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婷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T1、T3、T6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各阶段的神经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伟成;靳东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巨刺法是一种左右交叉取穴法.在临床中,笔者运用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风偏瘫、急性踝关节扭伤等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耿霞;冷恩荣;冯同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三种方式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3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1例,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A组给予放置宫内节育器,B组实施球囊预防,C组则给予宫内节育器+球囊+外科防粘连液综合治疗,比较三组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效果.结果:C组再次粘连率、妊娠率、月经量、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A组、B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宫内节育器+球囊+外科防粘连液综合治疗其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显著.
作者:柳志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腰部脊柱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局部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腰部脊柱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84.62%,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部脊柱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膝腰同治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道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社区卫生服务站首发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社区家庭访视模式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家庭访视,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阶段的改变、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活动能力(FMA、MBI评分)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行为改变阶段、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FMA及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可改善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知水准,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活动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作者:瞿礼华;韩桂香;陈芳婷;闻亚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医康复学的五个基本观点为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预防康复观,运用中医康复理念指导肛肠科疾病的康复,能显著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总结一例脑出血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护理资料,体会到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非常必要和重要.
作者:於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儿科患者一般具有较大的血管脆性,管径较细容易滑动,因此在静脉输液中穿刺困难较大.在很多儿科疾病治疗中均需要长期输液治疗,通过应用静脉留置针,使患儿血管得到保护,减轻了患儿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也大大降低.不过由于儿童血管条件有限,留置针后容易出现渗血情况,留置针肝素帽连接头皮针滑脱,也可能将患儿皮肤划伤.因此,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无针输液接头,可提高患儿输液成功率,减少输液中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确保患儿健康安全,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任洋;龙丽华;代建荣;孟晓丽;潘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为了提高中医治疗鼻渊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通过复习历代医藉,探寻鼻渊异名之渊源,并对鼻渊病因病机及论治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鼻渊有“鼻淟”、“鼻洞”、“鼻泓”、“脑漏”等异名,其病因多为风、火、寒、虚,病机是感受风寒,寒热相交,或胆热移于上,或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或玄府郁闭,气液不通.
作者:于源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治疗中应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PPHN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不同组别相关临床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SP、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SP、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SP、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PPHN治疗中应用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可改善患儿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谭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射治疗学临床实习带教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7年9月期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放疗科临床实习的112名实习生,分为综合带教组和常规带教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结果:教学后,两组患者的理论基础、临床操作技能评分均较教学前显著升高(P<0.05),且综合带教组教学后的理论基础、临床操作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综合带教组教学后的基础知识、设备操作、剂量控制、医患沟通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带教组(P<0.05).结论:采取科学、系统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能显著提高实习生对于肿瘤放射治疗学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
作者:刘晓青;叶兴发;魏婷芳;吴传高 刊期: 2018年第18期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式各有千秋.中医治疗肩周炎主要的方法有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中药、拔罐、刮痧、推拿手法治疗及上述几种方法组合的综合疗法.其中,针灸推拿作为治疗肩周炎的常用方法,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临床疗效也各不相同.对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进行综述,有利于了解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凯丹;王祖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2例脑卒中瘫痪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6例),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配合康复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测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3% (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P<0.05).结论:对脑卒中瘫痪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孙菲;李莹;宋文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痛及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调气理筋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估腰痛程度及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内热针配合调气理筋推拿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耿文东;林宇经;胥四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于本院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风险控制,试验组PDCA模式管理下的风险控制.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张文香;刘小梨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活血祛瘀合泻子法与常规针刺治疗Bell面瘫实证恢复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活血祛瘀合泻子法,即常规针刺加血海、三阴交、二间、厉兑、束骨,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两组每日治疗1次,7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选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及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定系统进行分级及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Ⅰ级、Ⅱ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祛瘀合泻子法在改善Bell面瘫实证恢复期的症状方面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杨晴;张学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应用心理剧元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自我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10例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创伤应激障碍患者3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心理剧元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方式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自我评价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应用心理剧元素,能够提高患者自我评价,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应激障碍,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毕亚炜;张纯良;宋美英;刘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采用电话回访对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7月在我院门诊取药患者188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投诉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Moris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投诉率为1.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2%(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8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6%(P<0.05).结论: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电话回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投诉率,使患者更加满意临床护理服务.
作者:文艳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血压、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可以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谭学军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