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丽;杨晓丽
应用斯式蛙心灌流法研究黄芪多糖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μg/ml的黄芪多糖溶液对心率及心肌收缩力具有显著增强的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黄芪多糖可增强蛙心肌收缩功能.
作者:祖胡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黄果树地区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6年7月28日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数1032人,实调查人数1032人,实查率100.00%,医院感染人数28人,医院感染率2.71%,医院感染例次32人,医院感染例次率3.10%;医院感染例次率前3位依次为重症医学科20%、神经外科6.67%、肿瘤科6.45%;医院感染部位前3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的表浅切口,构成比分别为43.75%、21.88%、15.63%.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第一位为大肠埃希菌占37.5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74%,其中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用药使用率分别为77.3%、20.3%、1.79%、0.6%.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送检率为47.47%.结论 通过多年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病原学送检率逐步提高,但还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病原学标本采集送检欠规范,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强化督导机制,重点关注内源性病原体引起的医院感染.
作者:包名银;汪平;何旻;曹玮;周华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上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量以及抑郁自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合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效果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贺仕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探讨在鉴定标准上没有明确条款对应的伤情(本例为交通事故所致骨折后骨不连),该如何以原始损伤、临床治疗经过及终损害后果为依据,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定.
作者:黄锐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手卫生考核-综合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保证医患安全.方法 分析医务人员考核标准-提出相应的提高考核质量措施.结果 通过加强教育管理-改良考核方法-创造重视手卫生氛围等可强化手卫生意识-培训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作用做好手卫生考核是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掌握防控知识-降低医院感染率-降低患者住院成本的有效、简单的手段.
作者:王茹;王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盆腔炎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8%,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减少,安全性很高,值得推应用.
作者:康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分析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2016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76例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作为治疗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38例患者均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联合雾化治疗方案,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情况.结果 本研究2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38例患者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同期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急性发作期慢阻肺患者,能够有效实现患者病情改善,同时能更好的强化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保守的治疗方法是针灸疗法,并且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并没有不良反应.然而引发面肌痉挛的原因各有不同,因此治疗方法及效果也各有不同.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面肌痉挛主要是依靠辨证及辨经来完成,通过了解引发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穴位针灸疗法.不仅如此,针灸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安神的穴位,不仅能够安神,还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孟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中西药、中医外治方法、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肠内营养均有效果良好的病例.结论: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很多,临床上要结合实际,选用合适的方法,更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真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使用术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共13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术后综合护理,将两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更优,P均<0.05.结论: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综合护理能够使患者的康复进程得到优化,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复苏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50例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均实施术后复苏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本组探究中,平稳苏醒患者例数是45例,需要及时返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例数是5例,心率失常且较难纠正患者例数是1例,给予该患者科学抢救及对症治疗后,转至重症监护病房进行体征观察.结论: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术后复苏临床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促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并尽早康复.
作者:兰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细节管理对骨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患者8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结果:细节组环境质量评分(19.89±0.01)分、心理护理(18.60±0.88)分、生活护理(18.57±0.33)分、并发症预防(19.01±0.19)分、疼痛护理(19.05±0.05)分、并发症发生率2.44%、住院时间(8.79±1.47)d,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骨科手术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向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胸外科急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行急诊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痛及轻度疼痛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新和有效性,在胸外科急诊手术中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患者创伤小、恢复快、预后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旭;蔡航;孙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AD(老年痴呆)患者接受家庭延续性护理对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AD患者60例,所选时间为2014年5月-2017年5月,按其诊治时间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对比2组AD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AD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患者接受家庭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与预防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80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患者9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B组患者术后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明显多于B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症状,在手术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苏林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开展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病例数104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模式在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有利于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护理有效率高,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每组3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常规组,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3.3%(28/30),常规组为80%(24/30),优质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诚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规范化、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对骨盆骨折患者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划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诊治10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疼痛管理模式及规范化、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对比两种不同模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入院24h、入院后第1d、入院后第2d、术日、术后第1d、术后第2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第1d夜间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第2d、术日、术后第1d、术后第2d睡眠时间均明显较长(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疼痛管理评价、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骨盆骨折患者经过规范化、个体化疼痛管理后,临床效果突出.
作者:李艳;胡雅;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增加对内科门诊胸痛病因的认识,并总结诊断即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183例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的统计和分析.结果 183例胸痛患者中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2例、病毒性心肌炎27例、胸膜炎33例、大叶性肺炎3例、带状疱疹9例、胃食管反流病2例等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治愈;肺癌患者死亡3例;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展成心肌梗死.结论 在内科门诊中,导致胸痛的病因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内科门诊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筛查诊断,使不同的患者尽早得到适当的治疗.
作者:苏亚拉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0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3例.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33%;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95.36±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26±7.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