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理;杨中华;裴程程
手外伤中骨折的发生率很高,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固定器治疗和内固定治疗两种.我院从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外固定器治疗18例,同时应用石膏、克氏针内固定者治疗20例,分别取得较好效果,现简述如下.
作者:丛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特拉唑嗪2 mg,每晚1次口服,同时服用前列通瘀胶囊2 g,每日3次饭后口服;对照组46例仅服用相同剂量的前列通瘀胶囊,疗程均为2~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好转例16例,总有效率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9%(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前列通瘀胶囊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丁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脑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其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血管造影虽然是诊断该类疾病的佳方法,但是属于有创检查,具有1.5%~20.0%的并发症或死亡危险[1].CT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地显示脑血管的状况,评价脑动脉狭窄的程度以及发生的部位和侧支循环等情况.本文对30例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评价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情况进行探讨.
作者:牛志青;尤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转归.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12例,探讨肺部感染的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病情程度、年龄,住院时间长短、合并基础疾病及预后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龄、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原有心脏病、糖尿病、既往有中风病史患者,其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并发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林小荣;林春暖;许月明;钟娉红;黄彩华;潘素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内高压是腹部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一系列不可逆的严重生理紊乱[1].因此,对有发生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测量腹内压十分重要.临床上常使用电子压力转换器测压,但其设备较贵,中小医院不宜推广,从而使患者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笔者通过将普通台式血压计改造后用于早期腹内压监测,提示可能发生的腹内高压,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志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各项血脂指标水平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在预测脑梗死发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5年6月392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用四格表法χ2检验、优势比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LDL-C》2.6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胆固醇(TC )》5.2 mmol/L、甘油三酯(TG)》1.7 mmol/L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用LDL-C/HDL-C》2.5,LDL-C》2.6 mmol/L这两个指标来预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发生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合理的.
作者:何文芳;李志忠;李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肠梗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1996~2005年12月196例老年性肠梗阻病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病例. 结果 196例病人中189例临床治愈,5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结论老年性肠梗阻病人病情复杂,体质差,合并症多,应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尽量减少病人的病痛,提高治愈率.
作者:李玉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异性,在恶性肿瘤形成早期,即释放到血液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测定血清中TSGF含量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我们选用四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许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感染与消化性溃疡被认为存在密切的关系.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虽然溃疡创面得以切除,但导致溃疡的致病因素仍然存在,因此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我院自1995年以来对137例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后进行了Hp的根治,较好地降低了术后溃疡的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肠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很多疾病相似, 仅凭病史及体征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纤维结肠镜检查上世纪70 年代初期传入我国.之后国内很多医院相继开展此项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大, 确诊率高等优点, 是临床诊断结肠疾病的有效工具.近年, 美国率先研制了电子内镜, 使内镜技术跨入了电子时代, 这种内镜有电视摄像系统, 通过信息处理, 经电视荧光屏显示、成像和析像均达到良好效果.本文就电子结肠镜在肛肠外科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盛桂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红外热图中局部皮温升高的主要机制,探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利用红外热像仪测得乳腺癌患者局部皮肤温度变化,分析局部皮肤温度变化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结果乳腺癌红外热图中两乳腺热像不对称,患侧有异常热区及血管形态改变.患侧血管数量增多,患侧乳头温度、乳晕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微血管计数值与乳腺肿物与对侧乳腺相同位置的温差呈正相关.结论 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乳腺癌热图中局部热点或热区的主要机制,病灶处局部温升,与MVD呈正相关,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红外热像仪在诊断乳腺癌的同时有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的可行性.
作者:柯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据调查,非心脏手术人群中,3.9%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其中16.4%在围术期发生心脏并发症.在老年患者,心肺并发症成为围手术期主要致死性因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更是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
作者:焦凤珍;徐春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观察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的病例139例,其中应用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病例87例作观察组,单用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引产52例作对照组,作回顾性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排胎时间短,成功率100%,出血少,并发症少.结论将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许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子宫切除术式,以减少传统术式的并发症.方法 48例子宫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进行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并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的4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相比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手术疼痛程度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式,对子宫良性病变又有切除指征者,改良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作者:郭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比例已从1:167~332上升至1:56~93[1].但是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大部分输卵管妊娠在未破前可得到早期诊断,这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使患者免予手术创伤,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有甲氨喋呤(MTX)及氟尿嘧啶治疗成功的报道 [2] .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心功能Ⅱ~Ⅳ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为治疗组,另选择46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左室舒张末压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次LVDd、LVEF值,并观察心率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6.1%.结论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只要掌握好适应证,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从小剂量开始,注重剂量的个体化,临床应用是安全的,疗效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作者:朱卫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rDNA ITS序列分析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镰刀菌的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镰刀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临床常见的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提取基因组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PCR扩增rDNA ITS,纯化后测定其序列,所得序列在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搜索,并和其中镰刀菌标准株的rDNA ITS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利用Clustal X软件将序列匹配排列,进行1000次bootstrap统计学检验,用TreeView软件显示系统树.结果 rDNA ITS序列分析的结果与表型基本一致,以前经形态学鉴定的2株串珠镰刀菌经过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为层生镰刀菌.系统树显示茄病镰刀菌和标准株聚在一起,串珠镰刀菌大部分也和标准株聚在一起.结论形态学鉴定镰刀菌有一定的局限性,rDNA ITS序列分析可用于快速鉴定临床常见的镰刀菌.
作者:窦红涛;李若瑜;万哲;李然;孙旭光;卜定方;王端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间20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结果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占分娩数0.19%,手术指征为产科大出血,胎盘因素占首位45%,治愈率95%.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可有效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作者:许少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头痛儿童脑电图变化,提高临床对儿童头痛型癫痫的认识.方法对120例发作性头痛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本组120例中常规描记111例,其中正常40例(36%),非特异性异常68例(61%),痫性放电3例(3%);长程脑电图监测9例,其中正常2例(22%),非特异性异常5例(56%),痫性放电2例(22%).结论脑电图(或长程脑电图)检查对发作性头痛患儿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凤鸣;戴映平;莫锦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作为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在逐步上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总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糖尿病病人和许多内科疾病病人一样,易患抑郁、焦虑等情感性精神障碍.迄今为止,很多研究也已证实,情绪反应的应激可通过机体的生理机制,包括自主神经通路,神经内分泌机制及迷走神经对胰腺的直接影响,诱发糖尿病的发生,或者是加重糖尿病的进程.因此,识别和治疗糖尿病人的抑郁症对于病人精神症状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对糖尿病本身也至关重要.
作者:史素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