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梅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甲状腺进行切除手术之后,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术之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一共有93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所呈现出的甲状腺残留量把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全切组(21例患者)和非全切组(有72例患者),在对于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替代治疗之后,针对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单位体重剂量之间的差异展开有针对性的比较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单位体重剂量和1.6μg/kg剂量两者之间的差异.针对非全切组男女患者所体现出的L-T4替代治疗剂量和体重关系进行与之相匹配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所呈现出的单位体重剂量分别是(1.8±0.1)μg/kg、(1.4±0.2)μg/kg,有针对性的与1.6μg/kg剂量进行相对应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别的均数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切组男女患者替代治疗剂量分别是(99.0±16.8)μg、(93.0±18.1)μg,两者进行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备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切组男女患者L-T4替代治疗剂量与自身的体重和高度都有十分紧密的联系.结论:对于手术之后呈现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的L-T4替代治疗剂量,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患者所呈现出来的甲状腺残留量和患者的性别来科学合理的制定.
作者:冯广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统计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并以此探讨叶天士治疗胸痹的用药特色.方法:收集《临证指南医案·胸痹》中治疗胸痹的医案复方,整理数据,统计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功效等.结果:①《临证指南医案·胸痹》中治疗胸痹共使用了24味药,其中使用频次较多的前3味药分别为薤白、半夏、桂枝,均属通阳化气、行气止痛药物.②《临证指南医案·胸痹》中主要选用辛温药,归经则以肺经、脾经为主.结论:叶天士治疗胸痹多为通阳化气、行气止痛,且重用辛温药以醒阳宣浊,为胸痹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奚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кBp6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6.01-2016.12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同时选取输卵管绝育术患者在位内膜30例.提取组织蛋白和mRNA,检测NF-KBp65在EMs在位内膜、正常内膜组织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NF-KBp65蛋白和mRNA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的内膜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KBp65蛋白和mRNA在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中高表达,提示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密切.
作者:姚卫卫;刘雪兰;高静;郝婷;哈春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疾病治疗当中卡维地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其中常规组为患者提供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这个前提条件上加用卡维地洛.结果:其中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卡维地洛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率,具有非常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先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检查,然后采用动态心电图系统进行检查,监测患者24h心电变化.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差异并分析.结果:心律失常诊断方面,24h动态心电图阳性检出率为75.0%,常规心电图组阳性检出率为54.69%,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24h动态心电图的房早、房颤、室早、室速及房室传导阻滞阳性检出率与常规心电图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较之常规心电图在检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汪荣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合理用药工作模式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静脉输液的处方资料作为观察组(1000份),另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独立配置静脉输液处方资料作为对照组(1000份),对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前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处方不合理分别为36.8%、21.4%及11.7%,观察组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处方不合理分别为25.1%、16.7%及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处方改正分别为81.5%、70.1%及9076.9%,观察组高风险、中风险及低风险处方改正分别为86.7%、95.8%及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在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之后有效的降低了不合理处方的几率,进而提高了不合理处方的更改几率,不仅提高了用药安全性更是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磊娟;黄永娟;孙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阶段戒烟干预对首次发病的男性青年脑卒中患者吸烟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且为首次发病的男性青年脑卒中患者50例,并将行常规健康宣教的25例作为对照组,另开展分阶段戒烟干预的2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近期戒烟成功率、FTND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阶段戒烟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首次发病的男性青年脑卒中患者戒烟行为,可推广.
