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研究

王景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内科, 规范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有针对性的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方法:着重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这个时间段,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20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100例患者.针对对照组所采取的是常规治疗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是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再加用通心路中成药物的治疗方法.针对两个组别患者在治疗之后所呈现出的临床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及时有效的采取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通心路中成药物的治疗方法,患者所呈现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通心络能够保护微血管、抑制微血管痉挛,促进心肌有效灌注,保护受损心肌细胞,从而使患者的心功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在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降低,这样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72例

    目的:对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72例进行探寻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们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72例治疗前后的数据结果的对比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影响活动程度、能力丧失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灌肠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很好的疗效,未来,值得临床的进一步考证,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作者:梁彬;张爱红;赵晓欢;张晓红;吴静;马朝卿;李强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探讨两种途径肾结石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的碎石方案对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43例,A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期结石清除率,A组患者为92.00%(46/50),B组为94.00%(47/50),P>0.05,无差异;评价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4.00%(7/50),B组为16.00%(8/50),P>0.05,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碎石时间和出血量,A组和B组之间也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都能在临床有效对肾结石进行治疗,两种治疗方案在治疗患者方面无明显差异,可在临床根据实际状况选择.

    作者:沙拉木·尼亚孜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以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均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做对比.结果:64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6.9%.且患者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不同,其16排螺旋CT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性.结论:急性阑尾炎以16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应用于临床.

    作者:罗列军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夹脊电针治疗视神经脊髓炎皮肤瘙痒的机制探讨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常以皮肤瘙痒为首发症状发生.对于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确鲜有报道,西医方面只是大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进行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笔者应用夹脊电针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疗效.故对其作用原理及主要治病机制进行探讨,主要从夹脊电针促进损伤的神经修复和降低神经传导能力进行阐述.本文从夹脊针的发展,夹脊电针的原理及治病机制进行讨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刘再然;赵淑芳;王丹;李明秀;盛国滨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择取我院精神科2016年2月到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住院患者,以1:1比例分为参照组55例、实验组55例.即参照组进行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实验组SF-36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参照组总满意度为90.91%,实验组则为100.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量化评估分级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能够在改善患者SF-36量表评分、BPRS量表评分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徐甜甜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中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在2015年之后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选择2015年3月~2018年4月之间本院收治的共5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本院收治的56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0.17%(1/560)显著低于参照组1.42%(8/56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9.28%(556/560)显著高于参照组97.14%(544/560),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邢迪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病人70例,将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5),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对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d应激反应指标比对无意义(P>0.05);气腹10min、完成手术时肾上腺素、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及心率指标情况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病人围术期中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进入降低应激反应对手术的影响,提高手术效果,值得采用.

    作者:孙燕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8年接收的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100例,将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针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针对循证护理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式,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邢媛媛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引入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在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辖区内的800例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每组各40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率、病情知识知晓率、用药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结果:观察组在病情控制率、病情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以及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治疗引入慢性病保健理念干预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蒋何烨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认知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认知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以治疗方法的不同为依据进行分组,实施药物治疗的设为药物组(n=3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治疗的设为观察组(n=34例),比较2组患者入出院时的BPRS评分、ITAQ评分.结果:药物组和联合组患者,入出院时的BPRS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2组患者出院时的ITAQ评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13.4±4.09)分、(18.2±3.43)分.结论:认知治疗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桂元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为急性创伤性休克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n=82),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常规护理)、观察组(n=41,优质护理).对比2组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清醒时间、救治效果、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休克急诊治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生存质量、促进患者清醒.

    作者:林莎莎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调取2018年4月~9月我院120例冠心病患者档案资料,以数字均衡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日常护理,评估2组SF-36评分结果、自我能效与社会支持、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SF-36评分结果更高,自我能效及社会支持更好,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大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自我能效、社会支持及护理满意状况,临床应用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素梅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扬州地区高龄居民老年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老年人能力状况,分析能力受损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扬州地区4个乡镇和1所养老机构,采用《老年人能力评估》(MZ/T039-2013)调查老年人能力现状.结果:能力完好者占7.27%,轻度失能者占29.09%,中度失能者占13.64%,重度失能者占50%.结论:通过老年人能力评估,确定能力受损影响因素主要有日常生活活动、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三方面,明确不同区域养老需求特征,进行预算规划,完善资源分配.

    作者:裴书萍;谢雯俊;顾志娥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照组44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结果研究组NRS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钰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在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应用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在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应用进行探寻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们医院输血病人的600例验血者,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对600例输血病人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和鉴定,并与不规则抗体阴性的供血者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通过数据结果进行本课题的研究;结果:3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其中交叉配血不合格15例,相合15例.结论: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可用于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作者:闫广丽;张杏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对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进行探寻和研究;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们医院输血前患者800例标本,用凝胶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抗体鉴定.通过数据结果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在800例患者中,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23例,阳性率2.875%,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35例,阳性率为4.375%,两种检测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优于凝胶胺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对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杏;闫广丽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运用于胸外科患者

    目的:通过观察以判断个性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恢复情况及其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数据库中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胸外科术后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人,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2种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率达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实验组对患者痛感等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4周后伤口恢复情况实验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的患者护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水平和质量的满意度,能极大程度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的改善,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整体效果.

    作者:文金佩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探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治中高度近视眼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析对中高度近视眼患者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施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来我院就诊的46例中高度近视眼患者,均行以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干预前后的裸眼视力及SDS、SAS评分情况.结果比较患者治疗干预前后裸眼视力,干预后比干预前高;其SDS、SAS评分情况,干预后比干预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高度近视眼患者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施以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视力并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海霞;谢金利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能级管理模式在门诊儿科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能级管理模式在门诊儿科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输液室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门诊输液室作为试验组,实施能级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质量.结果:试验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士工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能及管理模式应用于门诊儿科输液室中,可显著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团队.

    作者:周英 刊期: 2019年第16期

  • 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夹湿型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夹湿型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研究中所选取的56例患者是2018年5月-2018年11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并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胃癌的56例患者,将上述参与研究的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8例患者采用莫沙必利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的28例患者则是参苓白术散药物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术后排便等及满意度情况等指标进行临床专业比较.结果:在进行本次临床研究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术后排便以及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对于脾虚夹湿型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该种药物联合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冯志英;冯志辉;李江江;石坤治;王荟;韩晓冰 刊期: 2019年第16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