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研究

罗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合理使用, 研究
摘要:糖皮质激素是一组类固醇的药物,是一种能对生命进行维持的必须物质,改物质对人体的生理能够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而在临床上使用超过生力量的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抗感染、抑制免疫以及抗过敏的作用,通常被运用到对给中应激反应、炎症以及免疫性的疾病的治疗当中,在临床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是长期进行大剂量的使用则会导致人体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生命的威胁.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影响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0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诊的食管癌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应用多排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进行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多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7.14%、70.37%、76.47%、100.00%,总体准确率为72.22%.结论 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于明确病灶周围组织侵犯、疾病分期,有助于临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作者:李英杰;陈学军;王擎天;贾亚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及生活质量.肢体麻木是其主要症状之一,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无尽的苦恼.笔者在临床中接触很多病例,在我院国家级名老中医李淑荣主任中医师指导下,发现运用针刺络脉放血疗法治疗上症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华雪君;王文刚;王田;李淑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基于医学教育模式下眼视光学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眼睛具有光学器官以及生物器官这两种属性,其产生了眼视光学科.由于眼睛的作用性突出,所以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下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也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则主要探讨在医学教育模式下如何培养眼视光学专业人才.

    作者:段雅楠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予以探究.方法 纳入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甲组与乙组分别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obb's角与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s角与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甲组患者Cobb's角与疼痛评分低于乙组(P<0.05).结论 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采用椎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较好,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改善患者术后Cobb's角与疼痛程度.

    作者:唐国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12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给予研究组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32/34)较对照组76.47%(26/3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与对照组8.82%(3/3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治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98例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n=49)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观察组(n=49)给予内关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5,P=0.035﹚.随访98例妊娠剧吐的孕妇,仅1例于停经87d,B超提示无原始胎心搏动而终止妊娠,其余97例胎儿随访至孕6月,B超均提示胎儿发育正常.结论 内关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妊娠剧吐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呕吐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王生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改良型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术后使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我科自行改良的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术后的使用.方法 对我科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56例甲状腺术后使用改良型负压引流球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 1例患者术后6小时内出现引流管负压漏气情况,其余患者引流顺利,均未出现皮下积液和切口感染.结论 我科自行改良的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术后可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减少术后切口出血,避免切口感染,保证分引流的前提下兼顾美容效果.

    作者:牛志国;陈志军;王盼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讨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发生细菌性腹泻的患儿共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76例患儿的粪便标本取样,送细菌室培养且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统计分析病原菌的种类、检出率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76株病原微生物经检测后,其中轮状病毒比例高,占比50.57%,其次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占比20.45%,产毒性大肠杆菌占比14.20%.本组研究中89例患儿致病菌为志贺菌,占比50.57%,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三嗪等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其中56例(62.92%)对氨苄西林发生耐药,47例(52.81%)对头孢哌酮发生耐药,36例(40.45%)对头孢三嗪耐药,43(48.31%)对阿莫西林耐药.结论 准确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对于小儿腹泻病的预防、治疗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在2011年-2013年两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病人中,随机抽取一百名病人来进行分组性对比.我们为对照组的脑卒中病人利用一般性治疗方法和基础的护理来进行日常诊疗,为治疗组利用康复护理以及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效评价方式,在一定时间内对病人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神经内科护理的过程中,利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进行日常护理,能够帮助病人神经功能更快的恢复,同时让肢体的残疾率可以大大的减少,让病人可以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郜风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中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预后效果比较差,严重情况下会发展成为终末期的肾衰竭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在临床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自我的治理机制,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者倾向于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将会获得更大的进展.本文主要梳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以此来为临床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研究和参考.

    作者:李仕良;王洁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4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阿奇霉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安全性明显和对照组相似,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病灶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联合用药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引起严重的肺部感染及肺外多器官损害,早期联合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程雅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的临床效.方法:采取抽签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平分为两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22例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退热时间、咳嗽、痰量减少时间、血象下降至正常时间更短,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徐文斌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责任医生签约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观察

    研究目的:探讨责任医生签约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慢性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为重点,在社区开展责任医生签约团队服务模式为主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及时规范的随访,对高危人群进行及时的社区干预.结果:签约组比非签约组在患者的规范管理率、血压/血糖控制率、基卫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变、综合满意度等方面均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医生签约团队服务模式可有效规范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黄连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对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可以作为很好的抗菌制剂.但是由于黄连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特殊以及长期以来对黄连的不合理开采等原因,导致黄连的数量越来越少,限制了药用来源.研究表明:黄连内生真菌能产生具有与宿主活性相同的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而真菌又具有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等特点.如果利用好这些内生真菌,有利于扩大小檗碱的药用来源,终扩大抗菌制剂的来源.本文对黄连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小檗碱的研究进展及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扩大抗菌制剂的来源.

    作者:武艳霜;翁有红;程斯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现状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对于男性患者会造成排尿功能的影响,对于女性患者可遗留性交疼痛等残留后遗症,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其临床特点主要包括骨盆的完整性被破坏、休克和多脏器损伤,对该类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多采用整体护理的方法,但随着护理学研究的进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仅仅在骨折手术后进行整体护理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不但是骨盆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组成部分,还能有效地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择期行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复合静吸插管全麻,对照组采用静吸插管全麻,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切皮时(T1)、骨折端复位时(T2)、和手术结束时(T3),观察组MAP和HR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使用芬太尼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术毕拔管时间和留置恢复室总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拔管后躁动情况,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病房后需要镇痛的时间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全麻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复苏时间,值得在临床推荐.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对比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接受全髋置换术,对照组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都是用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全髋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但其治疗效果略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佳治疗方式.

    作者:辛全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也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已跃居至第三位,在某些城市已取代胃癌成为第二大常见癌症[1].直肠癌目前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措施仍然是手术切除.直肠癌的治疗模式已从单纯的肿瘤切除转变到以手术切除为主,包括新辅助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在内的综合性、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时代,不仅要求肿瘤根治,降低局部复发率,而且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量保留肛门和保护盆腔自主神经不受损害,以保留患者自主排便功能及泌尿生殖功能[2].本文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发展历程、手术原则、适应症及禁忌症、短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做一综述.

    作者:沈建凯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依据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检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通过数据对比后进行结果的归纳总结.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本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中应用效果对比常规性护理方法的效果较好,服务态度、礼仪规范、工作效率以及疑难问题解答等均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体检结果信任度、体检开展效率、以及体检时间对比中人性化护理均优于常规性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秀清;许国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在出院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的准入和退出标准,选取骨伤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2名,按照入院单双日随机人为实验组60名,对照组62名.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出院后自护能力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出院后自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8%以上.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护理服务模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督促了患者腰部功能锻炼,促进了疾病的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

    作者:丁艳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