作者:赖爱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40例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T扫描,同时通过MIP量大密度投影技术、VR容积再现技术、MPR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支气管动脉具体空间实施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分析支气管扩张诊断结果.结果 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检查诊断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的起始部位、走向、途径、内部管腔直径等,其中包括静脉曲张22例、柱准型11例、混合型9例、囊状型8例.64排螺旋CT三维图像发现患者气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迂回、弯曲,同时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内部血管网状结构等.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患者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诊断可以清楚、全面、准确的了解患者支气管的具体情况,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曲陆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房用药差错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策略,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针对医院药房用药差错情况,开展系统化分析、归纳与总结,结合基层医院实况及自身工作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用药差错防范策略.结果 无论是在药品管理上,还是在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均有可能发生药房用药差错,且原因多样,而引发用药差错的主要因素为药房药师.结论 通过系统化分析医院药房出现用药差错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且全面化的防范措施,能杜绝或减少差错发生,切实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韩进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医院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单位也面临极大的市场竞争力,要想保持医院稳定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财务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资金分配等财务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医院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医院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的管理也是医院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探讨新形势下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的管理问题,本文对医院财务管理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策略措施,作为参考.
作者:王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至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共92例,时间段为2016.1.15-2017.3.15,其中对常规组给予肺部理疗,对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5.65%,常规组为80.43%,P<0.05;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 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给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采纳.
作者:蔡凤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n=30),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n=30),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情况不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情况明显下降,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总满意度分别为10.0%、96.6%,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勒舍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就目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来说,大部分的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财务管理方式不当或出现偏差等问题.良好的财务战略思维能够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运行体系,从而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医院管理工作实现有序性的管理,所以建立财务战略思维在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财务战略思维对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作用,本文对财务战略思维的内涵以及对医院财务管理效力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财务战略思维的具体策略,作为部分参考.
作者:冯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方式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也伴随着增长.道路交通事故中损伤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起死亡事故中,我们要了解死者的身份、死亡是不是事故造成的、终的死亡原因.就需要法医对死者进行相关的检验,通过检验判断死亡原因,明确死亡性质,推断死亡时间,分析、认定致伤工具,并同时进行个人识别,为侦察、审理案件提供证据的检验方法.
作者:顾苏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治儿童当中的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n=200)与对照组(n=200).对实验组儿童采取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牙齿窝沟氟离子透入以及封闭等口腔综合性保健措施,对对照组儿童不进行相关干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持续12个月的随访工作,对比2组儿童的龋齿具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在随访的6月、12月龋齿发病率为1.5%与3.0%,对照组在随访的6月、12月龋齿发病率是7.5%与13.5%,2组研究对象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进行口腔综合性的保健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儿童发生龋齿的几率,该保健措施应当在院儿科保健工作中进行进一步地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成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剖析全科医生模式在老年慢性疾病社区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分成A、B两组(n=44).A组实行全科医生治疗护理,B组实行常规治疗护理.分析两组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血压等指标.结果:A组治疗6个月后的血压与血糖水平明显比B组低,P<0.05.A组的HDL-C水平明显比B组高,TC水平明显比B组低,P<0.05.结论:于老年慢性疾病社区治疗期间积极采用全科医生模式,可显著改善其血糖与血压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刘富彪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哮喘病的全科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哮喘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科护理.对两组患者哮喘发作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哮喘病护理中采用全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值得应用.
作者:依帕尔古丽·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心内科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选取104例作研究对象,并按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52)应用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研究组(n=52)则采取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就2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术后心功能康复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平均ICU入住时间是(1.39±0.26)d,与对照组患者平均ICU入住时间(2.36±0.56)d相比较低(P<0.05);②研究组患者术后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比率是44.23%,高于对照组25.00%(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心功能为Ⅱ级、Ⅲ级者比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心功能为IV级者(P<0.05);③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的感染心内膜炎二尖瓣闭合不全的复发率是1.92%,低于对照组的13.46%(P<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关闭不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心功能,缩短其ICU入住时间,减少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白贵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深入探究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尿糖检验,观察组利用血糖检验.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过程中,血糖检验更加具有优势,可以显著提高检出率,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背景: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以急性脑血管疾病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上少见,常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治.目的:报道1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M4/M5型,探讨其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对l例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M4/M5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发病机制复杂.结论: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M4/M5型很少见,极易误诊、漏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张琪;李亚玲;谭慧月;王怡恬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