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药学分析

尹小巧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前列地尔, 疗效
摘要: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1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比,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结果: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治疗后,观察组CRP、TNF-a、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42%、76.78%,(P<0.05).结论:临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影响,故方案值得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对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对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7年5月我院51例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术后疼痛程度、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33/36)高于对照组60.00%(9/15)(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胸腔积液消除,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伤椎置钉术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有效性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术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脊椎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伤椎置钉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手术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住院时长与术后疼痛评分上,观察组各项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伤椎前缘圧缩度与Cobb角等情况上,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置钉术治疗脊椎骨折可以有效的改善疾病症状,同时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

    作者:雍士林;沈吉荣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在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临床效果显著,服药安全性高,能够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琼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并探讨合理用药.方法:对所在医院1000例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共有261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占比例为26.1%;所选患者中使用1种、2种、3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的比例分别为59.77%、31.03%、9.20%,差异明显(P<0.05);216例患者中,58例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结论:糖皮质激素用药误区比较明显,应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整改,促进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王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大学生疲劳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为例

    目的 探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大学生疲劳的相关性,为干预和扭转大学生疲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自制的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甘肃中医大学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95.83%,有效问卷110份.大学生疲劳发生率为50.9%;男性为48.7%,女性为52.1%,数据显示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发生疲劳;大一到大三疲劳现患率分别为48.6%、50%和53.2%.结论 大学生疲劳比较普遍,可从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运动和锻炼、压力管理等5个方面来提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加强疲劳干预和防治.

    作者:赵闻平;马强军;张勰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开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指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具有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优点.

    作者:陈光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普通术前护理及临床沟通,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患者实施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术前焦虑状态,有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值得推广.

    作者:茆健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在宫外孕患者保守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共8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可行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低,用药安全型有保障,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作者:曹焕琼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探究现阶段CT诊断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肝癌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而中晚期的生存率仅为30%,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病死率较高.近年来,肝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查手段,以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笔者重点研究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胡晓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的研究进展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是垂体前叶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众多,常见的发病原因有遗传性因素、肿瘤、血管病变、颅脑手术、颅脑外伤等.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垂体激素缺乏有关;其治疗主要是激素替代治疗.

    作者:李华倩;陈晓铭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内窥镜引导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估内窥镜引导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78例,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内窥镜引导下实施食管支架置入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现象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窥镜引导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冉光欣;张霞;高铁铭;赵芝;郑少华;李哲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究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6.09~2017.11收治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0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为52例,对照组为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并发症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1.9%,明显较对照组14.0%低,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具有明显效果,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小儿氧气雾化吸入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住院小儿雾化吸入治疗疗效的影响,以提高小儿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住院患儿的需进行雾化吸入的患儿16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85例,对照组患儿84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和同样药物的雾化吸入治疗,均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儿家属对雾化吸入治疗技术的了解,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护士进行二次宣教,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显示,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88.10%,研究组患儿有效率为96.47%.结论:对住院雾化吸入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许世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6例患有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采用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窄波NB—UVB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NB—UVB光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效果,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刘进虎;祁秀格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慢肾衰中高血压与内皮素-1关系的研究

    研究探讨慢肾衰高血压与内皮素-1的关系,内皮素-1对慢肾衰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慢肾衰合并高血压患者与50例慢肾衰不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58例慢肾衰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病例组,50例慢肾衰不合并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内皮素)水平.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病例组的血浆ET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与高ET可能共同参与了慢肾衰这种疾病的过程.

    作者:骆丹岚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探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的:探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方法: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结果: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人员素质偏低、经费不足、体制改革效果不佳.结论:在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时,针对人员素质偏低、经费不足、体制改革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其效果,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刘明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延续护理在预防PICC病人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对PICC病人预防血栓形成中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PICC患者,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1%明显要低于对照组12.5%血栓发生率,比较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对于PICC患者预防血栓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临床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罗艳梅;向安敏;代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乙肝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乙肝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一般护理,后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乙肝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可缓解护患之间的关系,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陈凤玲;包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饮料安全生产FANP综合评价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比较严峻,人们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饮料行业作为食品工业支柱产业,如何保障饮料安全生产,并保证产品品质,是每个饮料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良好操作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的要求,建立了饮料安全生产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FANP算法对影响饮料安全生产的不同层级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得到影响饮料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这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品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在护理时使用健康教育理念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84例进行研究,同时将患者分成对照1组与对照2组进行护理,对照1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2组在1组的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疾病的知晓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2组的护理质量要显著高于对照1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是非常关键的,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还能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高娉婷;刘佳;李映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