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游泳的健康教育

叶转弟;莫秀清

关键词:新生儿, 游泳, 智力发育, 反应能力, 大脑发育, 自主, 智商, 情商, 活动, 措施, 保健
摘要:新生儿游泳是人类早的自主保健活动.它能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提高对外界反应能力,是人类智力发育开启智商、情商的有效措施之一.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银杏注射液组(治疗组48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58.0%,两组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银杏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裴韶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小议

    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转变,将促进教育深层次改革.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取决于学校本身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作者:韩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并发社性肺区获得炎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140例老年COPD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格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140例患者痰培养阳性者共有80例,共获得致病菌株85株,革兰阴性杆菌占55.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多(21.2%),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以肺炎链球菌多(16.5%),其次为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霉素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定、头孢哌酮/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较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几乎全部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老年COPD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且耐药严重,临床选择抗生素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刘媛媛;曾飞球;徐平;黄晓春;李延红;宋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焦虑和恐惧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术后恢复.护士应通过与病人的接触、观察和交谈了解病人对手术的期望和忧虑,同时通过提供信息端正病人不正确的认识,帮助病人解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恐惧.

    作者:刘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腮腺多形性腺瘤84例临床分析

    腮腺多形性腺瘤是口腔科比较多见的肿瘤,占所有腮腺良性肿瘤的80%.该肿瘤虽属良性,但临床表现多样,术后易复发.我院自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收治具有完整病例记录和术后随访记录的腮腺多形性腺瘤84例,本文就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及其术后并发症做回顾分析.

    作者:王广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重症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与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因子比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提高17.5%,病死率减少22.5%(P值均<0.05).结论 常规疗法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疗效良好.

    作者:张晋川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乌体林斯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联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用乌体林斯注射液1.72μg肌注,每周1次,共用12周,联合应用口服维生素A+D,1粒1次,1次/d,连用1年,患儿有呼吸道感染时同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不用乌体林斯及维生素A+D,其它用药同治疗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并随访1年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IgG、IgM、IgA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联合维生素A+D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楚溪;温冬娣;曹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30例血管内栓塞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疗法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经CT或MRI确诊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122例经全脑血管造影后,其中101例经血管内栓塞治愈,有21例治疗后伴有神经功能障碍.8例由于病情较重,均死于脑疝.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病例中,术后复查造影108例动脉瘤不显影,14例栓塞90%,动脉通畅.结论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一较满意治疗措施.

    作者:邓其峻;钟伟健;林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儿科麻醉中临床研究进展

    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对患者全身影响小和术后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尤其适合小儿腹股沟区手术的麻醉.现就其应用解剖、操作方法、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飞;万帆;蔡永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踝关节损伤可以由直接暴力引起,但更常见的是间接的旋转、传导及轴向暴力所致.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治疗的目的是恢复关节正常的解剖结构,为早期活动提供充分稳定性[1].

    作者:耿德虎;孟光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的外科处理原则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2~2005年4月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病例,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综合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 3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出现并发症4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5.6%,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结、直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和肿瘤的局部情况来进行综合判定.适应证掌握恰当,一期肿瘤切除和吻合术是安全的.

    作者:徐学虎;苏榕;骆曦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采用放射性骨显像评价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复合植入狗牙槽骨后的成骨效能

    目的 探讨应用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评价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珊瑚人工骨在体外复合后植入狗缺损牙槽骨中后的成骨效应.方法 拔除12只成年狗两侧上颌第二及第三切牙,并去除牙槽窝之间的牙槽间隔,一侧随即植入复合骨,对侧植入珊瑚骨作为对照.并于分别于植入后4、8、12周后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图像分析和99Tcm-MDP核素骨显像等方法比较两种类型的骨移植材料在牙槽窝中的骨修复能力.结果 复合骨植入牙槽骨后,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新骨不断生成,12周后,植入材料完全被成熟的骨组织取代;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复合骨组新骨形成的比值显著高于单纯珊瑚骨组(P<0.05);4周和8周复合骨组核素浓聚程度高于珊瑚骨组,12周两组核素浓聚程度差异不明显.结论 99Tcm-MDP放射性骨显像能早期判断移植骨的成活情况及成骨效果.

    作者:严宁;李小兰;孔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前合并心脏病手术患者日益增多,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尤易见于高龄老人.老年人心脏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风险比较大.

    作者:张晓强;卢梅;杨宪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帕金森病患者脑脊液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变化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脑脊液(CSF)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探讨PD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别采集23例帕金森病组与对照组CSF送放免室,采用放免法测定.结果 帕金森病组SOD、GSH-PX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而两组之间CAT、LPO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P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酶的变化有关.

    作者:康平;陈泉坤;钟佩怡;李润生;陈运仲;邓彦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儿科近几年来收治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基本治疗,即卧床休息、大剂量维生素C、辅酶Q10、能量合剂、抗病毒、抗心功能不全及抗心律失常.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结果 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心电图大致正常,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8.6 d,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3.9 d,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用黄芪注射液,可缩短疗程,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立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测定60例肺癌患者血小板、D二聚体浓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健康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FIB及D二聚体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不同期肺癌患者FIB及D二聚体浓度无差异.结论 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呈高凝状态.

    作者:伍建辉;施为建;鞠文东;徐蕾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献血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

    无偿献血是每个健康的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适量献血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者献血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作者:郑茵红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环孢素A联合SAL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环孢霉素A(CsA)联合雄性激素、山莨菪碱、左旋咪唑(SAL)方案治疗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环孢素A口服5~6 mg/(kg·d),疗程3个月,SAL方案6个月,并设SAL治疗对照组.结果 联合治疗组20例,治愈4例,缓解6例,明显进步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6.2%;对照组18例,缓解2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31.6%,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环孢霉素A联合SAL方案治疗具有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谢崇宣;唐冕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48例诊治体会

    后颅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并有重要生命中枢延髓位于其间,当发生占位性病变时诱发小脑扁桃体疝而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2005年共收住外伤性后颅窝硬膜外血肿48例,占我院同期收治硬膜外血肿患者3.80%(48/1 261).现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

    作者:邱耀忠;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结肠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附48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结肠双对比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8例溃疡性结肠炎的的X线表现.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为病变自直肠逆行向上连续性发展.早期:黏膜发生充血水肿及多发小溃疡,结肠边缘针刺状突起;进展期:溃疡融合增大,向黏膜下及肌层发展,表现为锯齿状、纽扣状及乳头状突起;后期:黏膜增生,假息肉形成,肠管狭窄,缩短变形.结论 结肠双对比造影是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佳X线检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价格低廉.根据病史,进展方式及典型X线表现,不难与其他结肠炎性病变鉴别.

    作者:熊萍香;袁武;邹轶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