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局部皮温变化和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柯红

关键词:红外热图, 微血管计数, 免疫组化, 乳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红外热图中局部皮温升高的主要机制,探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乳腺癌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变化,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红外热图中两乳腺热像不对称,患侧有异常热区及血管形态改变.患侧血管数量增多,患侧乳头温度、乳晕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微血管计数值与乳腺肿物与对侧乳腺相同位置的温差呈正相关.结论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乳腺癌热图中局部热点或热区的主要机制,病灶处局部温升,与MVD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红外热像仪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有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6例病人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治疗.结果 66例均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关节交锁消失,无治疗后症状加重者.1例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停止注射后症状消失.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振贵;袁跃群;邗培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足月前胎膜早破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的发生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67例PPRO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2.09%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的窒息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孕35~36+6周者.结论预防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发生及恰当处理胎膜早破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作者:傅培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房带教的护理问题和对策

    临床学习环境是临床环境中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临床工作人员、学生、服务对象、教学机会、学习资源等,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1] .产房是护生学技术、学做人的好部门,带教老师的素质修养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护生日后的工作水平和为人.因此产房工作人员除尽力地为护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心尽责地传授技术外,还应着重培养她们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树立安全防范意识.现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许美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的指导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他健康需要方面,自我护理的应用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自我护理是人类和个体为了保证生存、维持和增进健康与安宁而创造和采取的行为,这一理论早在1971年,由美国护理学专家Orem[1]提出.随着医疗费用的上涨,慢性疾病的普遍化,人们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追求有意义的生存价值的意识不断提高,促使自我护理的行为得到发展.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年对在我科住院的50例高血压患者运用自我护理指导,效果良好,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文秀;王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8例体会

    1997年至2005年,我院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和延误治疗的小儿肱骨髁上陈旧性骨折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伍志奇;吴波;陈先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9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84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含流产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同意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喋呤保守治疗(观察组)和单用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成功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正常时间、腹痛情况、月经恢复时间、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的成功率为92.39%,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14.4±5.0 d,腹痛时间短,月经恢复快,正常宫内妊娠70%,与单用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改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β-HCG下降快,减少破裂手术率.

    作者:尹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32例疗效分析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比例已从1:167~332上升至1:56~93[1].但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在未破前可得到早期诊断,这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患者免予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有甲氨喋呤(MTX)及氟尿嘧啶治疗成功的报道 [2]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方法对58例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患儿术前、术后情况.结果 58例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56例治愈,2例显效.结论对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作者:蒋路云;戚思国;唐尚成;何恒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儿童头痛的脑电图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头痛儿童脑电图变化,提高临床对儿童头痛型癫痫的认识.方法对120例发作性头痛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20例中常规描记111例,其中正常40例(36%),非特异性异常68例(61%),痫性放电3例(3%);长程脑电图监测9例,其中正常2例(22%),非特异性异常5例(56%),痫性放电2例(22%).结论脑电图(或长程脑电图)检查对发作性头痛患儿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凤鸣;戴映平;莫锦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159例慢乙肝患者分两组,治疗组86例用苦参素6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73例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疗程为2个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DNA(HBV-DNA)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1%和84%(P》0.05),而在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上治疗组(76%)高于对照组(63%)(P《0.05);在乙肝e抗原(HbeAg)阴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为15%和11%(P》0.05),在HBV-DNA阴转率治疗组(43%)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结论苦参素治疗慢乙肝安全、有效、有一定抗乙肝病毒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东;李继友;叶晓斌;杨继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锁骨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固定方式.方法 183例锁骨骨折患者,分别用石膏绷带、克氏针、重建钢板及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分析四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石膏固定组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克氏针固定组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多;钢板固定组并发症少,无畸形愈合,愈合慢;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效果好,无畸形愈合.结论对锁骨骨折患者要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年龄以及经济状况等综合权衡选择佳固定方式.

    作者:丛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04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及治疗上与成人颅内血肿的相异之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04例手术病例.结果手术成功率95%,死亡率为5%.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梁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道血肿3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产道血肿并发症.方法对30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产次、分娩异常、技术操作不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结论预防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密切观察产程,正确处理产程,对有妊娠合并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缝合时要彻底止血.

    作者:冯慧萍;陈云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穿防外旋鞋治疗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的体会

    随着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增多,人工髋关节脱位并非少见.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人工全髋关节脱位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彬;谢军;王义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辛伐他丁的降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门诊高脂血症患者予晚间服辛伐他丁,剂量20 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一C)、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TG、TC、LDL-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ALT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过程的严重不良反应有: 2例出现轻微的ATL升高,占6.7%,停药后1周复查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及CPK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轻,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改变或加重的情况,能持续用药.结论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无水乙醇瘤内注射(PEI)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对照组(38例)行单纯B超导向PEI治疗.结果 TACE联合序贯PEI治疗组生活质量较高,两组缓解率及生存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TACE联合PEI治疗能有效的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是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马松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尾带孔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新的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用特制尾端带孔的斯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来治疗13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通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该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Neer标准作为评定肩关节功能的结果.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特制尾端带孔的斯氏针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使骨折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可保留骨膜、软组织对骨碎块附着固定的作用,对血运影响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简单可靠,费用少,是一种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

    作者:林庆新;黄玉良;蔡新木;陈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免疫组织化学胶片制作方法的改进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由于胶片制作不当而造成掉片和非特异性着色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在胶片制作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改进,以提高胶片质量,经长期实践,显示效果不错,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静;陈书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2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在产科急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 年间22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病例.结果产科急诊子宫切除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9 ‰,其中胎盘因素13 例,子宫破裂8 例,宫缩乏力1 例,子宫次全切除20 例,子宫全切除2 例.结论子宫切除是一项抢救产科危急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剖宫产操作、合理应用宫缩剂引产是降低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朱云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6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26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治愈率为4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治愈率为25.40%.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满意.

    作者:黎治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