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芬
目的探讨化瘀膏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将146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化瘀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5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42,p<0.01),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化瘀膏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药物.
作者:廖培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我院2年来性病专科门诊和中医妇科特色门诊及妇产科门诊送检的1038份标本进行检测,总检出率为38.3%,解脲型(Uu)检出率为81.2%,人型(Mh)检出率为2.0%,解脲型与人型双阳性的检出率为16.8%.女性发病占72.6%.患者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85.2%).在耐药性方面两者均对洛美沙星的耐药率高,对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低.在预防措施上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治疗上,选择抗生素时首选交沙霉素,避免选择洛美沙星等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要加强耐药监测和抗生素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汪月祥;胡赛元;顾华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前临床医学实验室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作为抗凝剂,因为其抗凝血性强,对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为血液细胞常规计数的抗凝剂,而被临床医学实验室广泛应用[1].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采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时,有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现象,且操作者有时还难辨真伪.现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出现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减低的原因探讨如下.
作者:周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为消除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他们能面对现实,树立重新生活的勇气,积极配合治疗.方法护士采用自我中心疗法与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促膝谈话,找出心理存在问题.结果烧伤病人能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结论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实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治疗及其自身安全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何月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人工肾病区的病人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调查其感染情况并分析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乙肝.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05年10月在本院人工肾病区进血液透析的患者共205例,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与其入院时的乙肝两对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可能感染的原因及感染情况.结果初始血透治疗前感染乙肝病毒者共56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为89例.现检测结果为:56例乙肝患者不变,但是89例乙肝两对半全阴者中有15例出现HBsAg阳性,占16.8%,其余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15例出现HBsAg阳性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2年,13例有输血史,与64例仍为乙肝两对半全阴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可能与其血透过程及输血有很大的关系.
作者:陈敏静;李珩;宁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性干预效果.方法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辅以人文关怀,对照组仅为常规综合治疗.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测评,同时与正常人群对照.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焦虑症状等问题得到改善.结论人文关怀对2型糖尿病有治疗性干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作者:刘玉华;张秀薇;黄秋霞;杜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7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对照2组,各36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结果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的治疗组治疗效果更好,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住院日程平均缩短1.5 d.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沐舒坦能更有效地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作者:陈晓瑜;杨丽娴;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73年6月~2002年10月482例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术后发生大出血,其中,1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再次开放手术止血,1例电切镜止血.结论术中止血确切及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是预防前列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关键,术后及时并正确处理出血可避免再次手术,对保守治疗失败者需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杨文浩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情况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抗高血压类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基本相似,除氯沙坦增长28.90%外,其余大多数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频度和销售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复方制剂是临床常用的三大类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Ang)受体拮抗剂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作者:刘国璋;郭益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寻找及制定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和对策.方法对2000~2004年5年间2848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平均剖宫产率为37.53%,明显高于WHO提出的目标15%~20%.以胎儿宫内窘迫、社会因素、头位难产、胎带绕颈、臀位、疤痕子宫排前6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作者:欧少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导致重度妊娠贫血的原因.方法对98例住院分娩孕妇进行检查化验,询问患者病史,测算其饮食数量及质量.结果 98例中重度缺铁性贫血66例,妊娠合并巨幼细胞贫血28例,妊娠合并再障4例.结论重度妊娠贫血的病因与营养、疾病、孕妇个人保健知识密切相关.
作者:凌清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院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凭证,是医疗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是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对推进医院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如下:
作者:曾雪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肌肥厚患者冠脉血流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40例心肌肥厚患者和20例正常人冠状窦、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心肌肥厚患者冠状窦直径、前向血流和净前向血流流速积分(VTIne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冠状窦前向血流和VTInet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多项指标存在相关关系;肺静脉舒张末期逆行血流大流速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结论冠脉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心肌肥厚患者舒张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贤金;彭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丁丙诺啡联合不同浓度布比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的效果,探讨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臂丛麻醉病人术后镇痛的有效浓度.方法 100例需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病人随机分为2组:组1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250%布比卡因30 ml,加丁丙诺啡0.15 mg,组2臂丛麻醉所用局麻药为0.375%布比卡因30 ml,加丁丙诺啡0.15 mg.观察、记录两组病人围术期HR、RR、BP、ECG、SpO2的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组1 T2(感觉神经完全阻滞时间)稍长于组2,麻醉维持时间、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相似,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丁丙诺啡联合0.250%或0.375%布比卡因用于臂丛阻滞麻醉病人,均效果满意、止痛完善,且安全、有效.
作者:涂素兰;王远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关系,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调查40例老年(≥60岁)肺结核患者(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情况,并与40例正常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总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627,p<0.01).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素霞;刘仁莲;张秀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肝硬化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排除MVC小于80 fl病例后分为中、晚期二组进行血小板计数统计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中期肝硬化ALP计数为(143±36)× 109/L,低于对照组(181±45)×109/L(p<0.01).晚期肝硬化组ALP计数(86±28)×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晚期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建议血小板计数可作为晚期肝硬化的诊断指标之一.
作者:周华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不育夫妇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03对无症状不育夫妇同时进行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支原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的IST试剂盒,按说明操作.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83例(40.29%),单一Uu感染71例(34.46%),单一Mh感染3例(1.46%),Uu和Mh混合感染9例(4.37%).支原体对药物敏感的敏感株比例依次是:交沙霉素87.9%,原始霉素74.7%,强力霉素50.6%,氧氟沙星43.4%,四环素30.1%,低是红霉素20.5%.结论本地区无症状不育夫妇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对交沙霉素较为敏.
作者:钟建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的变化和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20份标本HBV血清六项标志物.以抗HBs、HBe、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为对照组,观察不同抗HBc阳性组合模式的抗HBc-IgM的阳性率.结果HBV血清标志物阳性的组合有13种组合模式.HBsAg(+)、抗HBc(+)组的抗HBc-IgM的阳性率高于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HBsAg(+)、HBeAg(+)、抗HBc(+)组和HBsAg(+)、抗HBe(+)、抗HBc(+)组的抗HBc-IgM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就医患者中急性传染性较强类型的HBV感染者较多.由于HBV的变异,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的组合模式趋于复杂化.
作者:何姗;庞超;胡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同照射剂量对机体损伤的程度,增强人们对X线的防护意识,正确认识和使用X线机.方法对30例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X线工作岗位上、就职前均是健康者的X线工作者.按每人一年照射总剂量不同分三组,监测其临床表现和血液学变化.结果第一组仅出现轻微的症状,血液学稍有变化(与就职X线工作前比),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占总例数20%.第二组出现各组织器官、系统的症状,血液学比第一组变化稍大,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占总例数70%.第三组出现的症状基本同第二组,但稍重些,血液学变化比第二组稍大.有1例血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占总例数10%.结论 X线工作者机体均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照射剂量虽然均在国家颁布允许标准范围内,但很多人都出现临床症状,这可能是X线工作者长期接受X线照射所致.因此,防护工作很重要.
作者:陈水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玻璃体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对13例该项手术术中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能顺利进行,无1例发生感染或出现手术意外,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解释工作、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邓杏灵;林菁;谭素芬;胡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