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星明;林翠兰;邱琼华;雷莉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治疗应用.方法本组肱骨干骨折16例,均采用顺行插入技术,进针点在肱骨大结节顶端内侧约0.5 cm.经扩髓后插入自锁髓内钉,尽量在C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复位不满意改用切开复位穿钉.术后不用外固定并早期锻炼,术后5~9周拍片示骨折端均有少量骨痂形成.结果经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个月,肩关节、肘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无桡神经损伤发生.结论应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不破坏或小限度破坏骨折端骨膜及血运,防止骨折缩短、旋转畸形,有利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内固定.
作者:王彬;王四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创面、烧伤及溃疡三种创伤伤口,将该药物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速度.结果康复新液能将创面、烧伤及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提前约1.5、2.3、8.3 d.结论康复新液对创面、烧伤及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珊瑚;李勇敏;彭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肠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很多疾病相似, 仅凭病史及体征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纤维结肠镜检查上世纪70 年代初期传入我国.之后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大, 确诊率高等优点, 是临床诊断结肠疾病的有效工具.近年, 美国率先研制了电子内镜, 使内镜技术跨入了电子时代, 这种内镜有电视摄像系统, 通过信息处理, 经电视荧光屏显示、成像和析像均达到良好效果.本文就电子结肠镜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盛桂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被认为存在密切的关系.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虽然溃疡创面得以切除,但导致溃疡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137例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进行了Hp的根治,较好地降低了术后溃疡的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至少有1亿哮喘患者.美国目前每年哮喘治疗费用已超过60亿美元.哮喘已成为一个严重公害问题,因此积极防治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控制和减轻哮喘发作症状,是全世界医学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哮喘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卜校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选取129例胃肠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并给予肠外营养(PN)或PN+肠内营养(EN)进行营养支持.并对支持前后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PN+EN进行营养支持的84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单纯给予PN组的病人.结论早期合理给予PN+EN有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的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志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选择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1例,评价疗效.方法用生理盐水10 ml,确炎舒松-A30 mg,2%利多卡因10 ml,配成复合液20~25 ml,经骶管注射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周1次,3次为1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获得随访89例,随访时间5~12个月,优良率86.5%.结论骶管注射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红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是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查结果均用酶标仪判读,结果以样本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吸光度值(后者不足0.05按0.05计)之比(S/N)《2.10时定义为阴性,S/N≥2.10为阳性[1].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低吸光度值的检测结果,按试剂说明书的删除值可判定为阳性结果.
作者:王金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技巧.方法应用改良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评价术后生存率.结果 改良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共96例,7 d生存率87%,2例长期存活大于100 d.结论训练者需用极度的耐心细心,在掌握稳定纯熟的手术技巧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无肝期,就能够顺利完成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常青;高东宸;张栋;张利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方法对58例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观察患儿术前、术后情况.结果 58例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56例治愈,2例显效.结论对OSAHS患儿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措施.
作者:蒋路云;戚思国;唐尚成;何恒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早期诊断及处理.方法对20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78%.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8例,占40%;外伤及纠正胎位7例占35%,引产5例占25%.围产儿死亡4例,死亡率为20%,无孕产妇死亡.临床表现以腹痛、阴道流血多见.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彩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喜萍;陈云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颅脑损伤后出现的吞咽障碍系神经源性吞咽困难,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与吞咽功能有关的肌肉无力、不协调、瘫痪或运动不精确所致[1].吞咽障碍不仅可引起营养不良、误吸、误咽,导致肺部感染,甚至窒息等,而且长期鼻饲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与并发症.我科2002年8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8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朱静;张元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龋齿的危害更为关注.为掌握龋齿的发病规律和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水平,更好地开展龋齿防治工作,笔者于 2004年对金山区部分中小学校学生进行了龋齿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冯明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性,1岁7月.因上腹部胀大,腹部巨大包块和肝大3个月入院.体查:剑下饱满,轻压痛,扪及肿物;患者食欲不振,无明显呼吸困难和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无呕吐、发热、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等相关症状,发育良好.
作者:唐小龙;谢春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测定38例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复发性口疮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均低于正常人(P《0.01).针对提高机体细胞免疫水平进行相应治疗,复发的次数相对减低,复发的间隔时间也随之而延长.结论复发性口疮发病机理可能与机体T细胞免疫水平有关, 免疫功能降低是病因之一.
作者:陈梦云;陈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纯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改善母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期间确诊为GDM并在我院检查分娩的孕妇,单纯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及时治疗或发现时间太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对照组孕妇分娩时体质指数(BMI)较观察组增高(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观察组显著增高(P<0.01),产科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及新生儿转科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确诊为GDM孕妇进行早期营养性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钟绍涛;黄惠芳;陈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营养性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科学喂养知识的普及,婴幼儿时期许多营养性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营养性贫血仍有较高的发生率.尤其是轻度营养性贫血,仅仅通过改善膳食进行纠正,病程较长,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为此,笔者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62例营养性贫血小儿行多糖铁胶囊加高铁食物综合治疗与仅用高铁食物治疗的对照试验,以期望寻找尽快纠正小儿营养性贫血的较好方法,保证小儿的健康生长.
作者:陈安鲁;季树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方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患者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保持内环境稳定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63.6%,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紫绀消退时间、心率减慢时间、浮肿消退时间、肺型P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0.05);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衰症状.复方丹参有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药合用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间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病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作者:戴燕彬;卓岳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rDNA ITS序列分析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镰刀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提取基因组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PCR扩增rDNA ITS,纯化后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和其中镰刀菌标准株的rDNA ITS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利用Clustal X软件将序列匹配排列,进行1000次bootstrap统计学检验,用TreeView软件显示系统树.结果 rDNA 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表型基本一致,以前经形态学鉴定的2株串珠镰刀菌经过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层生镰刀菌.系统树显示茄病镰刀菌和标准株聚在一起,串珠镰刀菌大部分也和标准株聚在一起.结论形态学鉴定镰刀菌有一定的局限性,rDNA ITS序列分析可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镰刀菌.
作者:窦红涛;李若瑜;万哲;李然;孙旭光;卜定方;王端礼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