检测抗-HIV、HBsAg、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是为了避免因输血感染,造成医疗纠纷,分清责任,查明原因,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此4项检测也为手术前、产前常规检查,避免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因介入治疗发生传染病的感染.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本院各科送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亚;李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03对无症状不育夫妇同时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支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的IST试剂盒,按说明操作.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83例(40.29%),单一Uu感染71例(34.46%),单一Mh感染3例(1.46%),Uu和Mh混合感染9例(4.37%).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87.9%,原始霉素74.7%,强力霉素50.6%,氧氟沙星43.4%,四环素30.1%,低是红霉素20.5%.结论本地区无症状不育夫妇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较为敏.

    作者:钟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神经胶质种植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例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于术后1年复发,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复发灶病理分级由Ⅰ级降为0级;第2次术后1年半随访健在.另1例术后2年随访至今健在.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其复发性肿瘤经过多次手术后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亦即恶性程度的逆转.且种植结节的数量越少,其预后越好.

    作者:陈新妹;王龙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94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总结94例甲状腺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94例,占同期甲状腺疾病的4.1%,术前误诊49例,误诊率为52.1%.根据病理结果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再次手术40例,占42.6%.术后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喉上神经损伤3例,甲状旁腺损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注重病史及体格检查,并综合多种检查措施可提高诊断率.术前穿刺活检及快速冰冻切片可减少误诊率.再次手术的手术方式及颈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

    作者:李绍新;胡宁东;黄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情绪障碍的自评量表分析

    目的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的心理卫生水平及其情绪症状的分布.方法通过对3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无情绪障碍者(对照组)和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有情绪障碍的患者(病例组)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2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统计情绪障碍组的不同情绪症状的分布.结果病例组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因子、强迫因子、抑郁焦虑因子等7个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重返社会后心理障碍表现为以抑郁、强迫、躯体化和焦虑为主的综合症候群.

    作者:庄锦珊;吴金;陈炳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

    目的探讨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18例,术后并发排尿困难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的患者中,10例排尿困难为TURP术后膀胱内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28例为前尿道狭窄(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3例),13例后尿道狭窄.4例自行排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6例用Ellik排空器吸出残存血块和腺体组织,32例行尿道扩张治疗,1例行尿道冷刀内切开治疗,7例再次电切镜切除残留前列腺组织和/或瘢痕组织.5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排尿困难症状全部消失.1例合并直肠癌拒绝进一步治疗,行膀胱造瘘术,带造瘘管出院.结论前列腺TURP术后并发排尿困难并不少见(8.3%),TURP手术史及尿道镜膀胱镜检查可确诊,若处理及时可获得痊愈,尿道扩张是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晓东;何志新;温天奋;何自浪;梁强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化瘀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7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化瘀膏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将146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化瘀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5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42,p<0.01),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化瘀膏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药物.

    作者:廖培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应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患者体会

    目的探讨运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方法与效果,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34例已明确诊断为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患者,在通过洗胃、输液、利尿、吸氧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除1例因中毒时间较长延误抢救时机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于净化治疗后2~10 h清醒,抢救成功率高.结论对急性重度抗抑郁药物中毒的抢救,除一般对症治疗外,运用血液灌流治疗,并加强治疗前、中、后的护理,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谢叶丽;洪蝶玟;庄小媛;庄妙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眼部烟花鞭炮伤的观察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眼部烟花鞭炮伤造成的损害程度,给预防和减少儿童眼部损伤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对眼外伤科收治的儿童眼部烟花鞭炮伤21例(22眼)眼部损害程度观察及治疗前后视力进行比较.结果燃放烟花鞭炮防范不当可引起儿童眼部的严重损害,治疗前盲目为15眼占68.18%,治疗后盲目为12眼占54.55%.结论儿童眼部烟花鞭炮伤会造成眼部的严重损伤,家长要做好儿童的监管督促指导及安全防范教育,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梁锦屏;谭素芬;胡淑英;马文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现代医院杂志

现代医院杂志

主管:广东省医院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