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校山
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居首位.而在引起肺部感染的众多因素中,机械通气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接受机械通气患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无使用氧气吸入者高出20倍.机械供氧是危重病人救治的有效手段,有资料显示,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 %[1].因此,使用不被污染的输氧湿化液,对控制肺部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莫用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合理途径.方法选取129例胃肠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并给予肠外营养(PN)或PN+肠内营养(EN)进行营养支持.并对支持前后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PN+EN进行营养支持的84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单纯给予PN组的病人.结论早期合理给予PN+EN有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的胃肠功能恢复、营养状态的改善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邱志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笔者日前接受医院教育处委派,为已进入临床实习的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一堂影像课讲座.课上,通过与学生简单的对话,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于影像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实习任务较重,对于以前所学的影像知识已较生疏.这既真实地反映了影像医学在整个医学界仍处于不被重视的现实,也间接地反映出我们在影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者:李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比例已从1:167~332上升至1:56~93[1].但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在未破前可得到早期诊断,这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患者免予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有甲氨喋呤(MTX)及氟尿嘧啶治疗成功的报道 [2]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胰岛素治疗组于血糖控制良好后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结果胰岛素治疗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快,停用胰岛素后需用胰岛素促泌剂降糖药治疗者少,HomaA胰岛素抵抗指数及HomaB胰岛素分泌指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机体自身对血糖的调控可得到恢复.
作者:柴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方法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衰患者4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强心利尿、保持内环境稳定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1.6%,对照组63.6%,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紫绀消退时间、心率减慢时间、浮肿消退时间、肺型P波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0.05);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具有明显的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衰症状.复方丹参有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二药合用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搜集体质资料及心脏插管术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对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的长度、直径夹角等情况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 81具南方人尸体的上腔静脉总长度为(60.84±12.14) mm,心包外段长度为(42.29±8.76) mm,外径为(17.51±2.99) mm;心包内段长度为(18.43±6.22) mm,外径为(19.21±3.15) mm.左、右头臂静脉长度为(66.89±10.01) mm,和(40.15±8.45) mm,外径分别为(12.61±2.56) mm和(12.17±2.56) mm和(12.17±2.82) mm.左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的夹角为128°25′13″±24°25′13″.对上腔静脉主要属支的注入部位及管径也作了观察.结论心脏插管时,经右侧头臂静脉入右心较为短捷.
作者:王湘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提取大理百合中的多糖并对其总糖含量进行测定.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Sevag法(用氯仿和正丁醇按5∶1的比例进行萃取,以除去蛋白质)除蛋白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总糖含量.结果大理百合粗多糖含量为82.9%.结论实验表明百合多糖得率较高,本实验结果对开发利用大理地区百合资源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周静华;李芬;汪祖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单纯饮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改善母儿预后的作用.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06年1月期间确诊为GDM并在我院检查分娩的孕妇,单纯饮食控制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水平控制理想孕妇4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及时治疗或发现时间太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进行产前检查入院时才确诊为GDM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对照组孕妇分娩时体质指数(BMI)较观察组增高(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观察组显著增高(P<0.01),产科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及新生儿转科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对确诊为GDM孕妇进行早期营养性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孕妇及围产儿的预后,有利于优生优育.
作者:钟绍涛;黄惠芳;陈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扁平苔藓(OLP)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5例OLP患者的诊疗资料.结果 89.23 %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OLP安全有效.
作者:张敦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外科技巧.方法应用改良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并评价术后生存率.结果 改良Kamada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共96例,7 d生存率87%,2例长期存活大于100 d.结论训练者需用极度的耐心细心,在掌握稳定纯熟的手术技巧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无肝期,就能够顺利完成大鼠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作者:常青;高东宸;张栋;张利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固定方式.方法 183例锁骨骨折患者,分别用石膏绷带、克氏针、重建钢板及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分析四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石膏固定组畸形愈合发生率高;克氏针固定组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多;钢板固定组并发症少,无畸形愈合,愈合慢;手法复位加克氏针固定效果好,无畸形愈合.结论对锁骨骨折患者要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年龄以及经济状况等综合权衡选择佳固定方式.
作者:丛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植骨方法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或断端骨缺损治疗中的支撑作用.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月年10月,对1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进行支撑,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1.9%.结论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创伤性骨节炎的发生率.
作者:耿德虎;孟光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至少有1亿哮喘患者.美国目前每年哮喘治疗费用已超过60亿美元.哮喘已成为一个严重公害问题,因此积极防治哮喘,降低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控制和减轻哮喘发作症状,是全世界医学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近年来,尤其是近10多年来,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哮喘防治取得了很大进展.
作者:卜校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159例慢乙肝患者分两组,治疗组86例用苦参素6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73例用甘草酸二铵(甘利欣)150 mg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次,疗程为2个月.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DNA(HBV-DNA)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1%和84%(P》0.05),而在血清总胆红素复常率上治疗组(76%)高于对照组(63%)(P《0.05);在乙肝e抗原(HbeAg)阴转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为15%和11%(P》0.05),在HBV-DNA阴转率治疗组(43%)明显高于对照组(12%)(P《0.01).结论苦参素治疗慢乙肝安全、有效、有一定抗乙肝病毒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东;李继友;叶晓斌;杨继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及治疗上与成人颅内血肿的相异之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104例手术病例.结果手术成功率95%,死亡率为5%.结论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降低致残率.
作者:梁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rDNA ITS序列分析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镰刀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提取基因组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PCR扩增rDNA ITS,纯化后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和其中镰刀菌标准株的rDNA ITS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利用Clustal X软件将序列匹配排列,进行1000次bootstrap统计学检验,用TreeView软件显示系统树.结果 rDNA 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表型基本一致,以前经形态学鉴定的2株串珠镰刀菌经过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层生镰刀菌.系统树显示茄病镰刀菌和标准株聚在一起,串珠镰刀菌大部分也和标准株聚在一起.结论形态学鉴定镰刀菌有一定的局限性,rDNA ITS序列分析可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镰刀菌.
作者:窦红涛;李若瑜;万哲;李然;孙旭光;卜定方;王端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心功能Ⅱ~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为治疗组,另选择4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次LVDd、LVEF值,并观察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结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只要掌握好适应证,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注重剂量的个体化,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疗效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肠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很多疾病相似, 仅凭病史及体征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纤维结肠镜检查上世纪70 年代初期传入我国.之后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大, 确诊率高等优点, 是临床诊断结肠疾病的有效工具.近年, 美国率先研制了电子内镜, 使内镜技术跨入了电子时代, 这种内镜有电视摄像系统, 通过信息处理, 经电视荧光屏显示、成像和析像均达到良好效果.本文就电子结肠镜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盛桂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社区系统管理对高尿酸血症人群的防治效果,探索高尿酸血症的社区健康促进对策,以促进患者积极的参与健康维护,降低高尿酸血症对人体的危害,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2003年中山市居民2906人进行调查,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896例,对其进行综合干预.内容包括:上网登记、健康教育、指导用药、定期检测、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前、后896例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饮食情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尿酸、体质指数(BMI)、血压均值间差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区综合系统管理对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加强社区综合系统管理应该成为全民健康政策的重要内容.
作者:杨玉霞;刘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