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黄文婷;杨雪丽;闵佳慧;刘玲;陈致尧;赵贤坤;唐勇;彭德忠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灸疗法, 综述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疾患, 治疗上多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尤以针灸疗法效果显著.笔者将2007~2017年期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发现针灸联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针灸疗法;温针疗法与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 其运用也为广泛;针灸疗法在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需要不断改善.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预防性压疮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预防性压疮护理, 对比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7.5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 (P<0.05) .结论:预防性压疮护理可有效降低老年重症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张竹筠;蒋健骏;尹世萍;史冬云;王绮;陈似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功能性弹力训练带在偏瘫型脑瘫患儿步行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功能性弹力训练带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偏瘫型脑瘫患儿3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予功能性弹力训练带训练;训练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 (GMFM-88) 中的D、E项评分进行两组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后, 两组脑瘫患儿D项和E项GMFM-88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P<0.05), 且观察组D项和E项GM-FM-8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功能性弹力训练带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躯干及骨盘控制能力, 提高粗大运动功能, 促进患儿的平衡协调及运动能力的发育, 从而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素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版定位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版定位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8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予以改良版定位斜扳法和卧床休息, 对照组单纯予以口服芬必得+卧床休息.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腰部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 (VAS), 腰部活动度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 .结论:改良版定位斜扳法可有效治疗急性腰扭伤.

    作者:张瑞春;摆雪;刘俊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舒适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用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4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观察组NIHSS评分、BI指数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提升, 值得推广.

    作者:施贵妹;陈开珠;林建英;赵少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补肾强筋胶囊结合骨筋肉操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强筋胶囊结合骨筋肉操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习练骨筋肉操, 治疗4周后比较膝关节WOMAC功能评分、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等级.结果:治疗组WOMAC和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8% (P<0.05) .结论:补肾强筋胶囊结合骨筋肉操能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有效减轻疼痛, 增加膝关节活动功能, 值得推广.

    作者:李慧;曾得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7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 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配合NJF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优质护理配合NJF疗法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静;赵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关于骨折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体会

    对以往关于骨折患者的康复治疗进行梳理, 发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针对不同类型骨折进行的康复治疗;二是对骨折患者运用不同技术手段的康复治疗效果研究;三是针对康复治疗的环节的研究.不同方面的研究对于医护人员康复治疗的临床体会均有不同方向的启发.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技术和手段, 不仅要注重单个环节的康复治疗, 还应从整体上把握治疗的进程.

    作者:洪文侠;魏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腰痛及下肢放射痛为主要特征的腰腿痛疾患, 治疗上多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尤以针灸疗法效果显著.笔者将2007~2017年期间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发现针灸联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针灸疗法;温针疗法与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 其运用也为广泛;针灸疗法在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需要不断改善.

    作者:黄文婷;杨雪丽;闵佳慧;刘玲;陈致尧;赵贤坤;唐勇;彭德忠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骨伤复原汤配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解析骨伤复原汤与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方法在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验证其可行性.方法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骨科收诊的胫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方式, 观察组实施骨伤复原汤与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方法,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对照组为90.0%,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肢结痂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骨伤复原汤与锁定加压钢板联合方法在胫骨下段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 能够显著减缩短骨愈合时间, 推进患者康复进程, 值得在骨科治疗中推广.

    作者:江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40) 和观察组 (n=40),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持续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5.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0% (P<0.05);观察组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能有效减少患者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缩短痉挛持续时间, 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瑢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直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直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救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直患者60例,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康复组及联合组各30例, 康复组采用康复手法松解治疗, 联合组则联合等速训练,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肘关节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康复组 (P<0.05) .结论: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直患者实行等速训练结合康复手法松解治疗, 可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 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秀蓉;张婷婷;姚晓滨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会法》贯彻实施情况分析

    目的:评价《工会法》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贯彻实施的情况, 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17年6月在浦东新区机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群抽取131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 对职工干预前后关于《工会法》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分析,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工会维权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健康教育后, 131名职工《工会法》相关知识得到了提升 (P<0.0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 终筛选出影响工会维权障碍的2个相关因素:如果您有生活困难是否愿意找工会帮助 (OR=1.211, P=0.027) 、您认为本单位是否做到了赏罚分明有度 (OR=1.112, P=0.035) .结论:针对影响工会维权的两个相关因素, 今后要加强职工对于《工会法》的宣教, 为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

    作者:薛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不同时间窗的状态研究

    目的:通过制作改良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 (MCAO) 模型, 研究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大脑梗死面积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改良SD大鼠 (185.0±10.0g) MCAO模型, 缺血2h后再灌注.将纳入大鼠分为三组, 1天组、7天组和14天组.于不同时间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mNSS) 后, 大鼠取脑后切片, 用TTC染色显示脑组织梗死面积.结果:mNSS显示, 1天组和7天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7天组和14天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TTC染色证实, 1天组和7天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7天组和14天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改良大鼠MCAO模型术后7天时就发生了行为学的改变, 而在14天时才发生形态学的改变, 提示行为学改变与形态学改变并非同时发生的.

    作者:贠瑞生;崔佳雯;王智茗;张兴元;李蒲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Teach-back法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向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时采用Teach-back法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40例, 将传统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对照组, 将传统健康教育联合Teach-back法应用于干预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组在用药、饮食、活动、戒烟戒酒、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组的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干预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向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采用Teach-back法, 提高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改善自我管理行为及疾病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莉芝;欧玉兰;何平平;王春兰;申倩倩;王艳;邹洁琼;张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关节活动系统在肩周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肩关节活动系统对肩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9例, 均接受肩周炎一般药物治疗、推拿针灸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肩关节活动系统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肩关节活动系统对肩周炎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徐献民;彭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康妇消炎栓与盆腔炎治疗仪联合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应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患者86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康妇消炎栓治疗, 观察组则采用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 且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下腹坠痛、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白带增多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取康妇消炎栓联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所致慢性疼痛可以缓解患者疼痛,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推广.

    作者:叶南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12月来我院接受救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8例,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 (44例, 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 (44例, 应用中医康复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64% (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7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有助于骨折愈合.

    作者:黄巧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溶血和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溶血和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进入本院健康体检者60例, 分别提取其血样标本, 将溶血前血清当作参照组, 溶血后血清当作溶血组, 对两组血清各项指标展开比对.结果:溶血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肌酐 (Cr) 、尿酸 (UA) 、尿素 (UREA) 、总胆红素 (TBIL) 等指标水平, 与参照组比较, 差异较明显 (P<0.05) .结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 标本溶血与检验结果有相关性, 易造成检验结果和实际结果间产生偏差, 为此, 检验人员需多加关注.

    作者:田金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应用改良TESSYS技术治疗的5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随访资料, 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VAS及Oswestry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VAS及Oswestr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志峰;闫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对治疗失眠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失眠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失眠患者92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 对照组采用中药足浴治疗, 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治疗, 对比两组疗效, 且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中药足浴的治疗方式, 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 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彦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