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高静静;魏西飞;朱俊媛
目的: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模式应用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尤琳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本篇文章中将针对妇产科医生在进行妇产科急救期间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分析、论述,旨在为妇产科医师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内部妇产科医生24名作为此次主要研究对象,并对医生在妇产科急救模拟培训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分、记录,对比终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比终评分结果,该24名妇产科医生的妇产科急救工作综合效率、整体质量明显优于之前.结论:给予妇产科急救病患科学、快速的抢救措施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要十分重视;每一位妇产科医生在工作期间都要明确个人的职责和责任.
作者:李襄渝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在疼痛门诊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1000例疼痛门诊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经对比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疼痛门诊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张诗然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行血生化检查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溶血前作为观察组,溶血后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AST、ALT、GLU、TBIL、TP、ALB等血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AST、ALT、TBIL、DBIL、CK、ALB、TP、U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DH、K+、GLU、TG、C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指标有严重影响,临床应避免血液标本发生溶血,若为轻度溶血则采取补救措施对结果进行校正,若为严重溶血则重新采集血液标本.
作者:郭永亮 刊期: 2019年第20期
一、西医对血脑屏障的认识1.血脑屏障的概念:血脑屏障指血-脑及血-脑脊液屏障.1885 年,德国细菌学家 Paul Eh rlich 首次发现,脑具有保护脑细胞的特殊屏障,观察到注射到血循环的染料会使大部分器官着色,脑却例外,从而第 1 次证实脑血管的通透性不同于非神经性血管.其后研究者们相继认识到血和脑之间有屏障存在,即血脑屏障[1]- [2] ( blood brain barrier,BBB).
作者:杨冰;谭利莎;邓春玲;李玲艳;胡玉萍;赖思嘉;杨东东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针对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92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n=46例)和参照组(n=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阴道症状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来说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相较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74%来说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彬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以及血压控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门诊进行诊疗的18岁-76岁的高血压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诊疗医生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血压控制情况、伴发疾病情况、门诊用药信息以及本次治疗门诊的用药信息.结果:在选取的300例病例中,初次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106例、随诊患者194例.在选取300例患者中,降压药的使用率为97.6%.平均每位患者使用降价药物的种类为1.31种.在随诊的患者中,降压药物使用率为98.9%.平均每个患者使用的药物率为1.81.将血压控制在130/30mmHg以下的患者为172人.结论:首次进行诊断的患者一般都是以单一的药物为主,随诊的患者一和二联的药物为主,ARB和CCB是临床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药物,存在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随着建筑业、交通事业的发展,骨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且骨科治疗患者多需长期住院,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增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常规骨科护理仅强调骨科疾病的康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患者以及临床的基本需求.如何及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降低护理风险,是当前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时宝萍;段伟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带教模式在剖宫产产后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4日我院招收的25名产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7月4日我院招收的25名产科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对照组实习生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实习生采用人性化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对比两组实习生待交接过.结果:实验组实习生学习积极性、处理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带教方式会直接影响实习生的带教结果,良好的带教方式能够提升实习生理论、实践等各方面能力,为实习生后续职业生涯以及医院医疗实力提升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宜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穴位艾灸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某时段内接收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展开研究,均给予穴位艾灸治疗;而后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效果为83.7%,对照组为95.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护理后观察组JOA(10.00±1.11)分,VAS(1.22±0.11)分;对照组JOA(16.66±1.00)分,VAS(3.56±0.55)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接受穴位艾灸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玲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人性化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6例,评估两组负性情绪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分值较低,脑外伤知识掌握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加强患者对疾病实施的掌握度,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孙顺美 刊期: 2019年第20期
介绍常规薄层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以及薄层色谱与联用检测技术在医药、生物制品领域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白春艳;白艳红 刊期: 2019年第20期
随着经济与时代的更新换代,医疗技术和医疗器械获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内科护理是医学治疗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推动内科护理的进步能够促使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但是,现阶段的内科护理依然存在很多的治疗风险,并且管理机制存在一些漏洞.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必要的解决初始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内科护理更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
作者:王艳 刊期: 2019年第20期
脑水肿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继发性病理过程,引起脑水肿主要因素与颅脑外伤、脑血管性疾病、颅内感染、脑寄生虫病、脑先天性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关系到颅内疾病的预后.本文就结合神经外科疾病特点表现,对近些年来我国神经外科中常用结合脱水剂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以下总结,以建立神经外科脱水剂临床合理应用原则.
作者:韦程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药学特点,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患同类疾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治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使用不同类药物进行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为2.94%,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2.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75%,其中P<0.05.结论在临床用药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范围较广,治疗效果较好,但是患者使用后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广大医院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和完善.
作者:赵旭晨 刊期: 2019年第20期
在医院的门诊部,每日具有较多人进行排队候诊,由于医生诊断时间较长、使患者候诊时间也不断延长,在门诊导医分诊工作进行优化,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其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满足每位门诊患者护理需求,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感,缩短患者候诊时间.
作者:凌诗莹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家庭责任医生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安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管理科持续对2015-2017年间8个家庭责任医生团队慢病随访、录机质量控制,分析査桥片区各团队人员在慢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按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将慢病管理质量逐步提高.结论通过有效地慢病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和控制,提高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讨论有效地慢病管理方式对社区慢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慢性病患者管理自我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推动了家庭责任医生对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自我提高的要求.
作者:倪亚萍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40例,分析不同麻醉后患者麻醉舒适度、麻醉前后生理指标情况.结果:在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等指标上,全麻组用药前后数据波动明显,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疼痛率上,腰硬联合麻醉组为67.5%,全麻组15%,联合组为2.5%,与联合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h的VAS疼痛评分上,腰硬联合麻醉组(2.81±2.10)分,全麻组(5.17±0.97)分,联合组为(2.08±0.52)分,与联合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手术中运用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可以有效的发挥麻醉镇静的效果,全麻手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疼痛可能性,但是术后疼痛更明显,麻醉后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血压、心率情况降低更为明显,具体方式需要依据患者情况而定,不同麻醉方式因人而异,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佳的麻醉方式.
作者:邵海生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内接收的小儿肺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各症状改善或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依存性96.9%,对照组81.8%,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3.11±1.22)h,肺部啰音消失(5.25±1.22)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5.11±1.22)d,X线胸片恢复正常时间(6.11±1.00)d,各症状消失用时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贤 刊期: 2019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视行延续性护理对其自护能力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依据数字表抽取法予以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重视延续性护理模式的运用,对照组50例仅行常规出院指导,对比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即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即心脏性猝死、症状性心衰、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视行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自护行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率.
作者:张凤;王茹;吴丽霞 刊期: 2019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