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目的:分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本院门诊接收的慢性胃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相关知识掌握度、健康行为依从率、活力、健康、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较明显,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针灸防治肿瘤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经穴特点,探讨针灸防治本病的临证思路.方法:检索2008~2017年发布于维普、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针灸防治肿瘤放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文献,利用Excel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对选经、取穴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4篇文献,灸法占33篇;涉及经脉10条、经穴27个,胃经、督脉、膀胱经频次高;常用的腧穴有足三里、大椎、肾俞、脾俞、膈俞、三阴交等.穴对脾俞和肾俞、足三里和三阴交、肾俞和膈俞、足三里和大椎常见.结论:针灸防治本病疗效肯定,有重阳经、重灸法的特点,体现了“重温阳、补气血”的思想,提出“治神调气”的临床思路,有助于促进肿瘤放化疗患者的康复.
作者:彭玉莹;田宁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癫痫患者动态监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动态脑电图组(n=40)和常规脑电图组(n=40),动态脑电图组接受动态脑电图监测,常规脑电图组接受常规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脑电图监测结果、脑电图异常区域分布情况.结果:动态脑电图组脑电波异常检出率为97.5%,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组的77.5%(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常规脑电图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忠玺;余秀菊;周鹏;余文庆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憋喘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憋喘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可以减少小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产科助产士实习带教中运用阶段目标教学与情景模拟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60例产科实习助产士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干预组则在实习带教中运用阶段目标教学与情景模拟训练,对比不同方案的带教效果.结果:干预组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成绩、自评自身能力提升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组教学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产科助产士实习带教中运用阶段目标教学与情景模拟训练可提升带教效果.
作者:叶秀玉;施秋月;林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颈部保健操开展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熏蒸)和观察组(中药熏蒸+颈椎保健操)各44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症状积分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采用中药熏蒸联合颈椎保健操对椎动脉颈椎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确切效果,对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霞霞;陈丹;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通过32名在校大学生测试耸肩前后的姿势评估,分析斜方肌联合肩胛提肌菱形肌劳损机制.方法:受试者均取人体解剖学姿势为自然中立位,用关节角度测量器分别测出OA与OB1、OB2夹角,并与耸肩至大限度时OA与OB1'、OB2'夹角进行比较,采用姿势评估记录表描记.结果:两侧中立位时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耸肩前后角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耸肩是肩胛骨的上提、前倾、下回旋三个复合性动作共同作用,临床上应整体考虑肌肉受损后其协同肌肉的治疗、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
作者:倪刚;易少彬;李传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重症肺炎影像学改变,发现区别及其分布特征,为早期有效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PICU收治入院的重症婴幼儿肺炎86例,根据年龄分组,分为1个月~1岁组50例,1~3岁组3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肺部CT扫描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均以咳嗽为症状为主,两组患儿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1岁组以喘鸣音为主,与1~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湿罗音及无体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部CT扫描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幼儿时期相比,婴儿时期存在先天性气道或肺发育异常,应针对婴幼儿重症肺炎病理、生理特点及时做出有效检查及治疗,提高有效治愈率.
作者:张情梅;梁世山;王清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6月内本院接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30例,均给予腔镜电切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项桂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康复运动治疗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稳定期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运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6min步行试验、心功能分级、大代谢当量、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治疗在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来我院就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98例,并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1,6二磷酸果糖(250mL)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磷酸肌酸钠(0.5~1g)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LDH、AST、CK-MB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异常、心肌功能异常等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谭晓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男性孕前优生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优生检查的男性9735例,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收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提出干预措施;随访12个月,分析干预前及末次随访临床资料差异及伴侣妊娠情况.结果:末次随访血压、血糖、BMI、腰围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但对优生健康知识了解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男性孕前优生健康状况的不良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不良嗜好、高血压、高血糖等,采取针对性干预,可有效促进血压、血糖等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从而产生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渊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肺结核咯血治疗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中抽取14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案(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用于肺结核咯血的治疗中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
作者:陈亮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胸痛护士”规范化培训在胸痛中心建设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胸痛(第一诊断)患者纳入对照组,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胸痛(第一诊断)患者纳入观察组,查阅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床旁肌钙出结果时间、诊断为STEMI的患者送入导管室时间,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床旁肌钙蛋白出结果时间、STEMI患者送入导管室时间均得到显著下降(P<0.05).结论:胸痛护士规范化培训整体提高了急诊科胸痛护士分诊及抢救处理胸痛患者的护理能力,在缩短胸痛患者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床旁肌钙蛋白出结果时间、DTB时间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降低高危胸痛患者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降低低危胸痛患者漏诊率,普及胸痛知识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珊;郭艳枫;邓秋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结论:梅花针扣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危军;李守刚;黎华茂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将8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综合康复训练+常规治疗)和联合组(44例,综合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红外线照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的变化,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红外线照射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康复效果更佳.
作者:陈恋戈;孙芳;林晓明;黄妃凤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自拟化痰止鼾汤加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OSAHS患者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纳自拟化痰止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02、CRP、AHI、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Sa02、CRP、AHI、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痰止鼾汤可有效改善OSAHS患者病情,减轻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作者:李亚男;苑杰华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高血压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75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高血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及康复理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排尿能力与盆底肌力强度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5.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84%(P<0.05).结论:康复理疗联合盆底肌锻炼可显著改善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排尿能力及盆底肌力强度,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上官怡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为探索和改进高职高专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采取以病理学实验为核心的医学形态学课程融合式教学,将相对分散的形态学科知识有机地、系统地衔接在一起,建立“正常-异常”的过渡,利于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形态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石娅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入本院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患者个体特点予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对比两组康复情况、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检查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特点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作者:孙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