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素琴
目的探讨植骨方法在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或断端骨缺损治疗中的支撑作用.方法 2003年10月至2005月年10月,对17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植骨方式进行支撑,加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评估腕关节功能及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改良Mcbride评分及腕关节评估标准:优9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1.9%.结论通过应用自体骨植骨支撑的方法,有利于恢复腕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填补骨缺损,促进骨愈合,缩短骨愈合时间,降低创伤性骨节炎的发生率.
作者:耿德虎;孟光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转归.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312例,探讨肺部感染的发生与脑卒中的类型、病情程度、年龄,住院时间长短、合并基础疾病及预后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龄、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原有心脏病、糖尿病、既往有中风病史患者,其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并发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控制肺部感染可有效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林小荣;林春暖;许月明;钟娉红;黄彩华;潘素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由于胶片制作不当而造成掉片和非特异性着色现象在日常工作中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在胶片制作过程,总结了一些经验,作了一些改进,以提高胶片质量,经长期实践,显示效果不错,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杨秀静;陈书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关节镜在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6例病人在关节镜下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清理术治疗.结果 66例均治疗有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关节交锁消失,无治疗后症状加重者.1例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停止注射后症状消失.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有较好疗效.
作者:吴振贵;袁跃群;邗培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后腺体的残留量,减少术后复发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机会.方法把甲状腺功能亢进程度的高低,腺体的大小,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多少设计出一个指数,利用三者指数的乘积来计算出术后残留量.结果手术138例,随访4年无复发及甲状腺功能减低发生.结论根据量化计算法结果确定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腺体的残留量科学合理,容易掌握,效果好.
作者:刘应金;陈卫民;吴文峰;陈镜沛;尹兆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在体表肿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3月北京丰台区长辛店医院外科与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合作,对乳腺﹑甲状腺等体表肿物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30例病人.结果针吸细胞学诊断与手术后肿物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96.67%.结论针吸细胞学诊断法对体表肿物的诊断及其后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穴位疗法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刺术是穴位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临床护士容易掌握的护理干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大的优点.笔者于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采用少泽穴点刺放血,对35例产后乳房胀痛产妇进行护理干预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辉荣;江冰;高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家兔各种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制作创面、烧伤及溃疡三种创伤伤口,将该药物外涂于创面,计算创伤面积及愈合速度.结果康复新液能将创面、烧伤及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时间提前约1.5、2.3、8.3 d.结论康复新液对创面、烧伤及溃疡模型家兔的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珊瑚;李勇敏;彭淑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184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含流产型,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同意保守治疗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喋呤保守治疗(观察组)和单用甲氨喋呤保守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成功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正常时间、腹痛情况、月经恢复时间、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进行比较.结果加用米非司酮组的成功率为92.39%,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14.4±5.0 d,腹痛时间短,月经恢复快,正常宫内妊娠70%,与单用甲氨喋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用米非司酮可改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效果β-HCG下降快,减少破裂手术率.
作者:尹艳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肺心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棘手,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我院近5年来用黄芪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月凉;杨汉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门诊高脂血症患者予晚间服辛伐他丁,剂量20 mg,共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一C)、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TG、TC、LDL-C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HDL-C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ALT无明显变化,整个治疗过程的严重不良反应有: 2例出现轻微的ATL升高,占6.7%,停药后1周复查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及CPK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轻,未出现肝功能、肾功能改变或加重的情况,能持续用药.结论辛伐他丁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徐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中联用生长抑素,患者β细胞恢复情况.方法自身前后对照8例新诊断T2DM并高血糖;短期1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同时使用生长抑素.结果治疗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出现明显增加的C肽曲线下面积.结论对伴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周同时使用生长抑素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陈利强;王川;夏晓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针对1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情开展孕期、院内、出院的健康教育,进行饮食、胰岛素治疗等护理.结果 15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加强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雷桔红;刘冬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癫痫作为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病,不仅其诊断和治疗困扰着临床医学工作者,其它引发的诸多社会和家庭问题,更是医学界和社会学界共同和研究方向.如何对待和帮助癫痫患者,使他们能够正确看待疾病;如何教育社会人群,以使癫痫患者有正常的生活空间,获得受教育、就业及婚姻的机会,是目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专业人士,以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静;黄昭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其中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同时尚有部分患者血清中无法检出AchR抗体,该类患者的发病则可能与一种特异性受体的酪氨酸激活酶(MuSK)[1]有关.McConville等[2]曾报道在41%的血清AchR抗体阴性的患者中检出MuSK.对于MG的治疗,现在的主要药物或方法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胸腺切除术、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等,其中免疫抑制剂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型免疫抑制剂被成功地开发并投入临床试用.
作者:赵一理;杨中华;裴程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方法、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5 min,肿瘤全部切除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全部病人视力迅速好转.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缩短了手术路径,暴露所需时间短,创伤小,是一种处理鞍内和大部位于鞍内的肿瘤的有效的微侵袭手术方法.
作者:郑伟武;田飞;陈文荣;张增良;杨少锋;赵泽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对Graves病病情反复的影响 方法 68例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根据不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成低TSH组及正常TSH组,分别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口服,观察30 d、60 d及90 d的病情反复率.结果低TSH组在30 d、60 d及90 d的病情反复率都明显高于正常TSH组(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在TSH未恢复正常时,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口服,病情易出现反复,建议在TSH恢复正常时添加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
作者:肖天梅;周桂兰;林泽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首.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2003~2005年我院共收治胃癌45例,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夏颕;刘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现代医学认为肝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状况、体内氧化自由基的产生,以及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有关.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有清除自由基、保护肝细胞膜、解除外源性有毒物质的毒性作用的硫普罗宁与具有显著降低转氨酶的功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联合治疗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建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时的静脉选择和保护.方法对120例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未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6.7%,明显低于对照组78.3%(P《0.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周围浅静脉化疗时,保护好被穿刺的血管,可明显地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静脉炎、血管栓塞或血管坏死的发生.
作者:陈红梅;周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