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堂医学影像教学课引发的思考

李辉

关键词:医学影像, 临床实习, 医学专业学生, 知识, 影像医学, 影像教学, 视程度, 医院, 学界, 委派, 接地, 教育, 讲座, 对话
摘要:笔者日前接受医院教育处委派,为已进入临床实习的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一堂影像课讲座.课上,通过与学生简单的对话,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于影像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实习任务较重,对于以前所学的影像知识已较生疏.这既真实地反映了影像医学在整个医学界仍处于不被重视的现实,也间接地反映出我们在影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60岁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中,手术组44例,治愈38例,死亡6例,非手术组8例,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死亡6例.结论认识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临床特点,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并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对降低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病人的死亡率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丘敏梅;刘月华;易石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穿防外旋鞋治疗人工全髋关节脱位的体会

    随着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增多,人工髋关节脱位并非少见.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人工全髋关节脱位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彬;谢军;王义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尿道膀胱腹腔测压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腹内高压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一系列不可逆的严重生理紊乱[1].因此,对有发生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测量腹内压十分重要.临床上常使用电子压力转换器测压,但其设备较贵,中小医院不宜推广,从而使患者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笔者通过将普通台式血压计改造后用于早期腹内压监测,提示可能发生的腹内高压,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黄芪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30例

    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我院近5年来用黄芪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月凉;杨汉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如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31例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的病人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程序,应用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康复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关节黏连、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LCP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早期使用CPM可以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韩卫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诊断肿瘤的应用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在恶性肿瘤形成早期,即释放到血液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我们选用四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许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化疗时静脉的防护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时的静脉选择和保护.方法对120例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未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6.7%,明显低于对照组78.3%(P《0.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周围浅静脉化疗时,保护好被穿刺的血管,可明显地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静脉炎、血管栓塞或血管坏死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周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巨大硬膜外血肿保守治疗成功3例分析

    目的探讨巨大硬膜外血肿保守成功治疗方案.方法巨大硬膜外血肿病例3例因家属不同意手术,予保守治疗,出血期过后即予联合应用尼莫地平,长春西汀,维脑路通,天麻胶囊等脑血管扩张药物,7~10 d即予高压氧治疗,定期头颅CT复查.结果 3例巨大硬外血肿后均完全吸收,吸收时间32~44 d,平均37 d.结论尽早、足量、足疗程、联合使用多种脑血管解痉药物和脑血管扩张药物,辅以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巨大硬膜外血肿吸收.

    作者:孙生生;谢乐辉;谢剑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硫普罗宁与甘草酸二铵联合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医学认为肝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状况、体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有关.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解除外源性有毒物质的毒性作用的硫普罗宁与具有显著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联合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针尾带孔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新的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法.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5年6月用特制尾端带孔的斯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来治疗13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通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该方法的疗效.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采用Neer标准作为评定肩关节功能的结果.其中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特制尾端带孔的斯氏针张力带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使骨折得到复位及稳定的固定,可保留骨膜、软组织对骨碎块附着固定的作用,对血运影响小,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简单可靠,费用少,是一种值得推荐使用的方法.

    作者:林庆新;黄玉良;蔡新木;陈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在预测脑梗死发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5年6月392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用四格表法χ2检验、优势比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LDL-C》2.6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胆固醇(TC )》5.2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用LDL-C/HDL-C》2.5,LDL-C》2.6 mmol/L这两个指标来预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合理的.

    作者:何文芳;李志忠;李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茯菟丹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槲皮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菟丝子及茯菟丹方中槲皮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药代动力学试验设计:取大鼠,按 10 ml/kg的剂量灌胃给予茯菟丹方灌胃液和菟丝子提取液,分别于预定时间(2、10、15、20、30、45、60、90、120、180、240 min)经眼眶后静脉丛采血,离心分取血浆,处理后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计算血药浓度.采用 3p97 药动学软件进行自动拟合处理.以理论血药浓度值与实验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大和赤池信息判据(AIC)小作为判断标准,选择佳房室模型. 结论首次建立了血浆中茯菟丹方中槲皮素的RP-HPLC 测定方法,阐明了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作者:曹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组成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6例重症监护室(ICU)确诊发生的VAP病人采样进行病原菌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6例VAP患者细菌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出8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77株,革兰阳性(G+)球菌15株.结论 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G-杆菌优势于G+球菌,积极预防与治疗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作者:林玫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冠心病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是一个进展缓慢的慢性疾病,因此,如何做好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预防及家庭护理,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及家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秋桃;连汉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临床常见镰刀菌rDNA ITS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rDNA ITS序列分析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镰刀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提取基因组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PCR扩增rDNA ITS,纯化后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和其中镰刀菌标准株的rDNA ITS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利用Clustal X软件将序列匹配排列,进行1000次bootstrap统计学检验,用TreeView软件显示系统树.结果 rDNA 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表型基本一致,以前经形态学鉴定的2株串珠镰刀菌经过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层生镰刀菌.系统树显示茄病镰刀菌和标准株聚在一起,串珠镰刀菌大部分也和标准株聚在一起.结论形态学鉴定镰刀菌有一定的局限性,rDNA ITS序列分析可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镰刀菌.

    作者:窦红涛;李若瑜;万哲;李然;孙旭光;卜定方;王端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观察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病例139例,其中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病例87例作观察组,单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52例作对照组,作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排胎时间短,成功率100%,出血少,并发症少.结论将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许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减少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发生.方法对4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患者中白细胞减少42例,胃肠道反应32例,脱发32例,局部静脉炎10例,无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结论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万星明;林翠兰;邱琼华;雷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3例前列腺增生症伴高血压病,符合手术指征的老年患者,术前进行实际病情及手术危险性评估,积极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内,并于手术期间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也注意降压治疗.结果 5例患者术后因膀胱痉挛致血压异常升高,经解痉止痛治疗后血压下降满意,其余患者未发生血管意外和其它并发症.25例患者术后仍需服抗高血压药物巩固治疗,8例患者术后未服抗高血压药物,血压亦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充分作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前列腺增生症伴高血压病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但要加强合并疾病的治疗.

    作者:康乐;周立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6例病人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治疗.结果 66例均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关节交锁消失,无治疗后症状加重者.1例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停止注射后症状消失.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振贵;袁跃群;邗培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营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儿的作用

    目的探讨单纯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改善母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期间确诊为GDM并在我院检查分娩的孕妇,单纯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及时治疗或发现时间太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对照组孕妇分娩时体质指数(BMI)较观察组增高(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观察组显著增高(P<0.01),产科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及新生儿转科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确诊为GDM孕妇进行早期营养性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钟绍涛;黄惠芳;陈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