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孟可;胡乃晓;樊一桦;张云飞;赵美丹

关键词:抑郁症, 中医角度, 西医角度
摘要:抑郁症是严重的精神类疾病,重度抑郁能够造成患者失能甚至死亡.近年来人们对抑郁症的研究越来越多,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更是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之一.文章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抑郁症发病机制进行多方位探讨,对指导抑郁症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FMEA模式在改进器官捐献患者长途转运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式在器官捐献患者救护车长途转运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成立转运中心器官移植转运队,根据FMEA模式的步骤,画出器官捐献患者救护车长途转运流程,通过小组讨论列出影响转运失效模式的危险因素,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分析器官捐献患者救护车长途转运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改善和优化转运流程,半年后比较评价应用FMEA模式前后RPN值及患者转运效果.结果:执行建议措施后,RPN值显著下降.结论:FMEA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转运,降低器官捐献患者救护车长途转运风险.

    作者:刘青艳;陈维生;陈桂合;房海辉;李荣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浮针和局部封闭治疗在网球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浮针和局部封闭治疗在网球肘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治疗的网球肘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治疗,疗程均为15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5天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治疗网球肘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仝乐;祝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胃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胃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未实施功能锻炼,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措施.对比分析两组肠功能恢复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留置鼻肠管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腹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胃癌术后采用早期功能锻炼,能够缩短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留置鼻肠管时间,同时也能减少腹胀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艾箱灸配合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艾箱灸配合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并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以艾箱灸配合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对照组则服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及盐酸氦基葡 萄糖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 治疗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艾箱灸配合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雪群;梁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使用便携式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仪行残余尿量测定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模式在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后通过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仪测定残余尿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妇科手术护理模式,试验组则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残余尿量水平测定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重新插尿管和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模式在接受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后使用膀胱残余尿量测定仪测定残余尿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艺嘉;邓惠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耳穴埋豆对乳腺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乳腺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乳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28例)、耳穴埋豆组(28例)和联合治疗组(24例),分别施以穴位按摩、耳穴埋豆及其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穴位按摩组(P<0.05),而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乳房胀痛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穴位按摩组(P<0.05),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穴位按摩,耳穴埋豆治疗乳腺疼痛疗效更显著,而联合治疗并不比单纯耳穴埋豆法更有优势.

    作者:徐春好;刘华玲;黄晓红;陈水凤;崔闽鲁;林少榕;胡清福;许双塔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柔筋松骨行气补肾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柔筋松骨行气补肾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肾亏虚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柔筋松骨行气补肾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则服用塞来昔布胶囊(0.2g,bid)、盐酸氨基葡萄糖片(0.75g,bid),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筋松骨行气补肾推拿手法配合电针能有效减轻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区丽敏;李立基;邓云;胡晓娴;原嘉民;王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冯氏内异方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冯氏内异方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27例手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4组,A组冯氏内异方组,B组:冯氏内异方加中药灌肠组,C组:散结镇痛胶囊组,D组:不施加任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痛经、性交痛、CA125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24例患者完成观察,手术后3个月、手术后6个月,四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A、B组痛经、性交痛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手术后3个月,四组患者的血清CA125变化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四组患者的血清CA125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冯氏内异方加中药灌肠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及性交痛的疼痛情况,降低血液中CA125水平,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赵春梅;孙小丽;周玉红;罗喜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刺联合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3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组(传统对照组)、B组(传统+针灸)和C组(传统+针灸+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各51例,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量表(FMFM)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测试,同时采用ADL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测试.结果:干预后,三组患儿GMFM、FMFM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C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P<0.05),而B组各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家长参与的引导式教育能较好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蒋琼;许斌;陈彦;向玺;艾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康复治疗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医康复治疗对肺叶切除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9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康复治疗(食疗、情志护理、穴位按摩、中药),比较两组PEF、FVC、MVV水平的改善情况及术后肺部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PEF、FVC、 MVV水平等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P< 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可减少肺叶切除者术后的肺部并发症,肺功能改善理想.

    作者:刘惊涛;邓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敲击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足底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敲击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足底筋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敲击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醋氯芬酸片、盐酸氦基葡萄糖胶囊联合治 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敲击疗法配合舒筋外洗颗粒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菊升;曲崇正;薛平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则采用温针灸治疗,3个疗程(即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从2个疗程后开始,两组中医辨证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代温灸膏穴位敷贴疗法较温针灸操作更方便、价格更低廉,其无创、痛苦小、见效快更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傅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64例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与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128例鼻息肉患者,并随机分为采用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的对照组(64例)与采用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64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8.44%,对照组治愈率为53.13%、总有效率95.31%,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颈椎反弓的临床研究综述

    颈椎反弓是构成颈椎病常见的病理基础,本文从颈椎反弓的病理基础、评判标准及治疗等方面,整理近年来部分医家治疗颈椎反弓型颈椎病的临床情况,以期更好地服务临床,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线索和方向.

    作者:李建军;郭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刺治疗对伤残所致适应障碍伴抑郁的研究综述

    综述了近年伤残所致适应障碍伴抑郁的针刺治疗现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黄琼;黄春荣;刘帅;赵嫦莹;冯敏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冲击波结合Tyler泰勒式扭转训练法治疗网球肘体会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技术配合泰勒式扭转训练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门诊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患处,观察组则结合Tyler泰勒式扭转训练,每天3次,每次重复10~15个动作,连续训练4~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结合Tyler泰勒式扭转训练治疗网球肘可有效促进局部疼痛的改善,加强关腱肌肌力,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常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的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降低护理风险措施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外科护理工作危险因素管控措施实施阶段(观察阶段),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未实施阶段(对照阶段),在观察阶段及对照阶段各选择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调查外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在两个阶段末对比护理人员对外科护理工作危险因素了解评分、护理工作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对外科护理工作危险因素了解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工作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格管控外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外科护理风险、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祝莹;周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在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产科行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术,观察组则行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疼痛情况、会阴切口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会阴切口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愈合状况均良好.结论:改良式会阴侧切缝合法的效果良好,配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产妇产后身体恢复.

    作者:谢珊丽;赖景秀;谢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腘动脉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相应并发症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2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致伤原因、临床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处理情况.结果:25例患者均无死亡情况出现,2例行截肢,其他均恢复良好.结论:腘动脉损伤治疗关键在于及时有效进行动脉修复、重建,及时恢复患肢血流,同时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正确处理合并损伤,以防止截肢.

    作者:叶远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于中医推拿干预探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选择

    慢性疼痛的高发病率使其得到了广泛关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作为常见的慢性疼痛已作为研究重点,根据NPP发生的特点,国际上多采用外周神经损伤性模型.通过分析比较研究中常用的四种动物模型,归纳其造模方式的特点与适应性,为研究推拿干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动物模型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唐宏亮;王雄将;甘炜;王开龙;甘振宝;农章嵩;庞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